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薇  谈勇 《新中医》2010,(2):99-100
<正>谈勇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高级研修班指导老师。谈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就谈教授诊治多  相似文献   

2.
孙光周老师,系河北省沧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工作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上独具匠心,擅长治疗各类妇科疾患,尤其对于不孕症、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60-1163
王秀云教授认为肾虚是PCOS发病的主要机理,或兼有气滞血瘀或痰湿阻滞为患,致使冲任不畅,从而月经失调及不孕等病证的发生。根据《医学纲目》"调经之法,必先补肾"之理,提出以补肾填精调冲为基本治疗大法,自拟调经汤为基础方,并佐以健脾调肝、活血化瘀、化痰除湿等治疗方法进行辨证论治。结合妇女在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不同生理时期,肾之阴阳及气血的变化,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周期疗法,促进卵泡发育,从而最终达到调经及助孕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尤昭玲教授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尤昭玲教授系湖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妇产科疑难病症近 30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疗效显著。笔者随师学习 ,获益匪浅 ,尤其老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卓著 ,特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多发生于 2 0~ 4 0岁的育龄妇女 ,以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学虽无该病的专门记载 ,但据其症状 ,可归属于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病症的范畴。正常月经的产生有赖于肝、脾、肾三脏功…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宁 《江苏中医药》2009,41(4):31-3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疾病,发生于20~40岁的育龄妇女,以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失常、内源性激素不协调、LH/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多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阐述运用中医药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心得主要为脏腑辨证,肝肾论治;治病求本,重调经水两个方面,并附临床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马大正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诊治特点:1辨证与辨病结合,尤重辨病。2中西医结合,注重实效。3善用外治法。用药特点:1中药周期疗法,分别应用自拟方药。2采用抑亢汤为主方。验案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主要运用滋阴补阳方序贯疗法,重视经后期治疗,同时结合以阳补阴、补肾活血、调畅情志、加强锻炼、中西互参等,共奏调治月经周期、促发排卵之效,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刘瑞芬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瑞芬(1950-),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妇产科专业教学、临床、科研30余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临床及科学研究经验,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国家级课题4项)。获国药准字号新药证书1项、新药临床研究批件1项。曾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国家级教材多部。刘瑞芬教授根据其多年从事妇科临床工作的经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提出了其独特的见解,认为痰瘀互结、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关键,强调在健脾化痰、补肾化瘀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月经周期性的治疗,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另一思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总结李光荣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李光荣教授认为肾虚肝郁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痰瘀为重要的病理产物。临证以肝肾为核心,治疗重视肝肾、精血。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补肾调肝为主,健脾、活血、化痰为辅,并重视心理调适,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总结姜惠中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姜惠中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肾虚为主导的,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平衡破坏,从而产生痰湿、血瘀一系列病理产物,影响经水及胎孕的过程,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要顺应患者的生理时期及生育需求,青春期、育龄期及有生育要求者与无生育要求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12.
孙光周老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妇科疾病的治疗,尤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颇有研究。本研究采集孙老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20例,运用数据统计及挖掘技术对临床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运用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解释统计及挖掘结果,2种方法相结合,以客观的病例数据为基础,以孙老师本人的意见为主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既符合临床真实情况又反映孙老师学术观点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及古典医籍,全面感悟孙老师的临床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何嘉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恺 《中医杂志》2007,48(10):876-876
何嘉琳主任医师从事妇科临床近40年,经验颇丰,尤其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有较好疗效。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1辨病辨证多囊卵巢临床表现为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何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闭经”、“不孕”范畴,主要病机可概括为:痰湿、血瘀、肾亏。痰湿内蕴致形体肥胖、痤疮;脂膏痰湿阻滞冲任,胞宫胞脉闭塞,以致冲任不调,经闭不行;瘀血阻滞,瘀久成,以致卵巢包膜增厚;肾藏精而主生殖,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则不能成孕;此外尚有阴虚…  相似文献   

14.
陈巧利  苏敏 《光明中医》2010,25(3):389-390
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经验观察,总结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冲任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肾虚、血瘀、痰阻是疾病发展的结果。对于本病的治疗强调"调经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育龄妇女无排卵型不孕的常见病因,李莉教授将名老中医经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补肾为主,健脾疏肝,化痰祛瘀利湿为法,结合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氯米芬等治疗,改善卵巢内环境,促排卵,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卢苏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及痰湿、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病关键位肾虚,治疗上以补肾为主,兼以化痰、疏肝、活血等方法。又因本病原因病变之分复杂,本病症的阶段始终停留在经后期,故必须抓住经后期,益肾促排卵,纠其根本。临床上应用妇科名家夏桂成教授的补肾调周法,按四期论治,即行经期活血调经,经后期滋阴养血补肾,经间期补肾调气血促排卵,经前期补肾助阳为主。  相似文献   

17.
冯亚宏  许昕 《陕西中医》2020,(3):374-37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复杂、难治的生殖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并存的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工作压力大及环境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多毛及痤疮,同时可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等,难以治愈,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一种由多种基因作用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不能治愈的,需要长期用药物维持。许昕教授在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取病证结合的方法,关注整体,辨证论治,临证补肾用药独具特色,并配合疏肝,清肺胃积热、利三焦湿热,以独到的用药经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疗效,为临床拓宽辨证思路,灵活用药,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徐佳  温洁  李娟  殷岫绮 《河北中医》2021,43(3):496-499
殷岫绮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肾虚,与心、脾关系密切,且多有兼症.临床治疗以补肾为主,注重周期,注重兼症,并配合针刺治疗.方药多根据月经周期变化应用归芍地黄汤、自拟紫萸调经方分期论治,临床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姜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坤是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妇科资深专家.从事中医妇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姜老师,在学习期间,观察到姜老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疗效甚佳,现归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经验等几方面对梁文珍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论述。梁老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以痰瘀阻滞为标,自拟养精汤、养精导痰汤临证应用,进一步阐述其组方特色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