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2 5岁 ,已婚已育 ,因发现右乳肿块 1月余于 2 0 0 1年 12月 2 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1月偶然发现右乳两枚核桃大肿块 ,无不适 ,1月来生长迅速 ,就诊时各约拳头大小。体检 :右乳上方及下方分别可及 8cm× 8cm,7cm×7cm肿块 ,质地偏硬 ,边界清 ,表面光滑 ,活动可 ,与胸肌及皮肤无粘连 ,左乳内上扪及 1.5 cm× 1.2 cm肿块 ,质硬 ,界清 ,活动好 ,两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不大 ,余 (- )。辅查彩超示 :右乳肿块内部呈实质性“地图样”改变 ,内部及周边探及异常丰富血供 ,左乳内上探及低回声小结节 ,无明显包膜 ,血供不明显 ,提…  相似文献   

2.
张涛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4):282-282
女性,33岁,主因右乳腺肿物3个月,于2002年8月13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患者自查发现右乳腺肿物,直径2cm,肿物生长迅速,伴发热和盗汗;至2002年6月25日肿物直径增长达8cm,表面皮肤红肿,皮温高,右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考虑为炎性乳腺癌。应用CAF方案行术前化疗1周期,肿物缩小不明显,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行腋窝淋巴结切除活检。病理诊断:乳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B细胞来源。7月20日始应用CHOP方案化疗1周期,用药第2天肿物即变软、缩小,但缓解期仅1周左右,用药期间肿物仍继续增大。由于化疗效果不佳,故转入外科,欲切除乳腺肿物。入院时查体:贫血貌…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患者女 ,4 6岁 ,无意中发现右乳腺正上方有一肿块 ,大小约 2cm× 2cm ,质硬 ,活动 ,无疼痛 ,无乳头溢液及凹陷 ,无发热及红肿 ,在当地医院行单纯肿块切除 ,病理诊断为右乳腺恶性肿瘤。在当地解放军某医院进一步行右乳腺改良根治术 ,术后结合原切除标本蜡块 ,最后病理报告为右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 ,B细胞来源。免疫组化 :CD2 0 (+ ) ,CK8(- ) ,CD4 5RO(- ) ,CD3(-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体检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未见异常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骨髓穿刺涂片未见异…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7岁,因左腋下肿块伴疼痛10天.发现左乳包块1周后于2005年1月11日入院。查体:双乳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改变,乳头无凹陷,左乳外上方可及2.5cm×3cm肿块,边界清,活动可,与皮肤无粘连;左腋下扪及直径1cm大小淋巴结2枚,活动可,触痛。钼靶示:双侧乳腺病伴左乳瘤化趋势明显。CT:左侧乳腺实质内团块影,3cm×2.7cm×2cm,边界清,并可见分叶,左腋窝多个大小不等淋巴结。 (共2页)  相似文献   

5.
乳腺原发性恶心淋巴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正>例1患者女,54岁,主诉右乳无痛性肿块4d。查体示右乳内上象限及乳头上方分别可扪及一3.0cm×2.0cm和2.0cm×1.5cm肿块,质稍硬。彩超示:右侧乳腺10~11点间距乳头2cm见21.0cm×12.0mm不规则低回声区,彩色血流丰富。乳腺钼靶:右侧乳腺内上象限及上方各见一肿块影,大小约3.3cm×2.8cm、2.2cm×2.3cm,边缘不光整,周围血管增粗,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右乳小细胞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不能排除,仅行肿块切除。术后全身PET检查示:双侧乳腺多发软组织结节,FDG代谢  相似文献   

7.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10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10例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其中ⅠE期6例,ⅡE期3例,Ⅳ期1例。低度恶性3例,中度恶性6例 ,高度恶性1例。其中4例行乳腺肿块切除加化疗或不加放疗,4例行乳腺单纯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加或不加化疗,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加或不加化疗。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60.0%,5年无瘤生存率为50.0%,远处转移发生率为40.0%。低度恶性组5年生存为3/3,中度恶性组5年生存为3/6,高度恶性组5年生存为0/1。ⅠE 期5年生存为5/6,ⅡE期5年生存为1/3,Ⅳ期5年生存为0/1。手术联合化疗组5年生存为6/7,手术未联合化疗组5年生存为0/3。乳腺肿块直径<5cm者5年生存为4/6,乳腺肿块直径≥5cm者5年 生存为2/4。结论 Ann-Arobr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原发肿块大小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预后因素。治疗应强调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NHLB)临床少见,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04%~1.10%,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0.39%。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依赖病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较好。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组织标本以明确诊断。预后可能与分期及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 1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Huang DZ  He XH  Yang S  Shi YK 《癌症》2004,23(8):939-942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疾病,易误诊,且治疗上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PB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15例PB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39岁。93.3%(14/15)患者为B细胞性,6.7%(1/15)为T细胞性;40%(6/15)为弥漫大B细胞型,26.6%(4/15)为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8例局部切除联合化放疗综合治疗患者至今无局部复发,中位随访34.5个月(4~214个月)。6例低度恶性PBL,2例未行化疗者均短期复发。4例接受化疗者中2例无复发,2例复发后解救化、放疗持续缓解至今。本组患者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6.7%。结论:PBL多为B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型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型为最常见类型。PBL采用局部切除术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可有效防止局部复发,根治术不是必需的.无论何种病理类犁PBL都应看作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8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周,于2003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发现右侧乳房肿块直径为2cm,1个月后因肿块明显增大再次来就诊,检查发现右侧乳房肿块直径增大至5cm,同时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他部位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及肿大。红外线、钼钯检查均提示右侧乳腺癌,B超检查发现左侧乳房肿块直径为1cm,拟诊双侧乳腺癌收入院。完  相似文献   

11.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属于结外型恶性淋巴瘤,临床相当少见。现将我们所遇4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见表。病理变化本组4例,肿瘤均位于乳腺组织内,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清楚者3例,不清楚1例。切面均为灰白色均质、鱼肉状,其中例2肿瘤切面伴灶性出血。镜下见瘤细胞弥漫性浸润乳腺小叶及周围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未累及皮肤。送检腋窝淋巴结2例,1例见瘤细胞侵犯,另1例淋巴结显示反应性增生。本组4例按成都会议分类,弥漫性无裂细胞性3例,淋巴母细胞性1例。免疫组化染色,3例L26阳性、1例L26阴性。讨论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占乳腺恶性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P法)。结果:7例PBL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5a,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来源,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15%。右乳4例,左乳2例,双侧累及1例。结论:PBL,以NHL占绝大多数,多数为B细胞来源。右乳常比左乳多见。治疗宜选择联合化疗为主加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3.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罕见,我院自1999—2002年收治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性 ,2 9岁。因发现右乳房肿块 2个月于 1994年 4月 2 7日入院。体检 :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 4cm× 5cm肿块 ,质硬 ,活动 ,与皮肤无粘连。右腋窝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脾中度肿大 ,质韧、表面光滑 ,无压痛。胸部摄片检查无异常。B超示脾大 ,5 .7cm× 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诊治及其预后。方法:对20例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女19例,男1例,中位年龄38岁(25~76岁),其中Ⅰ期9例(45.0%),Ⅱ期7例(35.0%),Ⅲ期3例(15.0%),Ⅳ期1例(5.0%)。1例(5.0%)为未化分型NHL,19例(95.0%)为B细胞性NHL。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65.0%,Ⅰ期 Ⅱ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81.25%。结论: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与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关,手术 化疗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BPML)临床罕见,现报告4例.  相似文献   

17.
张双元  文英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292-292,338
患者女性,37岁。发现左乳房肿块2个月,生长迅速,于2004年2月9日入院。体检发现左侧乳头内陷,无溢液,左侧乳腺内上象限皮肤红肿,呈桔皮样改变,可触及7.0 cm×4.5 cm大小境界不清的肿块,质硬,不活动,侵及皮肤及胸肌。左腋窝触及多枚融合性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示找到恶性细  相似文献   

18.
 乳腺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 ,占乳腺恶性肿瘤的 0 .12 %~ 0 .5 % ,占乳腺肉瘤的 10 %。可发生在 18~ 5 2岁 ,国外是 17~ 75岁 ,平均 4 4岁。现报道 1例。  患者 :女 ,4 7岁。乳房包块伴疼痛 1月。查 :右乳房外下向限触及 3cm× 2cm肿块 ,活动、质中、轻压痛。行右乳包块单纯切除术。术后送检标本 :约 2cm×1.5cm肿物 1个 ,有部分包膜 ,切面灰黄、颗粒状、质韧。镜下 :淋巴细胞样瘤细胞弥漫浸润乳腺小叶 ,侵及或包绕受压小导管 ,使其减少 ,甚至消失。病理性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标记 :CK(- )、Vim (± )、LCA (+ + + )、CD2 0 (+ + )、CD45RO(+ )、CD3 (- )。病理诊断 :(右 )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 (B细胞来源 )。  讨论 乳腺恶性淋巴瘤少见 ,可以是单侧发病 ,也有约 1/4双侧性。临床与预后 :比瘤通常表现为乳腺肿块 ,生长较快 ,偶而伴有发热、触痛等症状 ,而较突出的症状是肿块上方皮肤常呈青紫色。多数病例的病变首先局限于乳腺内 ,后发展为播散性病变致患者死亡。患者身体他处可能已累及 ,乳腺内病变...  相似文献   

19.
王毅 《四川肿瘤防治》2001,14(4):209-211
目的:观察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例PBL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5例BPL临床都被误诊为乳腺癌,术后随访4年,其中1例于术后1年死亡,余4例存活。PBL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边界清楚的肿块,HE切片显微镜观察见淋巴瘤细胞灶性浸润导管/小叶上皮,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LCA、CD20阳性。结论:淋巴瘤细胞灶性浸润导管/小叶上皮是PBL的重要特征,应也乳腺典型髓样癌;乳腺假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1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E期9例,ⅡE期7例;B细胞来源12例,T细胞来源2例,未能明确来源2例。7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9例行局部切除手术;5例患者术后辅助放疗;15例联合全身化疗,大部分采用CHOP方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10~132个月),总5年生存率为52%,其中ⅠE期为75%,ⅡE期为30%。[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加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有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