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癜(ITP)的关系。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 ACA-IgG,ACA-IgM。结果 30例 ITP 患者 ACA-IgG 阳性率为70%(21例),其中高滴度(index value≥2.2)50%(15 例);IgM 阳性率为56.7%(17例),高滴度20%(6例)。20例健康对照组 ACA-IgG 阳性率5%(1例),IgM 阳性率5% (1例)。结论 ITP 患者 ACA-IgG 和 ACA-IgM,尤其是高滴度 ACA-IgG 对 ITP 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L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ITP患者血清IgG-ACLA阳性率不低,临床应引起重视,警惕抗磷脂综合征的可能,且在ITP患者ACLA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可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探讨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L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ITP患者血清IgG-ACLA阳性率不低,临床应引起重视,警惕抗磷脂综合征的可能,且在ITP患者ACLA和血小板相关抗体可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4.
李戈  郭晋蓉 《四川医学》1996,17(1):30-31
抗心磷脂抗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李戈,郭晋蓉近年来研究发现28~31%的ITP患者有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存在’‘·’‘。这些抗体可与血小板膜上的磷脂结合,增加了网状内皮系统对血小板的摄取和破坏,导致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58例ITP患者,50例SLE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ANA、ACA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ACA阳性和阴性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TP及SLE患者ANA和AC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N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N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TP疾患中,ANA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标志,或者可能是ITP的自身抗体,但不能作为辅助诊断标准;ACA阳性可能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间接反映ITP患者血小板的受损情况.ANA、ACA阳性与IT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无明显关系.对ANA、ACA阳性的ITP患者应进行随诊,警惕是否会发展成为S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rdcpurpura,ITP)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以急性最为多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急性ITP好发于儿童,其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慢性型好发于成年女性,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抗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狼疮抗凝物质(LAC)均属抗磷脂抗体(抗PL抗体),是自身抗体之一。抗PL抗体与脑栓塞、心肌梗塞、肺梗塞、深部静脉血栓症、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等密切相关,故亦称抗PL抗体综合症。近来国内外曾报道对一些疾病的ACA检测,然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8.
9.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0例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初诊时及治疗前后不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结果显示ITP患者初诊时PAIgG、PAIgA及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AIgG、PAIgM、PAIg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之间均呈负相关。予激素等免疫治疗无效转变为慢性ITP的患者初诊时PAIgM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的急性ITP患者,并且PAIgM异常增高或联合PAIgG增高的比例要显著多于急性ITP患者(P〈0.05)。35例PAIgG和PAIgM同时升高的ITP患者,在有效治疗血小板升至正常后,PAIgG、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提示ITP的发生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初诊ITP患者PAIgM单独或联合PAIgG异常增高常提示预后不良,易转变为慢性IT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IT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比值.结果 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PAIgG,并比较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咐竞争法检测PAIgG,用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法(MAIPA)和改良抗原捕获ELISA法(MACE)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 b/Ⅲa、GPⅠ b/Ⅸ和P-选择素)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PAIgG在ITP组的阳性率为94.0%,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为53.3%。MAPIA和MACE在ITP组的阳性率分别为GPⅡb/Ⅲa 31.3%、26.7%,GP Ⅰ b/Ⅸ12.0%、8.7%,P-选择素24.6%、19.3%,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MAIPA和MACE的阳性率除1例P-选择素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与ITP组相比,P<0.001。结论 PAIgG的敏感性可达90%以上,但特异性较差;而MAIPA和MACE虽然敏感性较低,但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并能鉴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成为ITP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结果10例ITP患者治疗后复查PA-IgG、IgM、IgA,其数值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1和P<0.05)。结论观察偶联血小板治疗前后的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对于ITP的发病机制、诊断、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含量改变,对37例病儿用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检测PAIgG、抗血小板抗体,结果PAIgG阳性率为91.89%,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78.38%,表明病儿体液免疫异常。对21例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a、GPⅡb、GPⅢa、GPⅨ、GPIb,结果21例中19例(90.4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结果表明血小板膜糖蛋白含量减低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抗内皮细胞抗体 (AECA)测定在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分别测定 76例ITP患者、4 1例SLE患者及 5 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AECA水平。结果 SLE组、ITP组患者的血清AEC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SLE组患者的血清AECA水平显著高于ITP组 (P <0 .0 1)。结论 AECA的测定对鉴别ITP和SLE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由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而致数目减少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引起的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致血小板在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破坏过多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本组疾病包括两大组:一组为自身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一组为同种异型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本文重点简述ITP的治疗及进展。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时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好发于20~40岁生育年龄的女性,而且不影响生育功能,所以ITP合并妊娠者较常见。ITP是妊娠前3个月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占妊娠者的0.1%,占孕期血小板减少者的5.0%。根据ITP的发病机制,患者体内有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PAIgG),此抗体不仅可使患者自身血小板遭到破坏而减少,还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  相似文献   

18.
王彦  王笑蕾 《医学综述》2008,14(3):445-44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机制参与而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和破坏增多的疾病。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免疫学机制和多因素联合作用等。病毒感染引起ITP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对病毒感染后的天然免疫反应,或因病毒感染改变了血小板抗原,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使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相似文献   

19.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博 《医学综述》2001,7(6):373-37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 ,ITP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近年来ITP的病毒病因学日益受到重视。现就与ITP发病有关的病毒感染、发病机制及针对病毒的治疗措施 ,综述如下。1 病毒感染与ITP的关系1 1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通过检测确诊为ITP患者血浆 (血清 )人巨细胞病毒HCMV IgG、HCMV IgM ,白细胞中HCMV DNA及病毒分离 ,说明部分ITP患者发病时有HCMV活动性感染 ,且可能是ITP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1 ,2 ] 。尤其在慢…  相似文献   

20.
丁宗发  龚玲 《吉林医学》2010,31(19):3088-3088
本研究将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抗核抗体(ANA)对成人I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大剂量地塞米松疗效的影响,以期指导ITP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