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股静脉双腔导管血液透析临时通路护理汪吉平张永勤我室应用经皮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迅速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效果满意。兹作报道。1临床资料1996年7月~1997年4月,共进行2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男性12例,女...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静脉单针三腔管留置建立血透通道深圳市人民医院戴勇,许香广,彭保由于锁骨下单针三腔管导管的改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留置问题,使锁骨下单针三腔管得以广泛使用。我们于1992年开始进行了15例及21例次锁骨下单针三腔导管穿刺插管留置建立血透通道。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运用Seldiner法锁骨下静脉双腔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为12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经验。作者认为锁骨下静脉双胜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优点很多,首先,血流量可达200~300ml/min,能保证充分透析;另一方面透析时血液循环是静脉到静脉,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该部位插管病人活动不受限,且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数周,所以不仅可作和临时性血透通路,也可作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血透通路。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 ,对 3 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结果血流量达到 2 0 0± 5 0ml/min ,透析 3天后KT/V值为 0 .86± 0 .2 1,透析 1个月后BUN、SCr明显下降 ,P <0 .0 1,平均 11个透次已无Ⅰ级临床表现 ,导管留置天数平均 114天 ,最长留置 40 0天 ,未有发生损伤性并发症。提示锁骨下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能成为理想的血液通路 ,并可用于长期维持性血透病人。  相似文献   

5.
分析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1例,其中初次植入20例,更换1例。起搏电极导管插入途径,右头静脉8例次,右锁骨下静脉穿刺16例次,颈外静脉1例次。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穿刺外套管弯折1例,起搏电极折断1例。随访2个月~9年,5例晕厥未再发作。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提高生活质量。锁骨下静脉穿刺将成为起搏电极插入首选方式。虽然生理性起搏符合人体生理需要,但非生理性起搏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6.
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在血透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内静脉下路插管 ,颈内静脉中路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目前在血液透析中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中心自 1995年至2 0 0 0年对血液透析患者行三种深静脉导管留置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深静脉导管留置共 5 77例 ,患者年龄在 30岁~ 6 0岁 ,1995年~ 2 0 0 0年颈内静脉下路插管 36 2例 ,颈内静脉中路插管 16 5例 ,锁骨下静脉插管 5 0例。采用美国 KENDAL L 双腔导管11.5 Fr× 1.6 ktf。2 方法   (1)颈内静脉下路插管 :患者取去枕仰卧位 ,两肩钾间垫高 ,头偏向左侧 ,胸胸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及锁骨…  相似文献   

7.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血透)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我科自1997年12月以来,对6例周围血管条件差,不能建立常规内瘘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作为长期血透通道进行维持性血透,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  肾功能衰竭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年龄21~71岁,平均54岁。原发病:糖尿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药物中毒1例。采用Quinton双腔深静脉留置导管,在局麻下右侧或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均1次成功,置管后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6例患者共进行血透376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5年3月以来,对11例外周血管衰竭、不能建立常规透析内瘘或血管移植内瘘的高龄透析患者,施行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留置进行维持性血透(CHD)治疗。CHD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48~72岁,平均58岁,已维持血透治疗2~13年...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83年开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埋藏术以来,一直采用头静脉切开插管。从1992年8月开始采用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引导术为6例患者安装了永久起搏器,5例为单腔,1例为双腔电极。6例中有反倒出现气胸,颈部皮下气肿。现概要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是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56岁,(50—69岁),SSSI例;慢一快综合征3例;风心病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心动过缓、心力衰竭1例;不完全性三来支阻滞伴阿斯发作1例。其中1例先选用头静脉但因头静脉过细畸形,电极导管不能通过改用锁骨下穿刺。l·2方法:病人仰卧,适当头低…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5月以来,对7例外周血管衰竭、不能建立常规血液透析(血透)内瘘的高龄患者施行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留置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  血透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2~78岁,平均56岁。其中3例已维持血透治疗2~3年,因内瘘闭塞改行置管透析。其余4例因高龄无法行内瘘吻合术而直接插管透析。  采用QuintonPemcaTH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在局麻下行右侧颈部下三角穿刺结合皮下隧道法置管。  7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无血肿形成。其中最长置管时间为19个月。共进行血透治…  相似文献   

11.
马军  常则灵 《安徽医学》2004,25(2):103-104
目的 观察外照射剂量受限的上段食管癌体外照射辅助腔内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采用体外配合腔内放疗治疗此类患者共 2 2例。外照射DT5 0~ 5 4Gy。除 2例外 ,双锁骨上预防性照射DT45Gy。腔内放疗参考点取放射源中心轴外 1cm处 ,参考点剂量 6~ 7Gy/次 ,总量 6~ 13Gy。 结果 食管X线片基本恢复正常 10例 ( 4 5 .5 %) ;明显好转 12例 ( 5 4.5 %)。随访时间 1.5~ 4年 ,放疗后仅 1例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发现食管溃疡、穿孔等严重腔内放疗并发症。全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72 .7%( 16/2 2 )、46.7%( 7/15 )。结论 上段食管癌双锁骨上预防性照射可能有一定价值。对外照射剂量受限的患者 ,辅助腔内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何开德  李林坤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04-104,106
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的治疗前提,深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为透析患者,特别是长期透析而以难以建立内瘘的患者提供了维持生命的治疗通路。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共为82例患者进行了106例次的双腔导管植入术,对其并发症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路具有快速、方便之优点,为急性肾衰、急性中毒、慢性肾衰尚未建立长期血管通道,而需急诊透析的患者赢得了时间。我院自1992年12月至1996年12月已有200例应用深静脉导管建立临时血液通道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200例患者、男性121例、女性79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49岁。原发病包括急性肾衰12例、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12例、慢性肾衰176例。均选用Quinton双腔导管、分别应用股静脉穿刺108例,股动脉4例、颈内静脉穿刺88例。双腔管留置时间最大435天,最短1天,透析频率2~3次/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使用锁骨下静脉双腔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6例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建立血透通路,评价其透析的充分性,并与颈内静脉导管法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置管后感染、出血、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脱落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处理方法。结果锁骨下静脉导管法的血透充分性与颈内静脉导管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使用锁骨下静脉双腔导管建立血透通路具有稳定可靠、患者容易接受、并发症少、可较长时间置管等优点,能达到充分透析,是目前血液净化一种理想的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科对17例血管条件差,内瘘失败,而又有腹膜透析禁忌证的患者应用带涤纶环双腔长期中央管建立颈内静脉血管通路,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在68~81岁,平均年龄76.1岁。对17例患者进行了570例次血液透析,发现其具有快速、安全、血流量大、并发症少等特点。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丽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32-2133
目的:探讨双腔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与结果: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34例,暂时双腔管时间(透析1次~6个月,平均2个月)。出现各种相关并发症11例,早期皮下隧道出血,动脉端血流不畅,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41例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Quinton-Mahurkar双腔导管进行多种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本方法手术比较简便、安全、透析效果好,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暂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与暂时双腔留置导管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长期与暂时双腔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血透)思中的应用,及其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与结果:自1998年6月~2001年11月,我科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26例。其中24例暂时双腔导管留置时间(透析1次~6月,平均2个月)。出现各种导管相关性并发症11例次。2例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1例早期皮下隧道出血,发生动脉端血流不畅,反复发生感染,经过全身用药及导管内用药,感染控制,保留到至今已8月。结论:暂时双腔留置导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多。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血管造瘘或心功能不全不宜造瘘,只要注意护理,带涤沦套长期双腔留置导管是~种较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敏感抗生素封管等治疗可延长留置双腔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朱影  陈林  刁永书 《西部医学》2011,23(11):2261-2262
目的探讨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特点及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血透室行规律透析的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43例,通过对患者护理经验的积累,探讨和加强护理以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及保证透析充分安全性。结果 43例患者留置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时间平均(18.13±10.19)个月;有1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经庆大霉素封管后控制感染,保留导管继续透析;3例发生导管栓塞,经尿激酶通管后有2例继续透析,1例仍有栓塞而致更换导管。结论带cuff的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个体化的护理理念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82例按常规经头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失败,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沿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的肌间沟作斜行患者切口3.5 cm。在肌间沟内分离出头静脉,剪开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送入失败者改用双扩张头静脉方法,分别送入心室和心房电极。结果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未成功的82例,改用经头静脉双扩张法送入起搏电极成功75例,其中有7例改用泥鳅钢丝后头静脉扩张成功.成功率为91。4%;未成功的7例改为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起搏电极。结论经双扩张头静脉送入心室、心房电极安置双腔起搏器,增加了从头静脉送入2根电极的成功率,方法简单、可行,可有效地减少因穿刺锁骨下静脉发生的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