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入院的60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中的作用、效果及措施,确定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寻找最佳护理措施,系统地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后发现循证护理为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的临床支持。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脑血管病。再次发生出血是SAH的致命并发症。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SAH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笔者对SAH患者采取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脑血管病。再出血是SAH的致命并发症,而1个月内再出血的危险性最大。为此,临床上要求SAH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绝对卧床休息改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其生理及心理均会产生不适。我院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190例SAH患者进行了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伶  张显柏  程丽 《江西医药》2006,41(4):243-244
目的 总结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再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28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只有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其余27例均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详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及生活护理.稳定患者血压及情绪,避免过度用力,对于预防再出血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持续终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月-2004年2月,对2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采取持续终池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脑底部腩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病致残率最低而死亡率最高,其并发症多且重,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交通性脑积水,脑室扩张等,其中再出血是致命的并发症。我院于2004年9月-10月期间收治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引进了脑脊液置换技术,配合药物治疗及全面护理,目前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佳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42-343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片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全方位护理,80例患者,其中显效56例,占70.00%;有效20例,占25.00%;无效4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通过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率,还可直接影响到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26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蛛网膜下隙出血26例,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大多数SAH患者为60岁以下。总体上看,SAH的危险因素与卒中相似,病死率在50%左右(包括院前死亡),1/3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1]。由于目前大多基层医院尚不能进行血管内闭塞和手术治疗,故部分患者需要长途转运治疗。现对近一年来本院神经内科31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抢救、转运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占急性脑血管意外的10%左右,约50%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其它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1].现将2002年3月-2007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研究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早期死亡高危因素,据此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是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关键。本文对35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液从颅内破裂的动脉或静脉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继发癫痫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时,脑动静脉畸形所致的SAH者可高达70%~80%.病死率为61.5%。因此.对SAH并发癫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将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0月收治的1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12例继发癫痫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且多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经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之一,对于其术后并发症积极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可靠保证。我们对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积极护理,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5%~30%[1],导致SAH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增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003年2月-2005年5月,应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33例,通过认真细致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科常见急症,最常见为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破裂,占57%,其次是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流进入蛛网膜下腔即形成SAH,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不稳定,容易再出血,死亡率较高。我科于1998年3月2003年1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4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10月共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同时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下治疗后,112例一次止血成功,占93.33%;6例因复发性出血转外科治疗,占5.00%;1例因家中事务等原因自动出院,占0.83%;1例死亡,占0.8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时有效,系统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中崭新的学科,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趋势。受它的影响响,循证护理也得以迅速发展,这对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再出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因此,再出血的预防是SAH护理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在护理SAH患者过程中引进了循证医学的理念,以探讨循证护理在蛛网膜下隙再出血预防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郑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4,(18):210-211
目的分析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47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70.8%;对照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39.1%;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水肿和蛛网膜下隙出血(SAH)两者都属内科急危症,二者相继发生在同一个病人身上,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伴有中枢性肺水肿的蛛网膜下隙出血15例,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一般指的都是原发性,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在美国占所有卒中病人的5%,年发病率为1/1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