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700例胃镜标本,经胃镜诊断、术后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有72例。分析72例早期胃癌标本发现,在胃镜直视下观察到的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有根本的不同,可从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及内镜医师取标本时的感觉等方面加以鉴别,从而提高诊断阳性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
平坦型早期胃癌(Ⅱb),癌灶直径小于0.5cm者镜下很难发现;大于0.5cm者,发现亦较困难,但多少可发现一些与正常粘膜不同之处,又称类Ⅱb样早期癌[1]。目前,此型癌胃镜下检出率较低,现总结14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于1985~1995年发现Ⅱb型癌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36~71岁,40岁以上13例。临床表现有上腹隐痛、饱胀、恶心、食欲差、黑便等。2.镜检资料;胃窦部7例、胃角2例、胃体部3例、责门部2例。癌灶直径<0、semi例,06-1.ocm6例、1.l~2.ocm5例、>2.ocm2例。14例病灶粘膜都有一定程度的色泽改变;癌灶…  相似文献   

3.
4.
5.
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附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幼群  徐治康 《上海医学》1995,18(10):563-565
本文回顾总结早期胃癌82例的临床资料。1年、3年、5年随访生存率分别是100%、99%和97%。认为对“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定期随访。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依据。早期胃癌手术方式应采取胃癌根治性R2切除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7.
8.
许妍  陈国良 《上海医学》1997,20(8):F002-F002
10年来,我院经胃肠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有29例,占同期胃癌501例的5.8%。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隐痛.组织呈浸润性生长。良性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也有争议,最高为10%~15%’‘,”。单凭肉眼形态观察难于区分是良恶性胃溃疡,需要结合活检、细胞学检查。并应严密随访,定期复查胃镜,防止遗漏。我们发现2例为浅表扩散型早期胃癌,病灶直径>4cm,但深度未达肌层,其中1例局限于粘膜层。因此,不能仅以病灶大小确定早期或进展期胃癌,说明早…  相似文献   

9.
刘明辉 《吉林医学》2010,31(29):5107-5107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的病理特点及其分型,提高早期胃癌的的诊断水平。方法:对52例早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依次为上腹痛或上腹不适、消瘦、食欲减退、呕吐、黑便、肿块等。发病部位以胃窦居多,占53.8%,分型以凹陷型居多,占73.1%。结论: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要引起重视。胃镜检查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12.
马秉张 《吉林医学》2010,31(13):1896-1896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并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138例临床与胃镜、病理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胃癌127例,占92.03%;胃溃疡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例。管状腺癌66例,黏液腺癌24例,乳头状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21例,未分化癌12例。结论:胃镜检查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有消化道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积极进行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的内窥镜诊断63例分析大丰县人民医院任世银关键词早期胃癌,内窥镜诊断中图号R735.2本文就我院1981年至1992年收治的6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对其内窥镜诊断价值作如下初步报告。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51例,女12例,男...  相似文献   

14.
198 8~ 1997年 ,我们通过内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早期胃癌 4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49例 ,男 36例 ,女 13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 5 3.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34例 (6 9.4% ) ,腹胀 30例 (6 1.2 % ) ,食欲不振 2 4例 (4 9.8% ) ,消瘦 15例 (30 .6 % ) ,黑便 14例 (2 8.6 % ) ,上腹部压痛 38例 (77.6 % )。1.2 内镜检查结果1.2 .1 癌灶部位 癌灶位于胃窦部 18例 ,其中 1例有 2个癌灶 ;胃体部 15例 ,其中 1例有 2个癌灶 ;胃角 6例 ;贲门胃底部 10例。1.2 .2 癌灶大小 ≤ 0 .5 cm者 2例 ,0 .6~ 1.0…  相似文献   

15.
李业成 《广东医学》2006,27(4):550-551
目的为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在常规胃镜检查的基础上,选择性地进行胃黏膜染色,根据染色的提示进行多点取材活检。结果胃镜黏膜染色法加活检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达18.9%,而胃镜加活检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仅达10.8%。结论胃镜黏膜染色发法加活检能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近年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胃镜下治疗技术方法逐步丰富与成熟,使得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断和胃镜下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黄旻  冯志松 《医学综述》2006,12(23):1471-1472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胃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目前,用于临床检查的胃镜种类较多,各有千秋,普通电子胃镜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荧光内镜、超声内镜、近红外线电子内镜等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来选择,以提高EG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明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0):20-21
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造影诊断(附11例分析)西宁钢厂职工医院徐明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1]。近十几年来胃肠双对比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胃镜的问世,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2]。我们采用双对比造影(DC)法,并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