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145-148+152
本院互联网医院是针对本院复诊、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探索出一种将慢性病电子处方流转至社会药店的配药服务模式。用户在我院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进入我院互联网医院程序,通过多种模式申请慢性病复诊续方服务,实体医院医生审核并开具处方,用户自主选择就近药店,药店药师审方通过后用户付费取药。这一服务的应用,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愿景,改善了慢性病患者“因药就医”的就诊体验,并在实际应用中收获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健康”是点和面的关系,互联网医院的属性是医疗机构。慢性病患者的复诊“续药”是互联网医院的重要功能,从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来说,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除了方便慢性病患者的复诊续药,“互联网医院”作为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及传统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将是大健康领域的新生态和医疗服务领域新业态。本文从顶层设计、技术架构、业务模型、线下药品的配送和电子票据等方面,介绍国内首家实体社区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实践经验,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影响,了解互联网医疗与农村中老年人的互动模式,促进以全科医生为主导的互联网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养老模式的应用提出建议与对策。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蚌埠市1800名农村常住居民发放问卷,用SPSS 23.0录入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79份,有效率达98.83%。使用过“互联网+”医疗的有1383人,其中使用过互联网进行慢性病健康咨询、在线诊疗或是病情监测的有1168人;完全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医疗的有396人。41.46%居民对于互联网提供的慢性病信息有一定的信任,60.74%居民能够理解互联网提供的知识信息,72.06%的居民希望全科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慢性病的全程系统化管理。居民认为制约互联网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隐私安全无保障(62.00%)、诊疗准确度较低(47.11%)、信息来源不可靠(46.04%)、效率不高(19.96%)、操作过程复杂(16.92%)、费用较高(7.98%)。单因素分析显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使用率与年龄文...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根据四川省人民医院互联网门诊特殊疾病服务试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在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互联网医院运行数据,从就诊人次、就诊科室及投诉反馈等方面分析互联网门诊特殊疾病服务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结果/结论 目前互联网门诊特殊疾病服务存在利用率不高、处方流转不畅、药品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应针对重点人群优化线上服务、建立区域电子处方共享平台、完善药品配送体系、加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合作并构建区域化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与医疗产业的深度融合,介绍“互联网+”与“互联网+医疗”的主要特征,分析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的核心内容,概括医疗机构在“互联网+医疗”新形势下将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分级诊疗是新医改的重要改革工作之一。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能够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举措。将“互联网+”医联体平台运用于分级诊疗中能够推动医疗大环境逐步提高,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明确方向。该研究对分级诊疗中使用“互联网+”医联体的管理模式进行具体论述,将该模式的运用方式和运用价值进行分析,表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模式适用于分级诊疗,且能提高医联体中各成员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该研究旨在为各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单位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分析医联体模式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参考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医联体模式下的慢性病信息化管理提供新思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方法/过程 采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方面分析医联体模式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医联体模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可有效缓解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而优质卫生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国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类医疗APP的现状,分析和评价各医疗APP的主要功能,推动慢性病移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法:选取10款常见的慢性病管理类医疗APP,并统计其主要功能,对其数据记录与病情评估、医疗咨询和生活疗法三大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病管理类医疗APP的功能基本形成,但主要功能缺乏实用性和便利性,同质化比较严重,有待进一步改善。结论: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技术发展“APP+硬件+云端”的医疗管理模式,加大移动医疗APP的监管力度,完善慢性病移动信息化的管理机制,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慢性病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调研如何做好慢性病的早期筛查、风险预测、预警和综合干预治疗,探讨了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医疗机构-社区-患者-志愿者”多位一体的慢性病综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患者首诊率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6月选取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新都区4个城区内517例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17例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中,39.3%在不适时倾向于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医疗保险、居住地到基层医疗机构距离、自评健康状况是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低,受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应强化医疗服务内容及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推动优秀资源共享和下沉,提高患者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程管理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主流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梳理了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和“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弊端,结合“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研究及实践提出了基于全程管理的“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服务用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和研究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与成效.方法 把本社区2014年4月~2016年4月慢性病防治工作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实施前(2014年4月~2015年3月)、后(2015年4月~2016年3月)社区慢性病登记、患者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慢性病治疗与控制达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结果 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后患者建档率、糖尿病登记率、高血压登记率、慢性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前(P<0.05),其中,实施前分别为85.2%、1.8%、2.2%、87.6%,实施后分别为100.0%、5.4%、6.7%、100.0%.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后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全科医疗服务实施前(P<0.05),其中,实施前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分别为63.4%、65.2%,实施后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分别为84.6%、87.8%.结论 将全科医疗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慢性病患者病情进展及预防慢性病发生,对保证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亮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4):4184-4189
慢性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疾病负担,也是全球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工作的重点。慢性病管理在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地学习和文献研究,介绍澳大利亚两种全科医学慢性病管理计划,即全科医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的综合服务计划(GPMP)和全科医生对慢性病管理服务进行团队式协调(TCAs)。并与我国慢性病管理情况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应该从建立优质的全科团队,因地制宜地选择慢性病管理模式,发展“互联网+”技术,为慢性病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改进,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互联网+“两卡制”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铜陵市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社区慢性病管理1 603位居民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卡制”开展前后慢性病控制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级及下辖4所卫生服务站点医务人员参与“两卡制”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2019年第1季度与2018年第4季度相比,慢性病健康管理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第1季度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较2018年第4季度相比明显下降:高血压规范管理率由67.78%下降至26.28%(χ2=479.97,P < 0.01)、控制率由90.39%下降至72.66%(χ2=143.40,P < 0.01);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由63.64%下降至26.05%(χ2=124.60,P < 0.01)、控制率由52.39%下降至39.74%(χ2=14.03,P < 0.01)。慢性病管理得分与总管理人数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管理得分与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正相关(r=0.992,P < 0.01);糖尿病患者管理得分与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正相关(r=0.881,P < 0.05)。慢性病管理得分与规范管理率或规范管理人数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对“两卡制”不满意率为73.47%。对“两卡制”最满意的是求真务实,对两卡制最不满意的是手机、平板应用程序操作繁琐以及工分制。结论“两卡制”的实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改变了基层慢性病档案管理造假的现象,为将来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真实依据。“两卡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以及能否增强基层医疗服务实力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处方是医师为病人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和配药之间的重要书面文件,也是医师与药师之间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信息通过处方传递给药师,以便药师在给患者配药时把医师的意图和使用方法再传递给病人。处方具有一定的法律、经济意义,处方的书写正确与否对药师审核处方、正确调配处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规范门诊处方的书写。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仙桃市农村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险服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就医行为进行分析,明确其医疗保险服务需求,为改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仙桃市3个乡镇的450名农村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地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结果:县级及以上医院在农村慢性病的诊治过程中仍发挥着主要作用;农村慢性病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均随着医疗机构的等级升高而旱明显上升趋势,县级以上医院在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的总体构成中均占据主体地位;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同期家庭消费性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建议: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加大慢性病报销力度;完善慢性病门诊统筹,扩大慢性病门诊报销范围;积极发挥新农合的引导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事件     
《中国医院院长》2007,(8):12-12
江苏将建基本药物制度,北京两项高额治疗可报销,护士也能开“处方”,北京慢性病转诊标准四月出台,海峡两岸共论医疗变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邯郸市社区的医疗情况,为制定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背景材料和科学依据,我们对1994~2002年间在我院社区接诊治疗的92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1994~2002间在邯郸市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接受社区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以医院病历记载和诊断结果为依据。1·2调查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追踪明确诊断,将老年慢性病在社区的医疗情况进行分析。2结果2·1性别、年龄分布:男612例,占66·1%;女314例,占33·9%;男女之比为1·9∶1。年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颖  鲍勇 《中华全科医学》2012,(8):1309-1311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群在生活方式和疾病模式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与日俱增,以至于慢性疾病逐渐成为中国人群的最主要死因。慢性疾病病程长,可以治疗却不可以治愈,因而长期、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慢性病管理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病现状、慢性病的管理现状以及慢性病的防治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梳理总结了我国的社区慢性病管理在现阶段的政府政策、人群认知、管理模式、管理实践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同时在上海市建立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大背景下,本文对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优势特征进行研究,并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建立背景下对慢性病在社区管理、防治和干预的前景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网底,其目标是使广大居民在社区普遍获得基本的预防保健服务和诊疗服务[1]。通过宣传和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走进社区卫生机构,通过临床工作及查阅文献发现[2,3],目前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人数中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患者占50%以上。对于慢性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