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工作探讨VIP在下丘脑水平对PRL和β-EP释放的调节,结果表明,所用三种剂量的VIP均显著兴奋PRL的释放,兴奋效应与VIP剂量相关;各剂量VIP对β-EP的释放均无明显影响,提示VIP可经某种下丘脑机制兴奋PRL的释放。我们的结果还进一步证明,VIP兴奋PRL的释放似与抑制DA的作用无关。另外,应用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前叶垂体细胞,观察10~(-10)~10~(-6)mol/L的VIP对PRL和β-EP释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Ca~(2+)浓度的关系,看到VIP可直接兴奋垂体细胞释放PRL,且具剂量相关效应;VIP兴奋PRL的释放与胞外Ca~(2+)浓度无关。剂量达10~(-7)mol/L的VIP仍不影响垂体细胞β-EP的释放。另用新鲜制备的正常大鼠离散前叶垂体细胞,比较VIP对细胞内cAMP和胞内Ca~(2+)的影响,结果表明,10~(-7)mol/L的VIP显著升高细胞内Ca~(2+)浓度,也显著升高胞内cAMP的水平,但后者可被2.0mmol/L EGTA消除,说明胞内cAMP水平的改变有赖于胞外Ca~(2+)的存在,联想上述VIP兴奋PRL的释放却与胞外Ca~(2+)的存在与否无关,提示VIP兴奋PRL的释放似由胞内Ca~(2+)而非cAMP介导信息跨膜传递。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对大鼠第三脑室注射微量δ-阿片受体相对选择性激动剂[D-Ala~2,D-Leu~5]-Enkephalin(DADLE),看到药物注射后同时显著升高血浆β-内啡肽(β-E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胃泌素对垂体前叶催乳素和β—内啡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第三脑室内微量注射不同剂量的胃泌素(G-17).观察到1μg和5μg的G-17都抑制催乳素(PRL)的静息分泌,5μg G-17还可显著地抑制限制性应激时PRL的释放。1μg的G-17对β-内啡肽(β-EP)的静息分泌和应激释放都无明显-影响.但5μg的G-17既兴奋β-EP的静息分泌,也进一步兴奋限制性应激时β-EP的释放。离体实验的结果表明:0.05、0.5和1.0μg的G-17均增加体外培养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PRL的分泌,且呈剂量相关效应;0.05和0.5μg的G-17不影响离体垂体前叶细胞β-EP的分泌,当G-17剂量达1.0μg时才显著增加离体垂体前叶细胞β-EP的分泌。上述结果提示,胃泌素抑制PRL的释放可能是通过下丘脑机制,因为胃泌素直接作用于垂体前叶细胞兴奋PRL的分泌:一定浓度的胃泌素无论中枢或外周的作用都兴奋β-内啡肽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在清醒自由活动的SD雄性大鼠中,第三脑室内微量注射胃泌素释放肽(GRP)0.7和2.0μg后,兴奋前叶垂体β-内啡肽(β-EP)的静启分泌;2.0μg GRP可进一步兴奋限制性应激引起的β-EP释放。上述两个剂量的GRP都抑制催乳素(PRL)的静息分泌和应激时PRL的释放。 在离体培养的前叶垂体细胞中,0.5和1.0μg的GRP都兴奋B-EP和PRL的分泌。结果提示,GRP抑制PRL释放的作用地点在下丘脑,而GRP兴奋β-EP释放的作用地点可能在下丘脑或直接作用于垂体。  相似文献   

5.
Ca~(2+)浓度与细胞的代谢和细胞的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游离的Ca~(2+)浓度为10~(-3)M,细胞内游离的Ca~(2+)则为10~(-8)~10~(-7)M。为了维持细胞内如此之低的Ca~(2+)浓度,质膜上Ca~(2+)转运以及细胞内Ca~(2+)转运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10~3~10~4化学梯度(Ca_0~(2+)/Ca_i~(2+))范围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大鼠镇痛及生殖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大鼠戒断模型,观察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 内啡肽、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P物质以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β-EP的含量均正常大鼠水平降低;吗啡依赖大鼠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 SP的含量升高;吗啡依赖雌性大鼠血清FSH、E2、PR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大鼠睾丸酮(T)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以后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发生紊乱;血浆β-EP 浓度持续性增高;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及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固真方能纠正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紊乱,降低血浆β-EP 浓度,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四君子汤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不及同真方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胃平滑肌的调控作用。方法: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胃平滑肌细胞,特异性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实验分CGRPⅠ组(10~(-7)mol/LCGRP)、CGRPⅡ组(10~(-8)mol/L CGRP)、CGRPⅢ组(10~(-9)mol/L CGRP)和干预组(10~(-6)mol/LCGRP 8-37)与空白对照组。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鼠胃平滑肌细胞长度;Ca~(2+)荧光指示剂测定细胞内Ca~(2+)浓度;CellTiter-Glo~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CGRP可舒张胃平滑肌细胞,降低胃平滑肌细胞游离Ca~(2+)浓度及ATP含量。结论:CGRP通过受体介导直接参与胃平滑肌细胞松弛;CGRP可能通过降低胃平滑肌细胞游离Ca~(2+)浓度、ATP含量而发挥其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研究β-内啡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β-EP通过何种阿片受体亚型介导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抑制中作用,以期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角度探讨创伤后免疫紊乱的机制.实验以正常大鼠脾细胞为靶细胞,以代表T细胞免疫功能的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及IL-2R的表达为观察指标,采用离体实验的方法,分别用β-EP抗血清、δ、κ高选择性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NTI)、Nor-BNI、及μ相对选择性受体拮抗小剂量naloxone(NAL)为工具药进行研究.实验首先通过测定创伤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血浆β-EP对脾细胞增殖功能、IL-2分泌及IL-2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观察休克血浆经β-EP抗血清预处理后对脾细胞功能的作用,以证明β-内啡肽是否直接参与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实验第二部分用1-1000nmol/L的NTI、Nor-BNI及1-100nmol/LNAL体外作用于含休克血浆的脾细胞培养体系,观察脾细胞功能的变化,以探讨β-EP通过何种受体介导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抑制中作用.结果表明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即刻(0h)至休克后6h血浆β-EP水平显著升高,休克血浆非常显著地抑制正常大鼠脾细胞功能,休克血浆β-EP含量与脾细胞增殖功能、IL-2分泌及IL-2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β-EP抗血清显著降低休克血浆对脾细胞功能的抑制,结果直接证实了β-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抑制中有重要的作用.δ、κ受体拮抗剂NTI、Nor-BNI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逆转休克血浆对脾细胞功能的抑制,小剂量NAL无作用,提示创伤性休克后β-EP可能主要通过与δ、κ受体结合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未观察到与μ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Ca~(2+)在胞内的生物功能,主要是作为第二信使,通过各种钙结合蛋白,特别是钙调蛋白(CaM)调节胞内许多酶及有关的功能。Ca~(2+)的生物功能依赖于其跨膜的不均衡分布。一般讲,细胞浆内Ca~(2+)浓度大约为10~(-7)M,而胞外及胞内某些细胞器内(如线粒体、ER、SR体系)Ca~(2+)浓度高达10~(-3)M,正常情况下,细胞必需保持这样高的浓度梯度(图1)。不同的刺激如神经递质、激素、抗原、光、电等可引起Ca~(2+)一阵性流入胞内或触发胞内Ca~(2+)储库释放Ca~(2+)到胞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连续测定成年Wistar大鼠由腹腔一次注射绵羊红细胞诱发抗体应答过程中,垂体前叶(AL)、神经中间叶(NIL)和下丘脑等部位B—内啡肽样免疫反应性物质(ir-β—EP)的含量。结果发现:ALir—β—EP的含量呈现随直接空斑形成细胞(PFC)水平反相波动的趋势。免疫后第3天、ALir-β-EP含量明显下降(P 0.05);PFC反应高峰时(免疫后第5天)、AL和NILir—β—E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含量下降了38%和32%,统计学处理、P均小于0.01。据此证实免疫效应物质能影响垂体β-EP的分泌与释放,提示在免疫-神经内分泌环路中、β—EP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金森氏病患者(Parkinson disease, PD)血浆β-内啡肽(β-EP)放射免疫分析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35例PD患者血浆β-EP含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的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PD患者的血浆β-E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在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患者血清中的含量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浆β-EP的含量的降低与PD的发病以及病情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通过RIA进行β-EP定量分析可为临床提供一个较好的PD诊治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蛙皮素样肽(BBS)在丘脑下部某些核团含量较高,静脉注射蛙皮素可提高血中生长激素(GH)及生乳素(PRL)升高,但此作用是通过脑或者直接作用于垂体,则无定论。作者用经过5天的牛垂体细胞为标本,检查BBS对垂体细胞的直接作用。实验选1.5~2.5岁公牛,取出垂体前叶切成厚0.5毫米约3毫米~2切片,经酶解、孵化、滤网过滤,  相似文献   

14.
泌乳素水平与女性不孕症及闭经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泌乳素血症是常见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疾患,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过多的泌乳素(PRL)所致,PRL升高可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女性闭经、溢乳、不孕、月经稀发等,血清PRL〉30ng/ml,即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HPRL)。测定血清PRL含量不仅为临床诊断垂体腺瘤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且有助于女性月经异常和内分泌性不孕症的病因诊断,它对于预测病情归转,疗效观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紊乱的原因。方法: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0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不同时间点及13例正常人血浆细胞因子(IL-1β、TNF-α、IL-2)及肽类激素(ACTH、CORT、β-EP)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未戒断时,IL-1β与CORT有显著负相关;而在戒断7天时,呈现TNF-α与ACTH显著正相关,此时ACTH对CORT的影响较大;到了戒断14天时,IL-1β与ACTH出现显著负相关。结论:IL-1β、TNF-α对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前后HPA轴功能紊乱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β-EP及吗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激时大鼠垂体前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应激时大鼠垂体前叶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及放免分析法检测应激大鼠垂体前叶血管紧张素原(ANG)mRNA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应激时垂体前叶ANGmRNA表达及AngⅡ含量均显著增高,且ANGmRNA表达增高率超过了AngⅡ含量的增高率。结论:应激时垂体前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显著激活,进一步支持局部RAS参与了应激反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5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43例正常人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K)和强啡肽Al-13(DynAl-13)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AVP和LEK含量明显增高(p<0.05),DynA1-13却明显降低(p<0.05);β-EP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二尖瓣狭窄组血浆AVP含量显著高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组(p<0.05);β-EP、LEK和DynAl-13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AVP和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参与了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β-内啡肽(β-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收集休克前、休克后0h、1h、3h、6h、12h、24h休克血浆(SP),并检测SP中β-EP水平;②采用体外实验,分离并混合4只正常大鼠脾细胞,分别与SP、SP+β-EP抗血清体外培养,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白介素2(IL-2)分泌及白介素2受体(IL-2R)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休克后即刻血浆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1),1h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24h接近休克前水平。②与对照组相比,SP可显著降低ConA诱导的脾细胞功能(P<0.01),SP中β-EP含量与脾细胞增殖功能、IL-2分泌及IL-2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SP经β-EP抗血清处理组脾细胞功能明显高于较未经抗血清处理组(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浆中显著升高的β-EP参与了机体的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延髓神经元胞内游离Ca~(2+)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延髓神经元;免疫荧光双标法鉴定培养神经元的特征;给予Ang Ⅱ处理后,用二氢乙啶荧光探针法测定神经元ROS水平;同时或单独给予Ang Ⅱ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或自由基清除剂TEMPOL后,Fura-2/AM钙瞬变法记录神经元胞内游离Ca~(2+)的水平;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性。结果:原代培养的延髓神经元多数为谷氨酸阳性的神经元;Ang Ⅱ(5μmol/L)可在10 min内显著升高神经元ROS水平(P0.01);给予Ang Ⅱ处理后延髓神经元胞内Ca~(2+)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apocynin/TEMPOL预处理后,Ang Ⅱ引起的延髓神经元胞内Ca~(2+)的升高则被抑制(P0.05)。实验浓度的Ang Ⅱ对神经元无毒性作用。结论:ROS介导Ang Ⅱ诱导的延髓神经元胞内Ca~(2+)的升高作用,可能是Ang Ⅱ在中枢诱导氧化应激作用的潜在细胞内信号机制。  相似文献   

20.
β—内啡肽在褪黑素缓解吗啡戒断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在褪黑素(melatonin,MT)缓解大鼠吗啡戒断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急性吗啡依赖大鼠及吗啡自然戒断模型,用脑室插管进行推挽灌流及侧脑室微量注射(icv),放免测定脑脊液(CSF)中β-EP的含量.结果(1)icv β-EP可明显抑制吗啡戒断反应,并呈量效关系.(2)腹腔注射(ip)MT明显抑制吗啡自然戒断反应.(3)吗啡依赖组大鼠CSF中β-EP含量(32.8±9.8pg.ml-1)低于正常组(54.2±12.5pg.ml-1);吗啡戒断组大鼠CSF中β-EP含量(124.3±17.6pg.ml-1)明显高于正常组给吗啡戒断组大鼠腹腔ip MT后CSF中β-EP含量(68.3±13.0pgml-1)亦比吗啡成瘾组和正常组CSF中β-EP含量高;正常大鼠经ip MT后CSF中β-EP含量(75.6±15.5pg.ml-1)也有提高.结论(1)β-EP可明显抑制吗啡戒断反应;(2)吗啡成瘾可使CSF中β-EP减少,而吗啡戒断大鼠CSF中β-EP却有明显增加;(3)MT可抑制吗啡戒断反应,这一抑制效应与脑内β-EP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