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内不同部位的细菌定植状况,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纳入27例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于常规口腔护理前后分别采集咽部、插管管壁可见末端、后臼齿咬合面的分泌物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比较口腔内不同部位细菌定植状况。[结果]3个部位细菌定植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可见:咽部细菌定植数、管壁可见末端细菌定植数高于后臼齿咬合面。[结论]咽部及插管管壁可见末端细菌定植数量多于后臼齿咬合面,可能与咽部的解剖结构及病人的体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最为有效的护理形式、频次和护理液,找出影响口咽部细菌定植及发生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方法,将27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交叉分组,按照由不同口腔护理形式、护理频次和护理液的搭配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口咽部的细菌定植数量及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护理方式(A 因素)、护理频次(B 因素)以及护理液(C 因素)两两之间的一级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因素之间均无交互作用;护理频次对口腔细菌定植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组间两两比较,Tid 组与Q6 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Q6h 组较 Tid 组和 Bid 组细菌定植数量减少明显;护理液对口腔细菌定植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3组间两两比较,生理盐水组与益口含漱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益口含漱液组较生理盐水组细菌定植数量减少明显。在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方面,益口含漱液组对预防治疗口腔溃疡的有效率(55.6%)高于西帕依固龈液组(11.1%);在改善口臭和出血方面,西帕依固龈液组优于益口含漱液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先冲洗后擦洗法配合益口漱口液进行 Q6 h 的口腔护理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不同药液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经口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一直是较为棘手的护理问题[1],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口腔内放置了气管插管和牙垫,按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即口腔擦洗法),无法有效地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的清洁;而研究显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感染的机会增加,且口咽部分泌物有潜在误吸的危险[2]。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口咽部细菌的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3,4],因此,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在于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从而预防或减轻V…  相似文献   

4.
陆永姝 《护理研究》2007,21(26):2424-2424
机械通气是各种呼吸衰竭、心肺脑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病人重要抢救、治疗措施之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性小而使用最多[1]。经口气管插管破坏了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了口咽部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的危险性[2]。口腔中牙垫和插管,增加了口咽部细菌的定植,且病人口腔不能闭合易致口腔黏膜干燥,增加了口腔溃疡、细菌感染的机会。行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60%,其致病菌为口咽部寄生菌群[3]。因此,加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尤为重要。但是,口腔内有插管和牙垫,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对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细菌定植的影响。将处于同样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分别留取标本进行检验。改良组口咽部细菌数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改良式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以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最为有效的护理形式、频次和护理液,找出影响口咽部细菌定植及发生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方法,将27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交叉分组,按照由不同口腔护理形式、护理频次和护理液的搭配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口咽部的细菌定植数量及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护理方式(A因素)、护理频次(B因素)以及护理液(C因素)两两之间的一级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因素之间均无交互作用;护理频次对口腔细菌定植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组间两两比较,Tid组与Q6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Q6h组较Tid组和Bid组细菌定植数量减少明显;护理液对口腔细菌定植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3组间两两比较,生理盐水组与益口含漱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益口含漱液组较生理盐水组细菌定植数量减少明显。在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方面,益口含漱液组对预防治疗口腔溃疡的有效率(55.6%)高于西帕依固龈液组(11.1%);在改善口臭和出血方面,西帕依固龈液组优于益口含漱液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先冲洗后擦洗法配合益口漱口液进行Q6h的口腔护理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对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细菌定植的影响。将处于同样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分别留取标本进行检验。改良组口咽部细菌数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改良式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以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负压抽吸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中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每天4次;观察组采用口腔负压抽吸器进行口腔护理,每天4次。所有病人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4 h、12 h、24 h、48 h分别留取咽拭子,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口咽部菌落数及VAP的发生率。[结果]100例病人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共25例,死亡共11例;其中对照组发生 VAP 18例,死亡6例;观察组发生 VAP 7例,死亡5例。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前口咽部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4 h、12 h、24 h、48 h的口咽部菌落数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 VAP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负压抽吸器可有效清除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内的细菌,进一步提高口腔护理的质量,降低 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陆永妹 《护理研究》2007,21(9):2424-2424
机械通气是各种呼吸衰竭、心肺脑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病人重要抢救、治疗措施之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性小而使用最多^[1]。经口气管插管破坏了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了口咽部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的危险性^[2]。口腔中牙垫和插管,增加了口咽部细菌的定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氯己定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18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氯己定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VAP发生率、口腔溃疡、口咽部和气管内细菌定植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口咽及气管内细菌定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2%氯己定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前积极口咽部护理在抑制术后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100例住院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病人按术前是否进行口腔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术后常规吸痰,进行痰半定量培养,比较两组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口咽部护理明显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量,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口咽部护理能有效去除细菌定植,减少后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口咽部护理在预防呼吸道感染方面是首要工作,是控制感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病人采用两种溶液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萍  赵岳 《护理研究》2011,25(15):1360-1362
[目的]探讨用生理盐水和口泰溶液为机械通气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口泰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使用两种溶液前后口腔细菌学培养结果,评价口腔护理后病人口腔异味及恶心、口干程度的变化。[结果]使用两种溶液后口腔菌落数及病人口腔异味、恶心、口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口泰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能更加有效地清除口腔内的细菌,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间隔时间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5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间隔口腔护理时间分别为观察组6h和对照组8h。两组均在入科24h内及48h后取口腔内分泌物(口腔护理前)及痰各1次,进行分泌物细菌菌落半定量计数和定性培养。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实施口腔护理48h后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计数减少病例数及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隔6h进行口腔护理可清除口腔细菌植入、预防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选定合适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ICU使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 h的病人16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A组54例,试验B组55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A组采用纱块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B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A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0,P<0.01),对照组与试验B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2,P<0.01),试验A组与试验B组两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3,P=0.482);口腔护理后清洁评价情况,对照组不满意率为24.52%,A组不满意率7.40%,B组不满意率9.09%,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VAP导管日感染率试验A组为0.307%,试验B组为0.304%,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纱决擦拭和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间隔时间。[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采用复方氯己定、0.1%西吡氯铵进行口腔护理。采集病人口腔护理前、口腔护理后10min、2h、4h、6h口咽部标本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复方氯己定组口腔护理后10min、2h、4h细菌计数均低于护理前(P0.05),口腔护理后6h与护口腔理前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口腔护理后10min、2h细菌计数低于口腔护理前(P0.05),口腔护理后4h及6h与护理前口腔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病人应根据消毒液的不同决定口腔护理时间,选择复方氯己定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并能减轻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复苏后综合征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姝玲 《全科护理》2011,9(23):2080-2081
[目的]探讨复苏后综合征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较好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2例复苏后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腔擦拭法,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加擦拭法,比较两组口臭、牙菌斑、口腔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口臭、牙菌斑、口腔感染、VAP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复苏后综合征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采用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可以减少病人口腔感染及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郑娜  李俊蕾 《全科护理》2015,(9):790-79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病人通过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1]。内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是VAP发生的重要机制。口腔护理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2]。国内外的研究多选用氯己定作为口腔护理液,本文就气管插管病人用氯己定做口腔护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呼吸道细菌的定植、口咽部分泌物的误吸是发生VAP最常见的原因。气管插管病人吞咽功能和咳嗽  相似文献   

18.
经口气管插管前口腔清洁对减少口咽部细菌黏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在插管前进行口腔清洁减少患者口咽部细菌黏附的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在气管插管前30min刷牙后分别采用生理盐水、0.1%的聚维酮碘、0.12%的醋酸氯己定进行口咽含漱.采集口腔清洁前、插管后、插管后4h的口咽部标本进行菌落计数.结果 与采用生理盐水含漱的患者比较,聚维酮碘、醋酸氯己定含漱组更能有效减少患者口咽部菌落数(P<0.05);但插管后4h患者口咽部菌落数与口腔清洁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维酮碘与醋酸氯己定在抑制细菌生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的聚维酮碘、0.12%的醋酸氪己定在插管前含漱能够显著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细菌黏附的数量,从而降低由于插管动作使口咽部细菌下移到下呼吸道的数量.醋酸氯己定有一定的细菌抑制作用,但是无论使用何种药液,4h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咽部细菌繁殖数量可达到含漱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杨磊 《护理研究》2012,26(12):1086-1088
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危重症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病人经口气管插管后无法进食,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容易引起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糜烂、细菌定植[1,2],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牙斑菌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正>机械通气是各种呼吸衰竭、心肺脑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病人重要抢救、治疗措施之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性小而使用最多。但是经口气管插管破坏了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了口咽部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的危险性。口腔中牙垫和插管,增加了口咽部细菌的定植,且病人口腔不能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