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82例(82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52例(54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 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间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mmHg者,超乳三联术组2眼,囊外三联术组4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6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眼和对照组28眼。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术后2组早期视力差异无显著性。6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观察组3眼,对照组8眼,2组差异显著(P〈0.0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0.55mmHg,1kPa=7.5mmHg)观察组32眼,对照组20眼。对照组有5眼眼压在30mmHg以上,需手术治疗。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组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粘连≥3/4象限、眼压不易控制者,应选择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效果更加确切。[眼科新进展2005;25(5):444—44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单纯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对早期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仅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4例(38眼),随机分组,分别施以单纯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各19眼)。结果 两种术式都显著改善了视力(经x^2检验,P〈0.01);视力改善与采用何种术式无关(经x^2检验,P〉0.05)。术前术后眼压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前17眼需药物协助控制眼压,术后观察期内无一例眼压升高需使用降眼压药物者。两种术式都显著改善了房角粘连(经x^2检验,P〈0.01)。周边前房深度术前术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经t检验,P〈0.01);两种术式问差异无显著性(经t检验,P〉0.05)。中央前房深度术前术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经t检验,P〈0.01),两种术式间差异无显著性(经t检验,P〉0.05)。结论 对于早期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单纯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治疗均可以控制眼压,改善视力,但单纯超声乳化术术后并发症少,而且手术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快,视力46眼〉0.3(86.8%),术后眼压控制好,50眼〈18mmHg(94.3%),术后有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伴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开角型青光眼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共35例(52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分析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控制及术后滤泡形成情况。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者41眼(78.85%),比术前视力≥0.3者(3眼,5.77%)明显增多。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平均眼压(14.71±4.01)mmHg,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术后功能型滤过泡47眼(90.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选择。方法38例(4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根据眼压是否易被控制及C值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例(27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10例(10眼);分期手术(先行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3例(3眼)。术后随访1~12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单纯白内障组中,24眼眼压控制正常,3眼需在药物治疗下控制正常。10眼联合手术和3眼分次手术眼压均控制正常。角膜水肿5眼,其中单纯白内障组者3眼(11.11%),联合手术组者2眼(20.00%)。术后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眼均为联合手术组者。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根据各项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才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变化。方法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51例(55眼)(A组),与同期进行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21例(33眼)(B组)均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压、并发症、眼底。结果术后视力:A组〉0.3者占90.91%,B组〉0.3者占60.61%,均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A、B两组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d、1周、1月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d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d的眼压与术后1周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术后1月眼压相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别比较B组术后1d、1周、1个月的眼压与A组术后1d、1周、1个月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要求熟练的手术技巧。超声乳化术可能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继发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个诱因。手术前后监测眼压变化,及时降眼压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或不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31例(33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追踪观察眼压、降眼压药种类、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粘连关闭情况。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术后眼压平均降低:A组(1.92±1.65)mmHg,B组(3.64±2.64)mmHg;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P〈0.05);术后降眼压药种类平均减少:A组1.50±1.03,B组1.63±1.0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05);最佳矫正视力≥0.5,A组13只眼(81.2%),B组15只眼(93.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05);前房角全部开放:A组0只眼(0%),B组10只眼(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2,P〈0.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或不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都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降低眼压和开放房角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68例(75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0.3者51例(56只眼)(74.60%),眼压〈20mmHg者69例(72只眼)(96.oo%);2例(3只眼)术后眼压波动在24mmHg左右,用0.5%噻吗酰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功能性滤过泡(包括Ⅰ型、Ⅱ型)60例(65只眼)(86.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联合手术,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并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该手术不需要昂贵的超声乳化设备,简单易行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行睫状体光凝后因眼压仍高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患者12例(12只眼)行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 TDCP),因光凝后眼压仍高且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光凝前、光凝后1周、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的眼压和视力。记录患者症状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睫状体光凝前、光凝后1周、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的眼压分别为(50.83±9.86) mm Hg、(15.70±6.23) mm Hg、(27.63±4.59)mm Hg、(13.89±4.82)mm Hg、(16.98±3.51)mm Hg;视力分别是0.1030±0.1277、0.1380±0.1266、0.0989±0.0835、0.2589±0.2033、0.2630±0.2036。光凝后1周、超声乳化术前与光凝前相比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超声乳化术后1周、3个月时与超声乳化术前相比眼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超声乳化术后1周、3个月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29)。光凝前后、超声乳化术前的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乳化术后1周、3个月与超声乳化术前相比视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和0.013)。光凝后当天诉眼痛者2例,予止痛药口服后缓解,之后所有患者均未再诉患眼剧烈疼痛或严重的眼部不适。光凝后1例前房出血,2 d后吸收。2例光凝后持续性前房闪辉超过1个月。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可首选TDCP治疗;如果术后存在残余青光眼且合并白内障,可行超声乳化术进一步降低眼压;TDCP对后续的超声乳化术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128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矫正视力达0.1~0.4者56只眼(43.75%);0.5~0.9者62只眼(48.43%);≥1.0者10只眼(7.82%)。103只眼术后眼压正常,25只眼术后第1天发生暂时性高眼压,经用药物后23只眼恢复正常,2只眼因眼压不能控制行二次抗青光眼手术。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的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手术技巧,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34例(40眼)。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2—0.08者4眼(10.0%)0.1~0.25者14眼(35.0%),0.3—0.5者19眼(47.5%),0,6—0.8者3眼(7.5%);术后8眼眼压一过性增高在25—30mmHg之间,经药物治疗1周内眼压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5.3±4.2)mmHg,术前、术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态基本无改变。结论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疗效良好。在尚不具备超声乳化条件的基层医院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骋  梁莉  王海颖  党锐 《眼科研究》2002,20(1):59-6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3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情况。结果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3.62±12.33)mmHg,术后1周、3月平均眼压为(16.37±5.38)mmHg、(15.72±4.96)mmHg。术后矫正视力数指1眼,0.1~0.5者26眼,0.6~1.2者9眼。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进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效果。方法28例(28只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完成了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前视力〈0.1者22只眼,0.1~0.3者6只眼。术后视力〈0.1者13只眼,0.1~1.0者15只眼。术前平均眼压(34.30±9.32)mmHg,术后平均眼压(16.42±5.36)mmHg(1mmHg=0.133kPa)。25眼眼压降至正常范围,3眼经药物治疗达到正常范围。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和浅前房。术后随访3~6个月。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对于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4例(47眼),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全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情况等,随访1~36个月。结果47眼术后眼压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长期随访眼压未升高,术后矫正视力:数指2眼(4.26%),0.1~0.633眼(70.21%),0.8-1.212眼(25.53%),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反应、角膜水肿及瞳孔散大。结论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手术技巧,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32眼)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4-21月,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有30眼(93.7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眼术后视力无提高者系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者。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05者3眼(9.38%),0.05~0.25者8眼(24.99%),0.3~1.0者21眼(65.63%)。所有病例术后滤过泡均无影响,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和虹膜炎症反应。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提高视力并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4年3月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36只眼)。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检查、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32只眼视力较术前提高,视力〉0.5者占69.5%;33只眼术后眼压〈21mmHg(1mmHg=0.133kPa),另3只眼用一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全部治疗眼前房加深,房角粘连范围减轻。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不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方法与手术效果分析。方法 分析2005年至2006年间我院开展的46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形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经一切口行常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值入,另一切口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术后按常规处理。结果 术后一周视力〉0.3者28例。术后随访3到6个月,矫正视力〉0.5者34例,视力较差的原因主要是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眼压43例控制在21mmHg以下,3例经局部用降眼压药水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且滤过泡形成良好。结论 不同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较理想的方法,并且手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眼压得到控制,滤过泡形成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1例(2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21眼眼压均〈21mmHg(1mmHg=0.133kPa),术后矫正视力≥0.5者12例(57.1%),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7例(1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诊观察1年。结果 在术中仅有1只眼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丢失,占9.1%;术后随诊1年。11只眼眼压均控制满意,占100%。视力在0.5者1只眼及以上者8只眼.占72.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欠佳是由于青光眼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