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癌基因C-Kit与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发生于胃肠壁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组织形态学特征是由不成熟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GISTs内存在着C-Kit基因突变及过表达.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类发生于胃肠壁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组织学形态是由不成熟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构成,它既不是典型的平滑肌瘤,又不是神经鞘瘤.GISTs内存在着C-Kit基因突变及过表达.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大多数含有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c-KIT或PDGFRA的活化突变。GIST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免疫组化KIT/CD117蛋白的表达,然而有4%~15%的GIST不表达CD117,导致诊断困难。DOG1是应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发现的一种高度表达于GIST的基因,作者采用2种新的鼠单克隆DOGI抗体(DOG1.1和DOG1.3),  相似文献   

3.
要] 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GISTs)都存在编码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的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但仍有部分GIST中未检测出KIT的激活突变,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的发现代表了GIST中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生物学和表型特征的一类亚型。PDGFR-α基因突变是导致GIST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之一,突变类型多样,与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密切相关。应用伊马替尼对包含该突变体的肿瘤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多数患者表现为药物抵抗。  相似文献   

4.
nestin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nest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6例CD117阳性、5例CD117阴性的GISTs,以及食管平滑肌瘤(10例)、消化道雪旺瘤(33例)、肠纤维瘤病(6例)以及腹腔平滑肌肉瘤(15例),观察这些肿瘤中nestin的表达状况。结果96例CD117阳性的GISTs中,94例表达nestin,其中70例弥漫强表达,21例中度阳性,3例局灶阳性,仅2例阴性;5例CD117阴性的GISTs中,4例表达nestin;33例消化道雪旺瘤中26例表达nestin;15例平滑肌肉瘤中3例局灶表达nestin;10例食管平滑肌瘤、6例肠纤维瘤病均为阴性。结论nestin是辅助诊断GISTs的新指标,可鉴别GISTs与平滑肌肿瘤和纤维瘤病,但在GISTs与雪旺瘤的鉴别中需结合S-100蛋白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Kaposi肉瘤(Ks)的组织学形态可非常类似于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研究表明胃肠道外的KS可以表达CD117(一种常用来帮助GISTs诊断的抗体)。本研究目的是评估胃肠道K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预先加以和未加抗原修复标本中CD117的表达情况。方法和结果:对14例胃肠道KS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其中12例标本进行CD34、人疱疹病毒8(HHV8)、DOG1以及CD117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Liu P  Na J  Wang Y  He Q  Zhang Y  Tang X  Zou W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199-203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光镜,电镜形态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分型。方法 对GISTs进行光镜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波形蛋白,CD117(c-kit),CD34等8种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65例GISTs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性肿瘤的85.5%(65/76);其中梭形细胞为主的有46例,伴有上皮样细胞的有13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有6例,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弱嗜酸,常见核端空泡,有时呈印戒样或透明细胞样;排列呈旋涡状,栅栏状或弥漫性巢状。超微结构表现出树枝样突起,神经内分泌颗粒,桥粒样连接等神经分化特点,或(和)胞质内出现密斑,密体等肌性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波表蛋白为100%(65/65),CD11793.8%(61/65),CD3478.5%(51/65)。结论 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电镜和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卡哈尔间质细胞样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 (GISTs)是发生于消化道的一种非神经源性、非平滑肌源性的独立疾病。在GISTs中存在不同位点的c kit功能获得性突变 ,激活其产物KIT的酪氨酸激酶活性 ,从而活化多条信号转导通路 ,诱导细胞增殖与恶变。STI5 71是人工合成的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抑制激酶和底物的磷酸化。STI5 71治疗GISTs的Ⅰ ,Ⅱ期临床试验疗效显著 ,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性肿瘤,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由于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学和预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前所报道的所谓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经再次免疫组化证实85%以上为间质瘤。为了使临床医师对GIST有一个总体认识,本文仅对GIST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是指主要发生于胃肠道,KIT或PDGFRA阳性的间质肿瘤,特异性表达KIT。约60%发生于胃部,成人多见,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功能型KIT或PDGFRA突变,但在儿童或年轻人中,该病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尚不明确。作者选取44例21岁以下胃部GIST病例,其中女性32例(8~21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中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经研究证实,大多数肿瘤存在KIT/PDGFRA基因的激活突变。其中,约85%的儿童GIST和10%~15%的成人GIST无KIT/PDGFRA基因突变,其被定义为野生型GIST。该文现对野生型GIST常见突变类型的分子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肿瘤组织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Yang J  Li C  Wan Y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3):144-14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的组织发生。方法对36例GIST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胃和大肠间质肿瘤呈间叶细胞表型,但光镜下观察到在15例发生于小肠的梭形细胞肿瘤中,瘤细胞之间存在着嗜酸性小体即丝团样纤维(skeinoidfiber,SF),Masson三色染色呈蓝色,PAS呈强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100蛋白阳性率为44.44%,desmin阳性率为8.33%,瘤细胞的免疫表达与其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和大肠的间质肿瘤免疫表型复杂,提示其起源与原始间叶细胞有关,而小肠间质肿瘤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肠壁内在神经丛的神经膜细胞或来自小肠的自律神经。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肿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显示出类似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 ,特征性表达KIT蛋白(CD117)。多数GIST具有KIT癌基因突变 ,从而导致细胞增殖。KIT抑制剂伊马替尼 (商品名格列卫 )治疗GIST显效证实了KIT在GIST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然而 ,某些肿瘤具有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 ,但KIT阴性。这类肿瘤是否真是GIST以及伊马替尼治疗是否有效尚存争议。作者研究了 2 5例具有GIST临床病理特征但KIT免疫组化阴性的肿瘤。此组患者发病年龄 (2 9~ 79岁 )和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GISTs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GI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GISTs的临床病理因素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是否囊性变、有无坏死、是否合并其他肿瘤是对GISTs危险度分级有显著影响的变量(P<0.05).结论:肿瘤是否囊性变及有无坏死可以作为判断GISTs危险度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上对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的认识间存在差距,促使人们重新思索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及生物学行为。作者收集了8例小肠间质瘤(SIST),对其形态、免疫组化、良恶性及预后作初步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小肠梭形细胞肿瘤,原诊断分别...  相似文献   

15.
77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77例GIST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it(CD117),CD34,vimentin,SMA及S-100蛋白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的瘤细胞较经典的平滑肌瘤更丰富,胞质嗜酸较弱,瘤细胞为酸形或上皮样,或酸形与上皮样细胞混合存在,胞质内常见空泡形成;排列成交织刺状、弥散片状、栅栏状或轮辐状、较为特征的是细胞团巢形成。常见间质或见管壁玻变。原发于肠系膜者恶性潜力较高。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92%,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有较为特独的组织学形态,CD117和CD34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述交界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特征并重新评估目前广泛应用于GISTs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共识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840名患者的病史资料及手术切除标本.结果 筛除485例恶性GISTs及76例假定的良性GISTs,剩余的279例GISTs归为交界性GISTs,其中223例随访1~31年.2例患者局部复发,随后经过单纯手术切除治愈.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9%和100%.形态学上,交界性GISTs的典型特征为富于细胞、中度异型性、低核分裂活性(<10个/50 HPF)或较大肿瘤体积.依据NIH共识标准,279例中,极低危险度组13例,低危组164例,中危组71例,高危组31例,但各组间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681).结论 交界性GISTs具有介于良恶性GISTs之间的临床及形态学特征.部分交界性GISTs表现出恶性潜能,需长期随访.NIH 共识标准基于肿瘤体积及核分裂象划分的危险度等级并不适用于评估交界性GISTs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消化道内169例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形态学观察,确诊113例胃肠道间质瘤。结果 肿瘤多见于胃,临床常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瘤细胞主要有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两种形态,梭形细胞型70例,上皮样细胞型10例,混合细胞型33例。相对良性33例,交界性26例,恶性54例。免疫表型:CD117阳性112例,CD34阳性102例,阳性率分别为99.1%及90.2%,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以胃内多见;主要有2种细胞形态和3种组合形式;确诊需要依靠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共识意见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近几年在GIST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少进展。欧洲医学肿瘤协会(ESMO)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GIST诊疗的欧洲共识》。2007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表了最新的GIST诊疗临床实践指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Ki-6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2000-01/2008-12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9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6例GISTs组织中PDGFR-α、Ki-67及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危险度的关系.结果: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组间PDGFR-α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危险度组间Ki-67 LI、Cyclin D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CD117阴性或弱阳性病例中,PDGFR-α同为阴性或弱阳性病例23例(46.0%),PDGFR-α中度以上阳性27例(54.0%);146例CD117中度以上阳性病例中,PDGFR-α阴性或弱阳性118例(80.8%),PDGFR-α中度以上阳性28例(19.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联合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评定指标,而Ki-67和CyclinD1可作为判断GISTs恶性程度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其中胃是最常发生的部位。尽管KIT蛋白的表达或c-kit基因突变被证明是诊断GIST的特征性标记,并在其病理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仍有一部分GIST不表达KIT或c-kit野生型。近来研究发现PDGFRA活化突变在大多数KIT阴性的GIST中被检测到,并发现PDGFRA突变的GIST形态学特征不同于c-kit突变的GIST。为了证实这种发现,作者检测了60例胃GIST中c-kit和PDGFRA的突变状态。60例胃GIST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2~92岁,平均63.8岁,其中仅有1例发生于21岁前。52例有肿瘤大小的记录,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