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甘肃陇南地区下肢骨折患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52人,其中下肢骨折病人51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0%,其中胫腓骨骨折195人,占下肢骨折病人的38.0%,调查还发现下肢骨折与职业有一定关系。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出了下肢骨折病人救治的经验,为突发灾难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甘肃陇南上肢骨折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共有1652人,死亡16人,上肢骨折病人239人,占总人数的14.5%,其中尺桡骨骨折59人,占上肢骨折病人的24.7%,同时调查发现上肢骨折与职业有一定关系.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出了上肢骨折病人救治的经验,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5·12”地震陇南灾区上肢骨折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中,甘肃陇南地区上肢骨折患者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上述地区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52人,死亡16人,占0.96%,上肢骨折病人239人,占总人数的14.5%,其中尺桡骨骨折59人,占上肢骨折病人的24.7%,调查还发现上肢骨折与职业有一定关系。结论:上肢骨折主要发生在前臂以下,且农民的发病率较高。应该加强和普及避震抗震知识的培训,提高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中,甘肃陇南地区上肢骨折患者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上述地区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52人,死亡16人,占0.96%,上肢骨折病人239人,占总人数的14.5%,其中尺桡骨骨折59人,占上肢骨折病人的24.7%,调查还发现上肢骨折与职业有一定关系。结论:上肢骨折主要发生在前臂以下,且农民的发病率较高。应该加强和普及避震抗震知识的培训,提高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5.
“5·12”地震陇南灾区学生受伤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甘肃陇南学生受伤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保护弱势群体。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次共调查地震伤患者1652人,死亡16人,其中学生受伤361人,占总人数的21.9%,死亡1人,占受伤学生人数的0.3%,四肢骨折156人,占学生受伤人数的43.2%。结论:总结出了弱势群体救治的经验,为突发灾难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甘肃“7.22”岷县、漳县地震伤员伤情、救治过程等,为政府决策、安排灾后医疗救治工作、宣传避震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岷县、漳县地震中受伤的207例住院伤员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地震伤员中性别、年龄段有明显差别;致伤因素主要为房屋倒塌压砸伤:骨折部位以脊柱骨折最多,占25.6%;伤员缺乏自救意识和防震教育培训。结论:地震伤情除与建筑物结构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当地人群分布特点、当时的季节、人员活动状态和场所、当地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避震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甘肃陇南575例骨折病例,其中男339人,女236人,受伤年龄以10~50岁为最多,四肢骨折病例中下肢骨折(273例,占47.48%)多于上肢骨折(112例,占19.48%),尤以胫腓骨骨折为多(115例,占下肢骨折的42.12%),无气性坏疽并发症。575例骨折患者多为建筑物倒塌所致的砸伤、挤压伤,下肢骨折多于上肢骨折与地震慌乱中人们由高处坠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玉树地震送至兰州伤员伤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玉树地震送至兰州伤员及家属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中共有304例,死亡0例,四肢骨折患者115例,占37.8%,精神、神经方面14例,占4.6%...  相似文献   

9.
航空转送地震后骨折患者474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民航飞机多批次转运地震后骨折伤员的经验。方法通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16批次共474例骨折伤员采用民航客机进行航空转运的实践,了解民航客机转运骨折伤员的特点,并就转运计划、医疗护理干预等对航空医疗运送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转送的伤员中以下肢骨折最多,占49.61%,其次为脊柱、上肢,分别占16.99%、16.03%;单处骨折最多,共428例,占90.30%;空中医疗护理干预中心理干预次数最多,为538人次,其后依次为协助伤员小便、固定,分别为320人次、311人次;所有伤员均安全转运至目的地,转运时间平均为(8.63±1.33)h。结论有针对地制订周密的转运计划和专业化的转运方法是成功转运的重要条件;严密关注伤员病情变化和心理干预在航空转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中医院救治的舟曲泥石流伤员情况,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调研舟曲泥石流伤员转运至甘肃省中医院救治的情况.结果:25例伤员中软组织损伤22例,占88.00%(其中多发软组织损伤者17例,占77.27%);骨折9例,占36.00%(其中下肢骨折5例,占55.56%).中医药治疗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创伤病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深入地震灾区调查采样创伤病例1654例,统计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创伤复杂程度、年龄、性别、救治情况等,分析地震导致各种类型创伤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12特大地震所致创伤病伤员以四肢骨折为主,胸部损伤次之,软组织损伤及颅脑损伤再次之。结论:地震所致创伤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理环境及当地建筑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文县地震的伤情。方法:对甘肃省文县地震受伤人员按照年龄、性别、受伤因素、受伤部位、伤后就诊时间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有组织地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地震伤病人救治的经验,可为实施有效的救灾对策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及陪侍者心健康状况评估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用心理健康评估卷(SRQ)对我院收治的58例地震伤员及陪侍者进行心理评估。从环境、设置、日常生活护理、心理社会支持、语言沟通障碍等多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SRQ筛查出7分为25阳性率为43.1%,重点干预15例占42.9%。出院前SRQ复评,阳性4例,占11.4%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5.89,P〈0.01)。结论:后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生理反映,应加强心理支持,帮助受灾伤员及陪侍者度过心理危机,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新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甘肃省陇南市地震伤的医疗急救经验,希望对以后的地震伤救治工作有所裨益。方法:通过专业人员对陇南地震灾区受伤患者伤情的调查,总结医疗急救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结果:陇南市依靠原有的医疗资源成功救治了地震伤病员375例。结论:应加强地震伤的预防与救治,有效地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创伤病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深入地震灾区调查采样创伤病例1654例,统计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创伤复杂程度、年龄、性别、救治情况等,分析地震导致各种类型创伤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12特大地震所致创伤病伤员以四肢骨折为主,胸部损伤次之,软组织损伤及颅脑损伤再次之.结论:地震所致创伤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理环境及当地建筑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骨折的流行病学状况,为儿童骨折提出较好的预防措旌。方法:收集2003年至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1329例儿童骨折儿童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骨折的类型、原因及发病季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骨折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以6—14岁儿童多见。骨折类型:尺桡骨骨折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骨折的28.37%;胫腓骨骨折其次,占21.75%。骨折原因:摔伤和交通事故占据绝大部分,其中摔伤占47.55%,交通事故占30.55%;秋季发病率最高28.7%、冬季发病率最低22.87%。结论:根据儿童骨折流行病学的不同情况,展开针对不同个体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完全有减少发病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明确沙眼的患病因素方法:对305名患有沙眼的学生从其居住地、盥洗水源、接触史、不良生活习惯、病程、病变程度、治疗情况等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3450名学生中305人患有沙眼,发病率为8.84%,其中5年以内发病277人占90.82%,初中毕业的中专学生为199人占65.25%,305患有沙眼的学生中,64.92%的学生居住在城镇,95.08%的学生使用的是自来水或井水,92.44%的人有共用一盆、一巾或一盆水的不良生活习惯,82.30%的人与患有沙跟的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结论:沙眼的患病与个人的不良卫生习惯及与沙眼病人的接触密切相关,接触传染是沙眼的主要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8%,干预组80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山市创伤住院患者的伤因、伤情和救治情况。方法:以中山市中医医院3888例创伤病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历回顾性调查方式获取各种意外损伤情况资料并进行常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创伤患者以年轻人为主,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为多),发病年龄平均为(38.25±5。86)岁;交通事故和器械伤是意外伤害的主要致伤原因;创伤部位以头、四肢和多发伤为主,其中头面部伤为15.72%,腕、手外伤占13.37%,膝、小腿伤占18.67%;患者治愈率为63.14%,好转率为35.29%,未治转院或未愈率为0.69%,死亡率为0.57%。结论:年轻人是本地区创伤高危人群;交通、工伤和治安依次是本地区主要病因,其中以肢体的末端、关节伤、头颅外伤发病最为常见,伤者多能得到早期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20.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创伤骨折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在创伤骨折死亡病例尸检中脂肪栓塞的发生率几乎达100%。而临床上创伤后骨折FES的发生率只有0.5%。2.0%,常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病人,有2.2%-5.0%的创伤病人及1.0%的髓内手术病人出现典型的脂肪栓塞症状。因其发生率不高,且常突发,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和致残率甚高。因此,预防及早期治疗是治疗FES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