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面向医院的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勇  段文群 《医疗装备》2009,22(12):19-21
介绍了一种由AT89C51单片机构成的医院输液监控系统。本系统包括上位机(PC机)和下位机(AT89C51单片机)。本文对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检测、自动报警等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光电传感器采集点滴的有无,用AT89C51作为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用RS—485实现上位机(PC机)和下位机(单片机)的通信,用PC机作为上位机对下位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依据中医脉诊理论,运用一套基于PVDF材料制作的脉搏传感器,并结合前置放大电路单元,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脉搏信号采集电路,用于对脉搏信息的准确检测。方法:以电子技术原理为基础设计出用于脉搏信号调理的多级放大和滤波电路,并设计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A/D转换芯片AD0809的数据采集电路。结果:利用信号采集和数据放大电路对脉搏波进行有效的采集处理与放大,可以使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有机结合,极大降低误诊率,有效的实现了脉诊客观化。结论: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A/D转换芯片AD0809的数据采集电路可以基本完成对脉搏信号的采集处理,信号放大比较明显,对脉诊客观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勇 《医疗装备》2010,23(12):9-11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临床输液监控主要由人工来完成,迫切需要简便实用的监控报警装置来代替人工实现自动监控。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采用光电传感器将输液液滴转换成脉冲信号,以光电传感器及AT89C51为核心组成输液自动报警系统,通过监控两个液滴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判断是否完成输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Ⅰ receptor,AT1R)、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多态性与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多阶段随机抽取2 026例上海市浦东新区20-80岁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排除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和有亲缘关系者。收集人口学资料和生活方式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检测血肌酐、尿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应用聚合酶链-高温连接酶连接检测技术(PCR-LDR)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2 026例成年人群中,AT1R A1166C和AGT rs699不同基因型在性别构成、年龄均值及吸烟和饮酒的比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按性别分层,上述位点尿肌酐、尿白蛋白、血肌酐、ACR、eGFR均值,及白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的比例两类基因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层,45岁及以上人群AT1R A1166C AA基因型的eGFR均值低于AC/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未发现基因型与白蛋白尿或肾功能下降有关联。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也未发现两种突变等位基因携带之间的交互效应(P〉0.05);以eGFR为应变量时,AT1R A1166C C等位基因携带与年龄组间交互项有统计学意义(P=0.039),进一步按年龄组分层,AA与AC/C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所有对象,未发现AT1R A1166C和AGT rs699多态性与肾功能指标的统计学关联,而中老年人群AT1R A1166C C等位基因突变与eGFR增高有统计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预防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理论,研制采用AT89C52单片机控制的周期性充气加压仪器.介绍仪器的原理、机电系统组成及软件设计.该仪器具有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莉  沈晓露  叶玲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82-5483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抗凝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TA-R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高征组)、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凝血因子Ⅷ:C、Ⅸ:C、AT(抗凝血酶):C及VWF(血小板表面受体)抗原含量。结果:妊高征组凝血因子Ⅷ:C、Ⅸ:C及VWF:A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妊高征组A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检测凝血因子Ⅷ:C、Ⅸ:C、AT:C及VWF:Ag对诊治妊高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解决彩色超声诊断仪关机后无法继续散热而存在隐患的问题,设计一种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延时散热系统,实现实时监测设备内部温度,并保证关机后还能继续散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为解决传统手术中患者尿量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部检测、显示、操作、存储和报警电路,设计一种智能光电尿量监测系统,实现手术过程中患者尿液的实时检测和显示,同时在出现异常情况下以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互关系,从分子水平揭示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40例正常人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ACE、AT1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糖尿病(DM)组与糖尿病肾病(DN)组间的AT1R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χ2=0.012,P﹥0.05)。DM组与DN组分别同对照组相比AT1R基因型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1;χ2=7.06,P﹤0.0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1;χ2=6.11,P﹤0.05);②DM组、DN组与对照组3组之间ACE基因型构成、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分钟尿白蛋白排泄率与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可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CE基因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可能不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子;AT1R基因的C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子;D和C等位基因可能不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主要活性肽,已发现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可分为AT1、AT2、AT4,其中AT1和AT2受体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在心血管及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抗凝血酶(AT)、蛋白C(PC)、蛋白S(PS)活性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94例妊娠晚期孕妇和27例正常未妊娠妇女血浆中AT、PC、PS的活性以及DD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晚期孕妇血浆中DD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AT、PC、PS活性显著减低。结论: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浆中抗凝成分AT、PC、PS活性减低、纤溶活性增强,妊娠期检测AT、PC、PS活性、DD含量的变化,对预防出血、降低DIC的发生率具有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中各实验室应建立孕妇AT、PC、PS活性及DD含量的参考范围,而不能套用一般健康人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N合并二期以上高血压患者161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71例(78.0%),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0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11例(15.7%)。将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尼群地平20mg每6h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治疗组(41例):给予缬沙坦160mg每日1次,尼群地平20mg每6h1次,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结果临床降压效果评定,治疗组总有救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AT1受体拮抗剂,可取得满意的临床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不同剂量、不同疗程对糖尿病肾病(DN)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16例DN患者、糖尿病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人血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DN患者均在原胰岛素降糖方案治疗基础上,根据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自身抗体阴性和阳性组均给予缬沙坦(Valsartan)80mg,每天1次;尼群地平10mg,每天3次;阿斯匹林100mg每天1次,观察缬沙坦对阴性组和阳性组临床降尿蛋白的疗效。随机选择阳性组46例,阴性组39例,给予缬沙坦160mg,每天1次,在服药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该剂量对尿蛋白的影响。并与服药80mg,每天1次比较。结果DN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66.4%,77/116)高于糖尿病组(13.3%,8/60)和对照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组缬沙坦(80mg和160mg)治疗12个月尿蛋白改善情况优于治疗6个月;与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缬沙坦160mg疗效优于80mg。结论缬沙坦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尿蛋白的作用,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餐后不同时间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性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其空腹、餐后2 h、餐后4 h ATⅢ、PC、PS水平,对测得的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与空腹相比,餐后2 h、餐后4 h血浆ATⅢ、PC、PS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4 h三种抗凝蛋白的活性比餐后2 h有所升高,但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进食是ATⅢ、PC、PS活性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严格要求空腹采集标本。  相似文献   

15.
马方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57-2958
目的:探讨胎儿脐、脑动脉加速时间(AT)的变化规律。方法:彩色多普勒测定144例正常胎儿(按孕龄分为7组)脐动脉、脑动脉加速时间,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胎儿脐、脑动脉AT随胎龄增加而延长,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胎儿脐、脑动脉AT是一个可反映胎儿-胎盘循环、胎儿脑循环阻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血浆蛋白Z(PZ)水平,探讨DVT和PZ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测定68例DVT患者和55名健康人的蛋白Z水平;采用发色法测定蛋白C(PC),抗凝血酶(AT);采用凝固法测定蛋白S(PS)活性。结果DVT组PZ、PC、PS、AT水平分别为:PZ(1.31±0.60)mg/L,PC(123±25)%,PS(54±23)%,AT(114±17)%;健康对照组PZ、PC、PS、AT水平分别为:PZ(1.11±0.51)mg/L,PC(135±26)%,PS(68±17)%,AT(130±8)%。两组PZ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C,PS,AT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DVT组男性和女性PZ水平分别为(1.34±0.61)mg/L和(1.27±0.60)mg/L,健康对照组男性和女性PZ水平分别为(1.09±0.55)mg/L和(1.12±0.49)mg/L,不同性别之间PZ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VT患者和健康人的PC,PS和A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DVT和PC,PS和AT水平具有相关性。DVT患者和健康人的PZ水平无显...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AVR微控制器AT90S8535的串行通信接口UART的性能特点,并给出串行数据通信在体温检测中BASCOM-AVR源程序。  相似文献   

18.
牛权 《中国保健》2010,(3):81-82
缬沙坦为强效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AT1的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II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我们观察了缬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感染合并腹部结核(Abdominal tuberculosis,AT)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本研究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AIDS合并AT疑似患者47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最终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与效能。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两种检查方法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AIDS感染合并AT患者来说做好及时、有效的诊断十分重要,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较高,显著优于二维超声,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江勇  马琨  宋宇 《医疗装备》2007,20(1):8-10
介绍了一种由AT89C51单片机构成的医院输液监控系统。本系统包括上位机(PC机)和下位机(AT89C51单片机)。本文对系统如何实现自动检测、自动报警等功能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本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采集点滴的有无,AT89C51作为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RS—485实现上位机(PC机和)下位机(单片机)的通信.用PC机作为上位机对下位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