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的情况。方法 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捡测血清x2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发病率占24.14%,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发病率占31.9%,上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感染率占24.14%,下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感染率占18.89%,上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占15.17%,下呼吸道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率占17.24%。结论 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区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以及病原之间的关系、病原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肺炎患儿鼻咽部分泌物用PCR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Ⅰ、Ⅱ型,肺炎支原体。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48.2%、腺病毒23.4%、流感Ⅰ型23.4%、流感Ⅱ型2.1%、支原体2.8%,总阳性率70.5%,6个月以内以呼吸道病毒及流感Ⅰ型为主,6个月~3岁以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年长儿则支原体感染率增加。结论采用PCR法进行的病毒检测提高阳性率。我区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腺病毒及流感病毒次之,肺炎支原体肺炎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3.
岳绍中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43-144
目的:分析探讨肺炎住院患儿病原学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取5岁以下的36例小儿重症肺炎为研究对象,采集血、胸腔积液、合格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咽部分泌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抗原检测,部分患儿还进行了咽部分泌物的腺病毒PCR检测。结果:病原诊断阳性率50%,其中8例为肺炎链球菌肺炎,5例为腺病毒肺炎,1例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1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1例为肺炎支原体肺炎,l例为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结论: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腺病毒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重症肺炎。细菌是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刘兰青,陈淑荣,刘庆,魏克伦,杨玉坤(第二临床学院病毒研究室)(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内科)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新生儿病毒性肺炎;IgM抗体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其主要病毒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生儿肺炎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对临床诊断的100例新生儿肺炎,采用间接的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印迹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嗜血流感杆菌、克雷白菌恢复期血清IgM。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8.0%和11.0%,柯萨奇病毒B、沙眼衣原体、李斯特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是2.0%、5.5%、2.2%,未检测出流感病毒、嗜血流杆菌及克雷白菌。新生儿表现不典型,细菌性病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6.
关健强  陈春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659-3661
目的分析本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以上病原菌的感染特点。结果 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25例,阳性率为25.72%;肺炎衣原体感染114例,阳性率为23.4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为24.69%;腺病毒感染10例,阳性率为2.06%;甲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阳性率为1.44%;乙型流感病毒感染2例,阳性率为0.41%;1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例,阳性率为0.62%;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阳性率为0.21%;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3例,阳性率为6.79%。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和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学龄儿童,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方法:对3 449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运用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同时检测9种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3 449例呼吸道疾病患者总感染率为30.3%,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占13.3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再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率达14.4%(495/3 449);感染人群以儿童和老人多见,多为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感染,2~4岁年龄段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是呼吸道疾病中非典型病原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表现不特异,应重视多种病原体联合检测,以免漏诊误诊,以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绍兴市妇幼保健院0~2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构成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9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3677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荧光免疫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结果 总的病毒阳性检出率25.40%。检出率较高的前3位病毒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55.03%(514/934),其流行月份在1~2月和11~12月;副流感病毒3,占17.24%(161/934),其流行月份在5~8月;流感病毒A,占10.06%(94/934),其流行月份在3~5月。0~3月患儿主要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22.84%),1~2岁患儿流感病毒A感染(3.82%)及腺病毒感染(3.73%)也较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引起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以咳嗽、气喘为主;流感病毒A、腺病毒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结论 病毒是0~2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3较为多见,其感染存在季节性特征,临床特征有差异,在临床诊疗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蔡栩栩赵淑琴毛志芹张桂芳1(第二临床学院小儿内科,沈阳110003)关键词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自然杀伤细胞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主要为腺病毒(Adenovirus,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  相似文献   

10.
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快速诊断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德国欧蒙公司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578例患者进行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副流感病毒3(PIV3)、腺病毒3(ADV3)以及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克雷白(KLB)、军团菌(LPS)、嗜血流感(HI)等12种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在儿童组阳性率为46.1%(140/304),以合胞病毒感染最为多见;在成人组感染阳性率为42.0%(115/274),以腺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操作简捷,适合临床实验室病毒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蔡艳  罗泽民  廖志  谢成彬  谭玲  刘海婷 《四川医学》2009,30(11):1675-1677
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病原学特点和分布规律,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确诊的慢性咳嗽108例患儿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作细菌培养,取血清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IgM。结果检出病原体例数78例(占患儿例数72.2%)。其中一种病毒感染4例(3.7%),两种以上病毒感染1例;一种细菌感染16例(14.8%),两种以上细菌感染2例;单纯支原体感染29例(26.9%);单纯衣原体感染9例(8.3%);混合感染15例(13.9%),其中细菌+病毒2例,病毒+支原体1例,细菌+支原体4例,细菌+衣原体3例,细菌+病毒+支原体2例,支原体并衣原体感染3例;肺结核1例,肺吸虫1例。未检出病原30例(27.8%)。结论感染因素仍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原谱主要表现为革兰阴性菌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为主,存在较多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NP)的病原,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不同病原所致NP的关系。方法气管吸取物细菌培养,间接荧光法进行咽拭子病毒抗原测定,PCR技术检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含量。结果167例NP中,细菌性肺炎41例,病毒性肺炎94例,肺炎支原体性肺炎12例,混合感染性肺炎20例。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性肺炎和混合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均〈0.05),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阳性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CRP阳性率与正常新生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NP的病原有多种,而细菌是引起NP的主要病原,CRP的测定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肺炎病例病原谱构成,为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0例住院肺炎病例肺泡灌洗液样本,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A组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共19种病原体。结果 300份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阳性病例123份,总阳性率41%,病毒感染以冠状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和腺病毒为主,细菌感染以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各年度病原谱有较大差异,2019年感染病原以肺炎支原体、博卡病毒、冠状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2020年感染病原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鼻病毒为主。各年龄组中,细菌感染均高于病毒感染。混合感染病例中,以细菌和病毒合并感染和细菌间混合感染为主,占97.0%以上。结论 该医院肺炎病例感染以细菌为主、病毒为辅,5岁以下婴幼儿和5~15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1年乌鲁木齐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Q热立克次体,嗜肺军团菌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病房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 02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儿血清中上述9种病原特异性IgM抗体。采用EXECL2003和SPSS13.0软件,分析9种病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中的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分布情况以及感染发生的季节特点。结果1 0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九种病原特异性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9.5%(405/1 026),肺炎支原体为31.0%(318/1 026),沙眼衣原体为0.2%(2/1 026),呼吸道合胞病毒为4.7%(48/1 026),腺病毒为1.4%(14/1 026),甲型流感病毒为0.3%(3/1 026),乙型流感病毒为2.6%(27/1 026),副流感病毒1型、2型和3型为4.5%(46/1 026),Q热立克次体为0.0%(/1 026),嗜肺军团菌为4.2%(43/1 026)。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原体(χ2=1 527.967,P〈0.01)。9种病原总检出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χ2=12.184,P〈0.01)。3岁以上儿童组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χ2=57.923,P〈0.01)。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达31.0%,尤其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占4.7%,而副流感病毒1、2、3型感染率为4.5%。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九种病原体检出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15.
徐慧  陈敏  孙永峰  程星  王琦  靳蓉 《广东医学》2020,41(23):2394-2397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支气管肺泡灌液采用支气管镜取出进行细菌培养、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MP)检测。结果(1)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阳性716例,阳性率72.40%,细菌、病毒、支原体检出率分别33.27% (329例)、22.45%(222例)、31.45%(311例)。(2)细菌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株(G+);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G-)。培养菌株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第1、2、3代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吡肟、拉氧头孢、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无耐药发生。(3)病毒感染检出222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1例,腺病毒检测49例,流感病毒6例(A型2例,B型4例),副流感病毒36例(1型3例、2型4例、3型29例),病毒检出率以0~12月龄组最高,RSV、ADV感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4)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31.45%(311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以3~5岁组最高。结论贵阳地区重症肺炎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重要的细菌病原。重要病毒为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为主,1~12月龄组的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毛细支气管炎是以严重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肺炎,仅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此外,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肠病毒、鼻病毒、人肺炎支原体均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义规则归纳(GRI)算法在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病原关联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5—2009年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6 290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作为基础,运用GRI算法分析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不同病原的关联。结果住院肺炎患儿中喘息性支气管肺炎2 095例,占33.3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 377例,占21.89%;支原体肺炎1 221例,占19.41%。男性和女性患儿关联度最高的均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婴儿期(0岁<年龄≤1岁)和幼儿期(1岁<年龄≤3岁)患儿关联度最高的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学龄前期(3岁<年龄≤6岁)和学龄期(6岁<年龄≤14岁)患儿关联度最高的均是支原体肺炎。2005年关联度最高的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支原体肺炎;2006年关联度最高的是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007年和2008年关联度最高的均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009年关联度最高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结论GRI算法可以探索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不同病原之间的多重相关性,为肺炎患儿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21-24
目的 分析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运用。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367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鼻咽部的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测及细菌药敏分析。结果 367 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288 例(78.47%)。288 例病原检出阳性的患儿中共检出病原株395 株,包括细菌222 株,占总病原的56.20%,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142 株、80 株,以流感嗜血杆菌(51 例),肺炎链球菌(41 例)为主;检出病毒93 株,以呼吸道合胞病毒(45 例)及腺病毒(35 例)为主,真菌感染9 例,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肺炎支原体71 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及头孢噻肟耐药;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及苯唑西林耐药。结论 细菌是厦门市儿童医院重症肺炎患儿鼻咽部分泌物的主要病原体,且革兰阴性菌占优势,早期进行病原菌的检测及细菌药敏实验分析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冯梅  蒋喜凤 《吉林医学》2013,(36):7611-7612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614例,取其入院第2天的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包括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Ⅰ型、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和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并对检测标本阳性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4例患儿送检标本中,171份阳性,阳性率为27.9%,其中肺炎支原体92例(15.0%),嗜肺军团菌Ⅰ型17例(2.8%),Q热立克次体6例(1.0%),肺炎衣原体1例(0.2%);呼吸道合胞病毒17例(2.8%),腺病毒6例(1.0%),乙型流感病毒13例(2.2%),副流感病毒Ⅰ型1例(0.2%),病原体的混合感染18例(2.9%)。结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其次为嗜肺军团菌Ⅰ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混合感染以肺炎支原体加嗜肺军团菌Ⅰ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呼吸道病原体lgM抗体联合检测对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2017年我院收治的5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肺炎支原体Mp、乙型流感病毒IBV、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AV、Q热立克次体QFR、腺病毒、嗜肺军团菌L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等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进行检测lgM抗体。结果本组500例患者中病原体lgM抗体阳性230例,阳性检出率46.0%,Q热立克次体QFR(0例0.0%)、腺病毒ADV(24例4.8%)、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6例3.2%)、嗜肺军团菌LP(0例0.0%)、肺炎支原体Mp(163例32.6%)、甲型流感病毒IAV(5例1.0%)、肺炎衣原体Cp(16例3.2%)、乙型流感病毒IBV(28例5.6%)、副流感病毒PIV(26例5.2%)。其中单一病原感染患者159例(占69.1%),其中混合感染患者74例(占32.2%),另混合感染中二重感染67例(占90.5%),三重感染7例(占9.5%)。结论对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进行免疫荧光法IFA检测lgM抗体,可准确诊断疾病病原体感染类型,针对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