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4-12-2015-09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94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面积的大小分为A组(大面积脑梗死,21例)、B组(中等面积脑梗死,46例)和C组(小面积脑梗死,2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9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血清MMP-9与NSE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CI患者血清MMP-9与NSE的关系。结果ACI组血清MMP-9与NSE浓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其中,ACI组血清MMP-9与NSE水平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而逐渐上升,A、B、C 3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CI患者血清MMP-9与血清NSE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568,P0.05)。结论血清MMP-9与NSE水平的检测可用于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0例ACI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差异,对比不同病灶直径及神经损伤程度ACI患者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分析各指标对AC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病灶直径的增加和神经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ACI患者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与病灶直径及患者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NSE、Hcy及H-FABP诊断AC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0.872、0.822,其诊断敏感度为72.0%、73.0%、77.0%,特异度为97.0%、88.0%、71.0%。结论血清NSE、Hcy及H-FABP水平随ACI患者病灶直径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三者可作为ACI临床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hs-CRP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与意义,以及二者与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180例ACI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Hcy和hs-CRP水平测定.结果 在治疗前ACI患者血清中,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二者治疗前、后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梗死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反映ACI患者的脑梗死状态,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49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3个月患者改良Rankin评分(mRS)分为预后良好组(85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64例,mRS> 2分)。对比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NSE、IMA及LPA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NSE、IMA、LPA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后循环梗死发生率、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给药时间及血清NSE、IMA、LPA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循环梗死、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给药时间长及血清NSE、IMA、LPA水平升高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ACI患者血清NSE、IMA、LPA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NSE、IMA及LPA评估AC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803、0.819。结论血清NSE、IMA及LPA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预示患者预后不良,检测血清三项指标水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NSE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ACI疗效明显,对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循环血小板微颗粒(PMP)及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水平。方法 300例ACI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72例和小面积梗死组228例,另取健康对照组60例。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PMP、EMPs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原(MMP-9)水平。分析PMP、EMPs与H-FABP、S-100β、NSE、MMP-9的相关性。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浆PMP和EMPs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清H-FABP、S-100β、NSE、MMP-9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PMP和EMPs水平与H-FABP、S-100β、NSE、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水平的PMP及EMPs可能参与了ACI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与颈动脉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ACI合并CAS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n=47例)、中度狭窄组(n=44例)和重度狭窄组(n=41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n=40例)、中型(n=45例)和重型(n=47例);根据脑梗死病灶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n=42例)、小面积梗死组(n=46例)和大面积梗死组(n=44例);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分为软斑组(n=43例)、硬斑组(n=43例)和其他类型组(n=46例)。比较各组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结果各狭窄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病情程度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病灶面积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灶面积增大,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斑块性质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斑块性质逐渐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Hcy、hs-CRP表达水平随CAS程度、病情程度、病灶面积及斑块性质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大小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12在作者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CT/MRI扫描显示的病灶大小,按照Adama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1例)、小面积梗死组(58例)、大面积梗死组(21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h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和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小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ACI病灶大小与血清hsCRP、血浆FIB水平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354、0.9902)。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显著增高;血清hsCRP和血浆FIB水平与ACI患者病灶大小呈正相关;血清hsCRP和FIB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ELISA法测定60例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NSE的含量。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S-100、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治疗前、后比较有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S-100、NSE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神经胶质细胞、脑神经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12例ACI患者和111名正常对照者HO-1基因型.根据有无S等位基因分为Ⅰ类、Ⅱ类基因型.并用改良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COHb水平,NSE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NSE水平.结果 ACI组HO-1 Ⅰ类基因型频率(43.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4.9%)(P<0.01).ACI组血清COHb、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CI组Ⅰ类基因型患者的血清NSE含量低于Ⅱ类基因型患者,而血清COHb含量高于Ⅱ类基因型患者(P<0.05~0.01).结论 ACI患者HO-1 Ⅰ类基因型的频率低,ACI HO-1 Ⅰ类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O-Hb水平高于Ⅱ类基因型患者、NSE水平低于Ⅱ类基因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及其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与MODS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30名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和 82例ACI患者血清CRP的含量 ,并对腔隙性脑梗死 (LCI)、急性单纯性脑梗死 (PACI)、ACI并发MODS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CI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1) ,P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LCI患者 ,ACI并发MODS患者又显著高于PACI患者 (均P <0 0 5 )。ACI患者MODS的发生率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 (r=0 94 ,P <0 0 5 )。结论 CRP与ACI及其并发MODS明显相关 ,血清CRP水平对判断ACI的预后是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ACI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状况。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不同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变化,并对所有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CI患者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梗死组血清sCD40L、MMP-9水平高于中、小梗死组,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脑梗死病情越重及脑梗死面积越大,血清sCD40L、MMP-9的水平也越高;血清sCD40L与MMP-9的水平呈正相关(r=0.887,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sCD40L、MMP-9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脑梗死面积与病情的严重程度;CD40-CD40L系统可能通过上调MMP-9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与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ACI)病理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5例ACI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并与35例健康对照比较;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的ACI患者在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浓度的差异;分析急性期ACI患者MMP-9和S-100B的相关性。结果 ACI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急性期脑梗死面积较大的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高于脑梗死面积较小的患者(P0.01);急性期MMP-9与S-100B蛋白呈正相关性(r=0.413,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随病程、梗死面积的大小而变化,并且在急性期时MMP-9和S-100B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ACI患者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对ACI的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1例ACI患者、40名正常对照者(NC组)的血清Lp(a)和hs-CRP水平.对ACI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H)评分;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血清Lp(a)和hs-CRP水平.对ACI患者的血清Lp(a)与hs-CRP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CI组血清Lp(a)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CI组NIHSS评分<5分、5~15分和>15分3个亚组之间血清Lp(a)、hs-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IHSS评分越高的亚组,其血清Lp(a)、hs-CRP水平越高.血清Lp(a)与hs-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457,P<0.05).结论 ACI患者的血清LP(a)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并且Lp(a)和hs-CRP在ACI发病中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对梗死灶大小和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第 1、 3、 7d血清NSE水平 ,并分析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在起病第 1、 3d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第 3d达峰值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NSE变化对准确反映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缺氧激活因子微小RNA-210(miR-210)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01—2015-01在我院治疗的ACI患者122例(ACI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miR-210表达水平。结果 ACI组miR-210表达量为(1.24±0.07)2~(-△△Ct),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0.11)2~(-△△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ACI患者血清miR-210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和60岁ACI患者血清miR-210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CI患者血清miR-210表达为(1.10±0.08)2~(-△△Ct),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ACI患者血清miR-210表达为(1.29±0.10)2~(-△△Ct),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0对AC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95%CI为0.926~0.996,截断值为(1.378)2~(-△△Ct),时,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7.5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iR-210表达减弱,且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ACI患者(ACI组)和9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血清RBP水平;同时检测ACI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UA)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于ACI患者结合其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41例)、颈动脉稳定斑块组(28例)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27例);比较各组血清RB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ACI患者中,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RBP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均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RBP水平和UA、DD和FI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2,r=0.088,r=0.09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P是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OR=2.769,95%CI 0.007-0.722)。结论血清RBP可能是动脉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并且可能与A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连续性选取AC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ox-LDL水平及血浆脂质代谢水平,后者包括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计算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对ACI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11例)、IMT增厚组(25例)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CAS)组(84例),比较各组ox-LDL和AI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I组斑块检出率、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1);ACI组血清ox-LDL与AIP明显升高(P0.01)。在ACI患者中,CAS组血清ox-LDL及AIP较IMT增厚组明显增高(P0.01);IMT增厚组血清ox-LDL及AIP高于IMT正常组(P0.01,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ox-LDL水平与IMT水平呈正相关(r=0.720,P0.01);AIP值与IMT水平呈正相关(r=0.717,P0.01);血清AIP与ox-LDL水平之间有相关性(r=0.655,P0.01)。结论 ox-LDL和AI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及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两者联合测定能够更全面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补体3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补体3(C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98例AC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3和hs-CRP含量,在ACI组中比较不同病情、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的血清C3和hs-CRP含量变化,并对C3和hs-CRP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I组血清C3和hs-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CI病情重度组、大面积梗死组血清C3和hs-CRP的含量明显高于病情中度、轻度组和小面积、腔隙性脑梗死组,病情中度组、小面积梗死组又明显高于病情轻度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均P<0.05)。血清C3和hs-CRP含量呈正相关(r=0.798,P<0.01)。结论血浆hs-CRP及C3与ACI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ACI高危人群及ACI患者应常规检测血浆hs-CRP及C3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情况及其对ACI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09例ACI患者及113例无脑梗死患者病史及相关生化分析结果,全部受试对象完善血清Cys C水平检测,ACI患者均在发病后90d进行m 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ACI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1.33±0.52mg·L~(-1))与对照组相比(1.10±0.34mg·L~(-1))明显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析,Cys C(OR=3.772,95%CI 1.60~8.92,P=0.003),高血压病(OR=2.233,95%CI 1.23~4.06,P=0.008),吸烟(OR=1.915,95%CI 1.06~3.45,P=0.030),高糖化血红蛋白(OR=1.214,95%CI 1.01~1.47,P=0.043)是ACI的危险因素;按血清Cys C水平分为≤0.81mg·L~(-1)患者4例,0.82~1.70mg·L~(-1)患者84例,1.71~2.58mg·L~(-1)患者16例,≥2.59mg·L~(-1)患者5例,4组与NIHSS评分、m RS评分等进行分析显示,血清Cys C与ACI严重程度及90d预后无关。结论单血清Cys C水平在ACI患者中升高明显,并与ACI发病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