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akahashi和Yamanaka通过瞬时高表达外源性的转录因子,首次得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这种具有多潜能细胞特性细胞的诞生,预示着一种新的干细胞研究方法的到来。本文就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种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诱导iPS细胞的效率与时间。方法分离牙髓干细胞(DPSCs)、脱落乳牙干细胞(SHED)、牙乳头干细胞(SCAP)。应用慢病毒介导Lin28、Nanog、Oct4和Sox2因子重编程获得iPS细胞。比较在同等条件下三种细胞获得iPS细胞的克隆数与平均诱导时间。结果DPSC诱导iPS细胞的效率是0.167%,高于SHED细胞和SCAP细胞的诱导效率(0.125%,0.033%);DPSC诱导iPS细胞的平均重编程时间是20.1d,均少于SHED细胞和SCAP细胞(23.73d,2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不同牙源性细胞有不同的iPS细胞诱导效率与重编程时间,牙髓干细胞有较好的诱导iPS细胞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样本腮腺间充质干细胞(hPMSCs)生成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Cs)的效果。方法分别分离培养3个患者的h PMSCs,应用游离质粒混合因子(OCT3/4、SOX2、KLF4、c-MYC、LIN28、TP53 shRNA)电转导法重编程诱导获得iPS细胞(h PMSC-iPSCs)。比较在相同条件下3个不同供体来源腮腺细胞诱导iPS细胞的差异。结果 3个不同样本人腮腺间充质干细胞都成功诱导iPSCs,形成率分别为0.11%、0.10%、0.09%,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形成iPS克隆时间有差异(P<0.05);形成iPSCs后维持培养倍增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患者可分离获得hPMSCs后成功诱导hPMSC-iPSCs,诱导效率无差异,诱导时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细胞重编程是指分化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反转恢复到全能性状态,或者形成胚胎干细胞系,或者进一步发生形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重编程诱导体细胞为诱导性多能性干细胞,解决了种子细胞来源的问题。氧化应激、低氧和热处理等微环境改变可启动和诱导核心转录因子激活,启动重编程过程,促使已分化体细胞去分化为未分化状态的前体或干细胞。牙髓细胞和牙周膜细胞拥有干细胞性能,是牙再生的种子细胞。牙髓在受到外伤和炎症刺激时易处于低血低氧状态,低氧状态激活牙髓细胞重编程相关基因表达,恢复牙髓细胞再生能力。微环境改变使分化成熟的细胞去分化为未成熟的更原始细胞,为体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细胞重编、细胞重编程的作用因素、微环境对VI腔干细胞重编程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部分胚胎干细胞标志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酶解组织块法分离牙周膜细胞,利用多向分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表面标志对获得细胞进行鉴定。利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牙周膜细胞中Oct4、Nanog、Sox2、SSEA-4、TRA-1-60、TRA-1-81这些胚胎干细胞标志的表达。结果牙周膜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可均一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CD44、CD90、CD105,异质性表达间充质标志CD146、Stro-1。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牙周膜细胞表达部分胚胎干细胞标志:Oct4、Nanog、SSEA-4、TRA-1-60阳性,Sox2、TRA-1-81阴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3和P8代牙周膜细胞表达Oct4和Nanog,表达量差异不大,Sox2则为阴性。结论牙周膜细胞除了表达常用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外,也可表达部分胚胎干细胞标志,这对牙周膜细胞的鉴定和进一步分选纯化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孔倩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1):98-101
利用oct4、sox2、c-Myc、klf4基因转染体细胞可获得与胚胎干细胞(ESC)类似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中,ct4作为体细胞重编程必不可少的核心转录因子,转录调节、信号传导通路、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文通过阐述Oct4及其亚型调控ESC多能性的作用机制,示其在体细胞重编程中的调节作用,期为研究Oc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胚胎干细胞源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 derived from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K-hESCs)用于药物细胞毒理检测反应的可行性,为建立新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和细胞毒性。观察维A酸(RA)、5氟尿嘧啶(5-FU)、地塞米松(DEX)和青霉素G(PG)对K-hESCs、人原代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 HGECs)和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s, HIOEC)的细胞毒性反应。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作用于HGECs、HIOEC和K-hESCs 3种角质形成细胞后,其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1±0.03、5.62±0.05和6.58±0.02;5-FU作用于3种细胞后,IC50分别为1.65±0.02、3.00±0.02和1.72±0.04;DEX作用于3种细胞后,IC50分别为113.67±0.014、328±0.002和126.17±0.05;PG作用于3种细胞后,IC50分别为2200±1.34、3795±2.42和2880±1.5。4种药物对HIOEC和HGECs的IC50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K-hESCs和HIOEC的IC5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K-hESCs和HGECs的IC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般细胞毒性上, K-hESCs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比HIOEC更接近HGECs,可模拟人体正常细胞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外基质对胚胎干细胞源性角化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经RA、BMP4、AA诱导后,分别接种到以Matrigel(A组)、Ⅰ型胶原(B组)、Ⅳ型胶原(C组)、明胶(D组)包被的培养皿中培养,E组为无包被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K14表达量,测定各组灰度值。结果:A组生长的E-KCs细胞最快到达生长对数期,增殖能力最强,且细胞集落形成率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正常口腔黏膜组(阳性对照)CK14表达量条带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B、C、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trigel与其他3种细胞外基质相比能显著提高人类胚胎干细胞向角化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并能促进E-KCs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能维持人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生长的饲养层细胞的标准制备方法。方法选取受孕12.5-14.5d的CF-1雌鼠,原代培养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层细胞,观察其维持人ESC和iPSC的生长情况;同时研究不同培养器具所需细胞数量,制备高质量饲养层细胞。结果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MEF可很好维持人ESC和iPSC的生长,使其保持自我更新能力和未分化状态;控制铺板的细胞密度,可得到高质量饲养层细胞。结论本实验得到的饲养层细胞能很好支持人ESC和iPSC生长,可作为饲养层细胞制备的标准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口腔黏膜或皮肤出现大面积损伤时,机体自身不能使创口愈合,只能通过移植来补偿缺损的组织面。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具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潜能,且不存在免疫排斥问题,作为种子细胞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或皮肤构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干细胞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或皮肤便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此类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体外成功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角化细胞。本文主要就胚胎干细胞向角化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及相关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简称AS细胞)是干细胞研究的两个主要领域。相比而言,ES细胞是全能干细胞,但存在免疫排斥和伦理学争论;而AS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悬浮培养的方式,将ES细胞诱导分化形成拟胚体,然后将拟胚体细胞与牙髓成纤维细胞通过Transwell培养系统共培养,研究拟胚体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拟胚体细胞与牙髓成纤维细胞共培养10d后,可检测到成牙本质细胞的特征性分子——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表达;共培养15d后,表达有所增强。而单独培养的拟胚体细胞,则始终未检测到DSPP的表达。结论通过与牙髓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胚胎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脂肪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新的组织工程的干细胞来源.本文阐述了脂肪组织干细胞优势,并对脂肪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以及成骨分化潜能,在牙周组织工程学中的潜在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一种多潜能干细胞,能自我复制并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系,目前被广泛用于再生医学的研究.在体外,经过一定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的诱导,可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骨髓基质干细胞被移植到缺血区后可发生血管生成.故临床上骨髓基质干细胞可用于少血管或无血管区的血管构建和受损组织的修复,但也可引起血管再狭窄、肿瘤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牙源性影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报道4例牙源性影细胞癌,并对文献报道的11例牙源性影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牙源性影细胞癌临床特点与牙源性钙化囊肿明显不同。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论 牙源性影细胞癌的病理诊断,要符合WHO(1992)标准。手术方法结合临床及X线表现,对局部破坏严重、复发、癌变的均应进行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DC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根据DC的来源,可将其分为髓系DC(myeloid DC)和淋巴系DC(lymphoid DC)两大类,亦可分别称为DC1和DC2。这两大类DC均起源于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布于除脑组织以外的全身各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源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rs,KCOT)的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5例由KCOT发展为SCC的患者病史,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过程、组织病理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 5例患者因KCOT接受治疗,在由KCOT转变为SCC期间,主要为反复肿胀及疼痛,放射透射病变区范围扩大。病理上,所有患者由先前存在的伴有不全角化上皮的多囊性KCOT进展到具有典型病理表现的SCC。5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死亡。结论源于KCOT的SCC虽然罕见,但临床上不能忽视。长期严密观察、常规检查以及连续的影像学检查及活检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罕见的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dontogenic Carcinoma,CCO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探讨其组织学形态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CCOC进行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肿瘤细胞的CK、EMA阳性。透明细胞PAS染色阳性,消化后阴性,电镜证实有糖原颗粒,且以线粒体明显增生、肿胀为特征。结论:原发于颌骨内的透明细胞癌,PAS 相似文献
19.
旨在修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牙髓再生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仅有牙髓血运重建技术已实现临床初步应用,而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归巢等技术尚处于临床前阶段。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牙髓再生特别是牙髓血运重建技术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概念混淆、适应证选择不当、评价标准不完善等。为此,本综述从牙髓血运重建技术出发,对牙髓再生临床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临床实践路径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在腮腺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及其瘤旁腺泡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取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26例腮腺Warthin瘤及其瘤旁腺泡作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以ModFit LT软件进行细胞增殖分析,以Sub—G1法检测凋亡率。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增殖指数(PI)与凋亡率分别为14.30和13.41,属最高值,其次是Warthin瘤,PI为9.95,凋亡率为8.24,而多变形性腺瘤瘤旁腺泡PI为9.53,凋亡率为9.56,Warthin瘤瘤旁腺泡PI和凋亡率分别为8.66和6.67,接近正常腺泡的PI和凋亡率(8.01和6.63)。总体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瘤旁腺泡PI和凋亡率处于高值,提示其瘤旁腺泡可能处于“准新生物”状态,可能成为肿瘤复发的发源地,而腮腺Warthin瘤及瘤旁腺泡PI和凋亡率接近正常预示着该肿瘤切除后极少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