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男,31岁,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再发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0余天入院。体检:BP 9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叩诊向左扩大,心率100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主因"双下肢水肿伴心悸、气短5天,咳嗽1天"入院。患者8天前乘长途汽车旅行,每天乘车约2~3小时,5天前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心悸、气短、左侧肋部疼痛症状,含硝酸甘油后胸痛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1天前出现咳嗽,为干咳,无咳痰、咯血及发热。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肺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胸闷、气短及双下肢水肿渐加重。查体:体温:36.7℃,脉搏11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8/70 mmHg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性,62岁,以"反复气促2年,腹胀、双下肢水肿2个月"为主诉于2017年1月3日入院。现病史:2年前登1楼感气促,伴乏力、头晕,休息后缓解,夜间可平卧休息,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无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无少尿、双下肢水肿,未重视未诊治,症状反复发作。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双下肢水肿,仍有活动后气促,活动耐量较前相仿,  相似文献   

4.
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36岁,因咳嗽、咯痰、易疲倦、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BP108/80mmHg(1mmHg=0.133kPa),急性面容,高枕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P2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脏在右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1岁,未婚,学生。因2周内反复发作晕厥3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周在乘地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黑噱,继之摔倒,1min左右清醒,1周后在家中再次晕厥,发作前有胸闷、乏力,无心悸,发作时伴牙关紧闭,双上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者,男,63岁,因胸闷、气促3年伴腹胀,双下肢水肿1年于2010-08-19入院。患者3年前活动后感胸闷、气促,休息后缓解,无胸痛,1年前腹胀、气促加重伴双下肢水肿,曾多次在外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示正常。既往否认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等病史。体检:BP 90/50 mmHg(1mmHg=0.133kPa);P 85次/min;R 24次/  相似文献   

7.
1 病例简介 例1,男,83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气促10余年,加重3d伴晕厥2次"于2009-04-27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感胸闷、心悸、气促明显加重,并晕厥2次.无心前区疼痛,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30余年,3d前因不慎受凉后再发.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 36.5℃,脉搏 85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130/6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性,62岁,以"反复气促2年,腹胀、双下肢水肿2个月"为主诉于2017年1月3日入院。现病史:2年前登1楼感气促,伴乏力、头晕,休息后缓解,夜间可平卧休息,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无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无少尿、双下肢水肿,未重视未诊治,症状反复发作。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双下肢水肿,仍有活动后气促,活动耐量与前相仿,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我院),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射血分数63%):①右心房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4岁,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加剧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休息后症状缓解。2个月前症状加剧,上2层楼即感胸闷气促,伴双下肢轻度水肿,时有口唇发绀。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狭窄,右心房扩大,二尖瓣叶增厚。予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入院时体检:T37·1℃,P90次/minBP110/68mmHg(1mmHg=0·13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颈静脉充盈,心界不大,律齐,心尖区及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3级,肝肋下2cm,肝颈反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后查血沉70mm/1h;胸片示少量胸水…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报告 患者,男,57岁.因突发晕厥,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困难1d于2004年3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突发晕厥,右胸痛、胸闷、咳痰带血、呼吸困难,发作性晕厥3次,持续约1~2min不等,可自行缓解,元抽搐.查体:T 37℃,P 103次/min,R 30次/min,BP 90/70mmHg(1mmHg=0.133kPa),面色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细小水泡音,右下肺呼吸音较左肺低.HR 103次/min,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收缩期杂音.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35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个月余,加重伴全身水肿1周。"于2016-12-28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爬2层楼梯后出现心慌、气促,伴双眼黑曚约10 s,休息后明显缓解。1周前患者发现双下肢水肿,逐渐蔓延至腹部、颜面部,晨起水肿明显,午后减轻。无胸痛、胸闷,无头晕、头痛、晕厥,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小便、食欲、睡眠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9):886-891
正患者,女,4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发现血压高4个月,加重伴气促、下肢水肿1个月而入院。4个月前,患者由于劳累后出现头胀痛,伴恶心、呕吐,多次测量血压升高,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我院)诊断为高血压,予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比索洛尔、氢氯噻嗪"等药物降压,血压控制不佳,波动在160~180/10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1个月前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气促,伴出汗、头痛、胸闷,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 ,2 3岁。曾因妊娠 8个月 ,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在门诊查血压 16 5 / 12 0mmHg ,尿蛋白 ,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口服硝苯吡啶2 0mg,每日 3次 ,血压稳定 (14 0 / 90mmHg)。预产期 + 2d ,入我院行剖腹产术终止妊娠 ,手术顺利 ,术后 8d康复出院。出院第 2天患者出现左下肢水肿 ,胀痛 ,进行性加重 ,自感皮肤温高 ,未在意。在剖腹产术后第 12天急症入院 ,主因为突发干咳 2h ,随之意识丧失 ,呼吸困难 ,大、小便失禁 ,无抽搐 ;2min后意识转清醒 ,自觉胸闷、呼吸困难 ,30min前出现右上、下肢无力。入院检查T 37.5℃ ,P15 0次 /…  相似文献   

14.
李畅  李琳  林轶静  徐晔 《临床肺科杂志》2014,(11):2123-2124
<正>临床资料一、病例资料例一,患者男性,72岁,因"阵发性胸闷、喘憋2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闷、喘憋,活动后加重,伴有咳嗽、咳痰,痰粘稠、黑色,不伴胸痛,无咯血。症状每次持续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伴夜间高枕卧位。入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为男性,77岁,因“反复胸闷气促5年,再发2个月”入院.既往糖尿病5年.5年前劳累后胸闷、气促,休息数分钟缓解.3个月前夜间突发胸闷,伴大汗并晕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在左前降支植入2枚支架.近1个月夜间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查体: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减低,心率62次/min,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促.腹平软,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酐(Cr) 171 μmol/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21 659 pg/mL.其余指标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径45 mm,右心室内径16 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6 mm,射血分数内径42%.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主因"间断性心悸1年,晕厥1次"。患者于1年前因情绪异常或活动后出现间断心悸,伴胸闷、胸痛,未行任何诊治。3天前感心悸、胸闷,之后突发晕厥,伴抽搐,约数十秒自行恢复,门诊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2℃,脉搏6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1/78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摘要患者男,63岁。2006年10月主诉“身体水肿1个月,胸闷、气促2d”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尿量无明显减少,夜尿3~4次,无肉眼血尿,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明显升高,最高达170~200/90mmHg(1mmHg=0.133kPa),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 ),血浆白蛋白20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6岁,因"6h前突发晕厥1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h起床后突发胸闷气短及心慌,随后晕厥,约1min后清醒,清醒后无气短及头晕,无恶心及呕吐,无胸痛,随后就诊于我院急诊。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病史4年。焦虑抑郁状态2年,左侧侧脑室旁腔隙性梗塞2个月。对症给予药物治疗后,上述情况稳定。入院查体:心率84bpm,呼吸18次/分,血压112/85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未闻及异常心音。双下肢无明显水肿,颈静脉无怒张。实验室检查:WBC:10.57×109/L,电解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6岁,2006年4月12日因发现心脏杂音36年,劳累性心悸、气促4个月入院。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有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因经济困难,未予治疗。患者近4个月来走路稍快即出现心悸、气促,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有下肢水肿,但无发绀,用利尿剂治疗有效。入院时体检:心界向左扩大,HR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胸片:心胸比例0.64,肺动脉段呈半球状显著凸出,主动脉弓增宽,肺呈充血征,侧位片可见心后三角变窄。心脏B超示PDA(窗型),直径9.5mm;肺动脉压110mmHg(1mmHg=0.…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活动性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0年4月26日入院。入院前一周因受凉后出现活动性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夜间不能平卧。4月19日曾至外院就诊查心电图:窦速,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