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结果脑室系统室管膜瘤10例,其中四脑室室管膜瘤3例、侧脑室室管膜瘤7例,其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质强化。脑实质室管膜瘤3例,幕上2例、幕下1例,肿瘤实质MRI T1WI信号稍低于脑实质,T2WI似灰质信号或稍高于灰质信号,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MRI表现有助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8例病变位于幕上,1例病交位于幕下。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信号多均匀,瘤周水肿多为轻中度。MRI增强扫描肿块均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呈团块状或分叶状,坏死、囊变、出血少见。结论脑原发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认真的影像分析,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影像资料,记录病变位置、数目、信号特点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2例脑内淋巴瘤单发9例,多发3例。共18个病灶,其中幕上16个,幕下2个。磁共振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15个病灶信号均匀,3个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均见瘤体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磁共振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术前有可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淋巴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脑内淋巴瘤MRI表现为:①肿瘤单发或多发,以幕上分布为主;②形态圆形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③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④增强扫描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⑤可侵及软脑膜、室管膜并沿之播散;⑥肿瘤对放疗和化疗敏感;形态、大小变化明显。结论:尽管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但全面分析其MRI表现,能够明显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颅内室管膜瘤13例MRI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结果 脑室系统室管膜瘤10例,其中四脑室室管膜瘤3例、侧脑室室管膜瘤7例,其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质强化。脑实质室管膜瘤3例,幕上2例、幕下1例,肿瘤实质MRIT1WI信号稍低于脑实质,T2WI似灰质信号或稍高于灰质信号,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 MRI表现有助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原发颅内淋巴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颅内淋巴瘤MRI表现,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淋巴瘤6例的MRI表现。结果所有病灶均为单发,其中左侧额叶1例、胼胝体2例、左侧颞叶1例、右侧小脑2例。肿瘤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形态不规则2例,。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3例、低信号3例,T2WI6例均呈稍高信号,信号均匀5例,不均匀1例,增强后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占位效应明显者2例。结论原发颅内恶性淋巴瘤发病部位、MRI信号特征及其强化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征,MRI在其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73例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脑膜瘤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与术后相关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脑膜瘤CT、MRI表现,将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典型脑膜瘤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结节及肿块,密度均匀,可伴有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长信号,T2WI呈等、稍长信号,信号均匀,多为过渡型或成纤维细胞型脑膜瘤,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则表现密度(信号)不均匀,瘤周水肿较重,以合胞体和血管网状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更明显,可见明显骨质破坏;CT和MRI增强后典型脑膜瘤均一强化,不典型脑膜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恶性脑膜瘤明显强化不均匀。瘤周水肿41例,MRI增强后可见"脑膜尾征"30例,8例肿瘤脑面可见重度强化带。结论脑膜瘤在CT、MRI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及较高敏感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基本都能明确诊断,同时影像表现一定程度提示肿瘤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8.
郝新民  王菁 《现代实用医学》2014,(1):84-86,F0003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15例CT及MRI资料.结果 病灶单发9例,多发6例,幕上13例,幕下2例;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影像学病灶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较轻,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均见肿瘤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平扫T1WI多为等长T1,等长T2信号,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灶周水肿轻,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与其他颅内病变有时较难鉴别,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脑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动态增强特征及其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入选该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脑淋巴瘤26例及胶质母细胞瘤35例,进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查,比较二者之间的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MCER、EP、Tmax与脑淋巴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脑淋巴瘤的MRI平扫结果未DWI弥散呈不均匀略高信号,而T2WI混杂长信号,T1WI混杂囊实性长信号;16例脑淋巴瘤占位效应及水肿相对较轻,而EWI呈均匀高信号,T2WI略长信号,T1WI略长或实性等长信号;而胶质母细胞瘤MRI扫查特征为DWI呈混杂性高信号,T1WI占位效应及水肿显著,T2WI混杂长信号,T1WI囊实性混杂长信号;二者MRI动态增强特征为:①强化形态:10例脑淋巴瘤呈环形不规则强化,18例脑淋巴瘤呈团块状显著强化,而胶质母细胞瘤病灶呈不均匀显著强化,为囊实性、结节状、花环样强化;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脑淋巴瘤26例平台型17例,缓升型9例;胶质母细胞瘤35例中速升型6例,平台型16例,缓升型3例。结论脑淋巴瘤及胶质母细胞瘤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朱旻钰  葛锐  阮怀军 《安徽医学》2013,34(3):318-320
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表现。方法 11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脑淋巴瘤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和MRS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8例单发,3例多发,病灶位于皮层下白质6例、基底节区2例、胼胝体3例,T1WI显示6例呈等信号,5例呈低信号,T2WI显示3例呈等信号,8例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5例可见握拳征,瘤体周围见轻、中度水肿;11例MRS显示:Cho升高,NAA、Cr降低,6例见Lip峰;病理证实均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综合分析常规MRI、MRS表现可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朵1例术前误诊为脑膜瘤,2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1例同时生长于幕上及幕下。4例肿瘤边缘均可见明显分叶或浅分叶。所有病灶实质内均未见钙化。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序列以等或稍高信号,3例周围水肿较轻、1例水肿明显。3例病灶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均匀明显强化,3例呈明显团块状或斑片状均匀强化,1例出现“脑膜尾”征。结论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当脑内肿瘤明显分叶,周围水肿较轻,信号较均匀,并明显均匀团块状或斑片状强化时,结合临床可以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作出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MRI评估7刀治疗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淋巴瘤,γ刀治疗后随访6个月-3年,对其γ刀治疗前后的MRI平扫及增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系幕上及幕下多发瘤灶,3例系幕上单发瘤灶,MRI平扫T1WI瘤灶呈较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肿瘤灶周水肿较轻。γ刀治疗后5例瘤灶消失,2例瘤灶明显缩小,灶周水肿均明显消退。结论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表现有较强特征性,是该肿瘤伽玛刀治疗疗效评价的最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髓外硬膜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髓外硬膜外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转移瘤MRI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强化;cobb综合征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序列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附件、椎体、椎管内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有迂回、流空血管影;淋巴瘤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有"围管"征;骨髓瘤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骨肉瘤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神经源性肿瘤MRI T1WI呈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脊髓受压移位明显,分界清晰;恶性小圆细胞瘤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脊髓信号,病灶中心可见小囊状T1、T2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周围软组织改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均可作为髓外硬膜外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单发5例、多发11例,共发现46个病灶,幕上44个,幕下2个;位于脑深部13例、脑皮层及皮髓质交界处3例、小脑2例;通过胼胝体向对侧侵犯3例,累及软脑膜、室管膜4例.所有病灶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 41个病灶呈高信号,5个呈等信号,DWI 42个病灶呈高信号,4个病灶呈低信号.增强后病灶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显著强化.瘤周轻度水肿13例、中重度水肿3例.结论: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增强扫描形态、占位效应以及肿瘤的发生部位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MRI表现,从而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阴囊内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灶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度并与病理形态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6例表现为单侧睾丸发病,1例为双侧睾丸发病。7例肿瘤均呈弥漫性占位,MRI表现T1 WI呈等、低信号,T2 WI大致均匀稍低信号3例;4例T1 WI信号不均匀,可见片状高信号,T2 WI呈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DWI(b值=1000)7例均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或显著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睾丸鞘膜积液2例,同侧附睾、精索受累1例;7例免疫表现类型均为B细胞,弥漫大细胞型。结论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肌肉软组织淋巴瘤的影像表现,探讨CT和MRI对肌肉软组织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软组织淋巴瘤的CT或MRI影像表现,其中MR检查4例,CT检查3例。结果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影像诊断肌肉软组织淋巴瘤2例,误诊为肉瘤2例,误诊为转移瘤2例,误诊为纤维瘤1例。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2例、略低信号2例,T2WI呈稍高信号,反转恢复序列均呈稍高信号,肿瘤内信号均匀、坏死及囊变少见;MR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1例未行MR增强检查。CT平扫密度均匀,与正常肌肉相仿,增强扫描呈均匀中度强化。结论软组织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肌肉软组织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颅内原发淋巴瘤的MRI特点,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资料。结果单发13例,多发2例,幕上11例,幕下4例。幕上11例中8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侧脑室旁,3例皮层下脑白质,幕下4例中3例位于第四脑室,1例位于小脑半球。T1WI呈等信号12例,稍低信号3例,T2WI稍高信号1例、等信号9例、稍低信号5例。增强后8例呈明显均匀的结节样强化,4例呈结节样强化伴有内部小囊变坏死,3例呈散在絮状强化。瘤周水肿轻度3例,中度10例,重度2例。结论原发性脑内淋巴瘤大多具有较典型的MRI特征,对其MR特点的正确认识可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主要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例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MRI平扫显示,病灶T1WI多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多为稍高或高信号。MRI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多显著均匀强化,形态为多发节结状、团块状,边缘多有“棘状”突起及分叶,极少数呈环形强化。21例病人中,MRI诊断正确者15例;误诊6例,其中脑胶质瘤3例、转移瘤1例、脑炎1例、脑膜瘤1例,误诊主要原因是其MRI表现不典型。结论 MRI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于非典型病例的诊断还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多发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发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多发脑内淋巴瘤的MRI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6例淋巴瘤中病灶全位于幕上4例,幕下多发1例,幕上下多发1例。其中误诊为胶质瘤或转移瘤各2例,误诊为脑炎及脱髓鞘疾病各1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数病灶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多发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缺乏特征性,故易误诊。脑内实质性均匀强化为最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多发脑内淋巴瘤的MRI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6例淋巴瘤中病灶全位于幕上4例,幕下多发1例,幕上下多发1例。其中误诊为胶质瘤或转移瘤各2例,误诊为脑炎及脱髓鞘疾病各1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数病灶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多发脑内原发性淋巴瘤MRI缺乏特征性,故易误诊。脑内实质性均匀强化为最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