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570例经超声、X线胸片或CT片证实有中~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组270例,胸腔穿刺组300例。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组较胸腔穿刺组并发症少,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综合费用减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彻底引流,明显缩短治疗时间,费用低,不影响患者活动,材料便宜,容易获取,特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6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治疗。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显效,12例有效,疗效满意,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简便、安全,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腔积液包裹和胸膜粘连的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引流,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30例显效,8例有效,疗效满意,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简便、安全,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腔积液包裹和胸膜粘连的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38例患者中,30例显效,8例有效,疗效满意,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简便、安全,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腔积液包裹和胸膜粘连的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对引流不畅者,配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0例显效,8例有效,疗效满意,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少.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 简便、安全,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胸腔积液包裹和胸膜粘连的后遗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传统胸腔穿刺抽液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9例应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法,每周两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热、气促改善、胸水吸收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组较常规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组并发症少,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缩短、综合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降低胸膜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持续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5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持续闭式引流并行胸腔腔内注药的治疗,加强术前、后的护理.结果此种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具有穿刺成功率高,而且较安全、并发症少、便于控制引流速度.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易耐受、疗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就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治疗中等以上胸腔积液的住院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5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将5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引流组3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常规组28例,按照常规方式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引流组与常规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胸水引流充分,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112例单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52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60例为常规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照分析2组患者在胸水治疗中的并发症,胸水消失时间及费用上的差别。结果胸腔闭式引流者较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者并发症少,胸水消失时间短,产生费用低,且可缩短住院时间。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112例单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52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60例为常规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照分析2组患者在胸水治疗中的并发症,胸水消失时间及费用上的差别。结果胸腔闭式引流者较常规胸腔穿刺抽液者并发症少,胸水消失时间短,产生费用低,且可缩短住院时间。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莹  余阗  蒋晓睿 《四川医学》2009,30(12):1939-194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方法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分次穿刺抽液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穿刺次数、B超定位次数、胸水消失时间、疼痛程度、气胸发生率等对比评定。结果两组在穿刺次数、B超定位次数、胸水消失时间、疼痛程度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其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对各种原因所致胸腔积液由我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对照组应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对两组患者的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胸腔穿刺次数及总有效率和相关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胸腔穿刺次数、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01±1.3)次、(6.2±2.4)d、(8.00±2.2)d,98.33%,对照组分别为(4.2±2.5)次、(12.5±2.7)d,(16.4±2.9)d,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仅需一次操作,是控制胸腔积液简便、经济、创伤小的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治疗组患者,在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前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术(即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前注入适量注射用灭菌用水,术后持续微创胸腔闭式引流;而对照组则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前先行人工气胸,术后予以普通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两者术前准备时间。结果:治疗组在节约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在常规内科胸腔镜检查基础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5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使用传统胸腔穿刺术,比较两组可靠性和临床效果。结果胸腔积液平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现气胸及胸膜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不仅损伤小、简便易行,而且引流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训宜  张立佳 《河北医学》2008,14(6):729-73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胸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临床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结果:48例患者46例一次穿刺置管成功,2例穿刺失败第二次置管,本组病人无发生术后出血、感染、气胸、胸液外渗等,导管滑脱1例,术后导管堵塞2例,堵管发生率4.16%。结论: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安全有效,但要加强置管护理,减少引流不充分、导管堵塞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及黏连剂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及黏连剂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0例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水引流完全后,胸腔注入尿激酶10万U闭管4 h,再打开引流装置持续引流,胸水引流完全后胸腔注入黏连剂博来霉素。结果20例中19例显效,1例有效。显效患者中4例胸膜轻度肥厚及肋隔角变钝,2例有中度肥厚黏连,显效患者控制胸水平均时间为(21.3±7.0)d。随访2~12个月,19例显效患者胸水未再发,1例有效患者胸水量未再增多。结论胸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和黏连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便、有效、微创及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和评价改良细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自制穿刺针及细导管穿刺置管引流,B组采用传统胸穿抽液.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胸液引流量、胸液消失天数、住院平均天数、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包裹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在血气胸、穿刺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结论 改良细导管胸腔引流术操作简便、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黄佩花  吴多省 《医学综述》2012,(20):3487-348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方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胸腔穿刺抽液。记录两组患者退热、胸闷气促缓解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果观察组退热、胸闷气促缓解、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能够缩短退热、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胸腔积液吸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2例中心静脉导管前端移位致双侧胸腔积液的临床救治。方法 2例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前端移位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后,予拔除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输血、补液及抗生素等对症治疗。结果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痊愈出院。结论对于年龄大、血管解剖异常、颈内置管后颈部活动频繁、医从性差等患者应加强置管后的监护;对病重、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的患者,要专人看护,必要时予以肢体制动;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