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农村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态度情况,以掌握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教育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 组织专业人员6人于2003年11月5~9日,分5d在5个乡镇的墟日,采用随机拦截的方法,对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5d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38.48%,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35.39%,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为32.72%;对艾滋病问题的正确态度率为35.80%。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女性与男性,高年龄与低年龄,低文化程度与高文化程度其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文化程度。结论 农村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然很低,对他们应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东一般人群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水平,探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方法,为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提供经验和依据,我们于1998年5~6月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的3间四星级以上宾馆或酒店的服务人员开展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干预试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汕头市潮阳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在FWS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潮阳区25家娱乐场所的315名FSW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及采血检测。结果315名FSW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8.80%;首次商业性行为年龄≤20岁占86.0%,上周接客数1~5人次的占75.9%;最近一年出现性病相关症状的比例为55.9%(176/315),其中到正规医院就诊的占6.8%(12/176);最近5次商业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5%(93/315);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78.1%的调查对象认为了解和掌握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信息非常必要。结论潮阳区娱乐场所FSW中存在引起艾滋病感染和流行的危险行为因素,加强该类场所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促进采取安全性行为是今后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怀远县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镇居民艾滋病知晓率67.80%,农村居民艾滋病知晓率为59.00%,差异有显著性。艾滋病知识得分随年龄增加得分减少,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在不同职业人群中教师为最高。对熟人感染了HIV病毒,城镇居民46.14%的选择会继续与他交往,而农村居民为46.67%。结论怀远县一般人群特别是农村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水平偏低,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恐惧和歧视心理,应继续加强一般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相关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贺素磊  韩玲  汪宗芳  李一明 《中国健康教育》2013,(11):1021-1023,1050
相关研究[1]表明,青少年在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等各个维度的诸多特点,均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而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实现遏制艾滋病流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少年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3]。艾滋病的流行与行为、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国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关键时刻,加强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艾滋病知信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汕头市城市居民艾滋病知识、信念、行为(知信行)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于2008年初,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抽取城市社区人群共156人进行无记名封闭式调查,并对比2003年在同一社区开展的同一方式调查结果.结果 人群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水平、防控意识和技能均明显提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有较大转变.结论 艾滋病社区干预重点应放在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上,特别是要宣传推广安全性行为,加强性传播阻断工作.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汕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效果。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工业区厂房宿舍暂住人口实施干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到76.1%,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人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技能,但干预后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性观念也无根本上的转变。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今后要根据人群特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省城镇居民和农村青壮年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态度,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与规模大小成比例(PPS)的两阶段分层抽样法选择了583名城镇居民和429名农村居民,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一般知识、艾滋病传播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和其他关于艾滋病的信念等,随后对两类人群的部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城镇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15.48分,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平均得分为9.75分(总分22分)。城镇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对艾滋病和感染者更具歧视性。两类人群对艾滋病知识存在很多误区。与艾滋病知识水平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居住在示范区、文化程度、性别及职业。结论应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歧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一般人群有关艾滋病的知、信、行基本情况。方法 抽取广州市14岁以上人群进行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为73.8%,态度正确率为72.3%,对非危险行为判断正确率为60.6%,各类人群对艾滋病各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差异。有半数以上的人持有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继续其高危行为的观点。人们期望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均为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主流媒体。结论 广州市一般人群艾滋病总体知识和态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在日后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要继续深入探讨我国有关高危行为的教育方式以及实行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了解城市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态度情况。以确定城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在一般人群中采取针对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2年12月1日在广州市商业区采用街头随机拦截的方式,对一般人群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3.3%;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59.2%;预防知识知晓率为46.9%;对艾滋病感染/患正确态度率为4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化程度和婚姻状况。30~39岁年龄组(OR=0.101,95%CI:0.015~0.678)和40岁及以上年龄组(OR=0.060,95%CI:0.007~0.498)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低于15~20岁年龄组;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OR=0.230,95%CI:0.099~0.532)低于男性;化程度初中(OR=14.161。95%CI:2.195~91.364)、高中(OR=23.455,95%CI:4.568~120.434)、大专以上(OR=35.378,95%CI:6.001~208.57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小学及以下组;已婚(OR=5.761,95%CI:1.589~20.893)高于未婚。结论 目前城市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针对化程度低、未婚及女性人群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全国艾滋病疫情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沈阳市铁西区于1999年检出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4年开始分别在羁押人员和预防性健康体检人群中检出感染者。为了解沈阳市铁西区不同人群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年9月对铁西区不同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汕头市市区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有关艾滋病的知、信、行情况。方法:抽取新城区、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工业区厂房宿舍共四种类型社区16岁以上人群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全市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75.3%,对待艾滋病防治工作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72.5%。各类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差异,对艾滋病的态度、性观念及性行为也呈现社区特点。结论:暂住人口尤其是出租屋居民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而常住人口中应重点加强旧城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应根据社区特点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沧州市不同文化层次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沧州市居民3491人,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结果被调查人群对一般知识各知识点掌握不同;对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知晓率高,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预防知识存在差距;文化层次越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结论应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全面教育,尤其是低文化层次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固镇县农民工、学生和常住居民3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农民工、学生和常住居民3类人群共500人,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3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0.8%。对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的知晓率最高,为91.2%;对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最低,仅为44.2%。不同文化程度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不同,文盲知晓率最低,为38.9%。30~39岁人群知晓率较高(76.9%),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人群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8.5%和50.0%。99.8%人群最希望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知识,其次是希望通过医生和宣传栏广告获得艾滋病知识。结论固镇县3类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遏制艾滋病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示范区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在2010年9月和2013年8月对天津市河北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一般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开展前、后分别调查1 00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50%、93.20%(P〈0.01)。结论天津市河北区示范区工作实施后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晓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AIDS)防治项目地区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农村居民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12个项目县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农村居民等共8052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3类人群的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3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2.2%,3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2,P〈0.01)。性病门诊就诊者知晓率最低,为68.0%,暗娼最高,为75.0%。艾滋病一般知识总知晓率为57.5%;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75.4%;艾滋病预防治疗知识总知晓率为73.3%。结论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者2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仍然是当前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汕头市潮阳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工厂、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宾馆、市场、饭店等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工作场所里的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是否做过HIV检测、对VCT的知晓及接受意愿。同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各类场所流动人口516人,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9.8%(3 340/6 708),VCT知晓率为31.0%(160/516);51.0%(263/516)的流动人口表示愿意接受VCT。愿意接受VCT的地方或方式主要有上门服务(45.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2.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VCT接受愿意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有:较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曾做过HIV抗体检测、不歧视HIV感染者和认为自己可能感染HIV(均P0.01)。结论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推动VCT和消除对HIV感染者歧视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以有偿供血为主的农村地区,比较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态度和行为差异,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一般人群做为对照人群,对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病人及一般人群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暗娼人群采用普查方法,性病门诊就诊者采用连续抽样方法,按照全球基金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该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唐河县暗娼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比例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回答正确比例平均仅为36.44%;对暗娼人群、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歧视现象均较一般人群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今后应把暗娼人群作为该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的正确使用,预防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连市金州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了解不同人群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按照《全球基金第五轮中国艾滋病项目基线调查方法》,对8个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80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4.4%,大众、政府官员、公安司法人员、医务人员、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暗娼人群的知晓率分别为73.0%、98.0%、90.0%、93.0%、67.0%、58.3%、85.0%、59.0%,不同人群知晓率有差异;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约为55%,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市金州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一般水平,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暗娼人群知晓率较低,除政府官员外各群体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普遍较低,应重点加强青年学生、流动人群、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一般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艾滋病所持的态度,探索城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使用全国统一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问卷,采取等容量分层整群、单纯和机械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1080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显性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22%和65.56%。只有32.19%居民认为艾滋病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艾滋病感染和病人普遍存在歧视现象。结论一般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加大对城乡居民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