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阐述1例来北京市就诊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病毒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方法 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排毒监测、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参考《高危和聚集性AFP病例调查指南》要求,对病例进行消毒和隔离。 结果 2010年7月,北京市从1例江西省来京就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分离到脊灰病毒,经国家脊灰实验室核苷酸序列测定为Ⅲ型脊灰疫苗病毒高变异株。患儿曾在原籍口服一剂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但接种过程不规范。 结论 该病例最终经专家小组分类诊断为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最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赵国华  胡艳  张允东 《疾病监测》2005,20(6):304-307
目的通过对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地AFP监测现状。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脊髓灰质炎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要求,对该例AFP病例的发病过程、治疗情况、脊灰疫苗免疫史等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开展脊灰疫苗接种率调查和对病例住所周围及县人民医院AFP病例进行主动搜索。结果2004年6月,固始县段集乡发生了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该病例为“零剂次”免疫儿童,于6月20日出现双侧下肢麻痹,经国家和省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诊断为Ⅱ型脊灰疫苗变异株病例。在调查中发现,该病例周围5岁以下儿童OPV3次以上接种率仅为32.26%,OPV“零剂次”儿童占16.13%。结论计免工作存在管理混乱、疾病监测系统不敏感、存在免疫空白区等问题。提高OPV接种率是保护儿童免受脊灰野病毒、疫苗变异株病毒侵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4-2007年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应琼  赵春芳  凌华  张敏 《疾病监测》2008,23(10):632-633
目的 评价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 按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 从395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12株,其中脊灰Ⅰ型 1株,Ⅱ型4株,Ⅲ型4株,PV混合1株,PV+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混合2株,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株(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7株。结论 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株存在,且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表明重庆市脊灰实验室监测质量稳定,今后更要继续加强实验室的监测,保持整个监测过程的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赵春芳  陈应琼  凌华 《疾病监测》2005,20(5):253-255
目的 评价重庆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对2 0 0 3年报告的9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重庆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98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5 .39% ,粪便标本7d内送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为94 .38%。粪便标本2 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的及时率为10 0 %。分离出脊灰病毒(PV) 5株,其中Ⅰ型2株,Ⅱ型1株,混合型(Ⅰ+Ⅲ) 2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5株。所有PV阳性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株。结论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要求。今后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直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5.
杨建芳  李虹  李娜  任斌知  祝双利 《疾病监测》2019,34(11):1001-1004
目的评价山西省2014—2018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监测情况。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第4版《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2014—2018年山西省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脊灰病毒学监测和结果分析,分离到的L20B阳性分离物做型内鉴定,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衣壳蛋白VP1编码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14—2018年山西省CDC脊灰实验室共收到927例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共2 042份,分离到脊灰病毒21株,分离率为1.03%,11株经鉴定为疫苗相似株,9株为疫苗高变异株,1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103株,分离率为5.04%。结论山西省AFP监测系统敏感,2014—2018年山西省CDC脊灰实验室在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山西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6.
陈明文  李文  陆沛超  卢然 《疾病监测》2015,30(5):385-388
目的 分析2000-2013年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对玉林市2000-2013年所有AFP病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在451例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13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9株,分离率分别为2.88%和8.65%;13例PV阳性标本进行型内鉴定,共检出1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其中Ⅱ型7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12月较高;全市除陆川县、兴业县外,均检出脊灰病毒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以 1岁最高,其次为1~4岁和 4岁组,分别为11.90%、9.60%和4.27%.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 结论 玉林市2000-2013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丁小莲  张世京 《疾病监测》2003,18(5):183-185
消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除保持高水平OPV免疫接种率外 ,加强AFP病例监测 ,采取措施提高其高敏感性 ,及时地发现可疑病例 ,愈显重要。现将我县 1 990 - 2 0 0 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县脊灰监测中心 ,包括疫情资料、AFP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检验结果。2 方法 :以监测及时性和质量控制标准衡量结果。省监测中心结合流行病学临床检查和病毒分离等结果 ,对每例AFP做出最终诊断。脊灰病例诊断采用卫生部脊灰病毒学诊断标准。结  果1 发病概况 :1 99…  相似文献   

8.
通过 1 0余年的努力 ,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 2 0 0 2年底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还有脊灰野病毒循环 ,但随着消灭脊灰的进展 ,也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 ,其中脊灰疫苗病毒发生变异并且致病成为全球消灭脊灰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此外非脊灰肠道病毒的致麻痹作用也是近年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进行肠道病毒监测 ,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河北省 2 0 0 2年AFP病例肠道病毒监测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河北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个案表、随访表。人口…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毒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充分发挥脊灰病毒学监测作用。方法 按照《脊灰病毒检验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 -RFLP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做型内鉴别。结果2 0 0 3年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 4 3株,分离率为11.6 2 % ;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4 9株,分离率为13.2 4 %。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特征鉴定,除2株为疫苗变异株外,其余均为疫苗相关株。结论 三种细胞可以提高PV分离率,RD和Hep - 2细胞对提高NPEV的分离率都是很重要的。NPEV的分离率与月份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明文  李文 《疾病监测》2014,29(3):243-246
目的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探讨降低VDVP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引发的VDVP的分类、发生情况,病毒型别分布,人群分布,OPV免疫剂次与VDVP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结果全球已报告多起疫苗相关性脊灰事件,病毒型别主要为Ⅱ型,其次为Ⅰ型。VDVP的发生主要与疫苗株病毒的基因突变、重组有关。机体免疫缺陷者更易发生。结论在消灭脊灰的后期,消除VDVP将成为消灭脊灰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有关学者建议停止使用OPV,改用脊灰灭活疫苗或两种疫苗相结合的序贯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1.
王红增  张朱佳子 《疾病监测》2013,28(10):818-822
目的 探究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 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 设计VAPP个案调查表,选择2007-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处理的11例粪便标本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通过查询医院住院病历,填写VAPP调查表。 结果 调查的11例AFP病例中,VAPP病例 9例,其中服苗者VAPP病例 8例,均为首次服苗发病,接触者病例1例。男女性别比为8:1。9例VAPP病例中有7例在入院前或住院过程中患有其他疾病,4例患有肛周脓肿,均为服苗者VAPP病例。 结论 VAPP病例具有典型的AFP症状,因此AFP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VAPP病例。服苗者VAPP病例中有部分病例患有肛周脓肿,为减少和避免VAPP的发生,应重视对肛周脓肿的问诊和查体,患有肛周脓肿的儿童可暂缓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 live,OPV)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对于服苗接触者VAPP病例,接种部门应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此外,需继续加强AFP监测管理工作,完善并统一VAPP诊断标准及流程。  相似文献   

12.
During the final stage of 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program, universal use of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 is the most feasible option to minimize the inherent risk of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OPV), such as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 and polio outbreaks due to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Introduction of diphtheria, pertussis, tetanus, IPV (DPT-IPV) products, instead of OPV, to routine polio immunization should be seriously and urgently considered to minimize ongoing risk of VAPP in Japan. Accordingly, a further polio immunization strategy, including the immunization schedule using DPT-IPV, interchangeability of different DPT-IPV products, intensified polio surveillance activities, and appropriate polio vaccine stockpile, should be developed to maintain polio-free status in Japan prior to the introduction of DPT-IPV.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final stage of 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universal use of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 might be one of the feasible options to minimize the inherent risk of oral polio vaccine (OPV), such as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and polio outbreaks due to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A unique IPV, derived from attenuated polioviruses (Sabin IPV), has been developing in Japan, as a promising polio vaccine candidate,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future. Thus, further polio immuniz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Sabin IPV, instead of OPV, to Japan an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The 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 gained a great success in India in the last one?year, especially on the epidemiology of type 1 wild poliovirus (WPV), by the intensive use of monovalent oral polio vaccine (OPV) type 1. However, failure to completely interrupt the transmission of type 1 and persistence of type 3 WPV in western Uttar Pradesh and Bihar are still causes of concern. The year 2010 was very crucial for polio eradication in India; as good control over transmission of type 1 wild polio virus was achieved. While mOPV1 is a sharper tool against WPV1, bOPV seems to be adequate against WPV3; hence there may not be any more need for mOPV3. Thus, the key to success lies in intelligent and imaginative use of the three OPVs, i.e. mOPV1, bOPV and tOPV, against WPV types 1 and 3, and circulating vaccine derived polio virus types 1, 2 and 3. Serious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a contingency plan to the use of 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or non OPV in endemic areas.  相似文献   

15.
刘心勇  崔元凤  张向阳 《疾病监测》2007,22(11):749-751
目的 评价黄山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实施情况.方法 收集1955-2006年脊髓灰质炎疫情、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免疫接种、免疫水平及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随着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的深入开展,经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查漏补种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等防制策略,黄山市自1984年起已连续23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结论 黄山市已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得以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