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皮肤T细胞淋巴瘤向大细胞淋巴瘤转化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子生物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阐述皮肤T细胞淋巴瘤向大细胞淋巴瘤转化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子生物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皮肤淋巴瘤第六讲非MF/SS皮肤恶性淋巴瘤及其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非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皮肤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性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样丘疹病、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大T细胞淋巴瘤)、CD30阴性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多形小/中等大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鼻和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以及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和小腿大B细胞淋巴瘤、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与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皮肤假性淋巴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肤假性淋巴瘤与皮肤恶性淋巴瘤在临床和组织病理上均有相似之处。复习文献阐述了对皮肤假性淋巴瘤的定义、命名的演变,提出按浸润淋巴细胞的主要类型分为皮肤B细胞假性淋巴瘤和皮肤T细胞假性淋巴瘤,每一类又包括数种不同的疾病。并逐一描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点,强调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对提高这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同时阐述了国际学术组织对本病的不同认识,以供商榷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属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以皮肤内辅助T细胞的单克隆扩增为特征。他与有相同组织学亚型的累及皮肤的原发性淋巴结淋巴瘤在临床及组织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都明显不同。如今最常用的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类是EORTC分类 ,HTLV -Ⅰ可能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相关 ,有待进一步验证。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较为独特的免疫表型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疾病的转归和预防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属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以皮肤内辅助T细胞的单克隆扩增为特征。他与有相同组织学亚型的累及皮肤的原发性淋巴结淋巴瘤在临床及组织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都明显不同。如今最常用的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类是EORTC分类,HTLV-Ⅰ可能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相关,有待进一步验证。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较为独特的免疫表型,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疾病的转归和预防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自从1975年 Edelson 根据肿瘤细胞的起源提出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Lymphoma,CTCL)以来普遍受到重视。1978年美国国立癌肿研究院召开了皮肤淋巴瘤国际会议提议用 CTCL 这个名称来代替蕈样肉芽肿(MF)及 Sezary 综合征(SS)等皮肤淋巴瘤。皮肤 T 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具有辅助 T 细胞机能和表现型特性的 T 细胞的单克隆增  相似文献   

8.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以皮肤辅助性T细胞的单克隆扩增为特征的皮肤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在对该疾病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皮肤大细胞淋巴瘤(PCLC)可分为T细胞性和B细胞性两类。T细胞表型PCLCL[PCLCL(T)]可以CD30阳性与否预期其预后。CD30^+PCLCL(T)和CD30^ 非皮肤原发性LCL(T)的预后差。从蕈样肉芽肿转化成的CD30^ 皮肤LCL的预后一般差,从淋巴瘤样丘疹病演变成的CD30^ -LCL仅系统性的预后差而皮肤CD30^ -LCL的预后则不差。原发性皮肤多形T细胞性淋巴瘤,大细胞型和原发性皮肤T-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的预后差。B细胞表型原发性皮肤大细胞淋巴瘤中绝大多数为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其预后较淋巴结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为好。  相似文献   

10.
皮肤恶性淋巴瘤的一些命名和概念的混乱与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皮肤恶性淋巴瘤的一些命名和概念如皮肤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瘤、血管中心性免疫增殖性病变、原发性皮肤免疫细胞瘤的混乱与澄清。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3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经抗Leul,Leu2a,L,eu3a,Leu4及抗HLA-DR单克隆抗体检测,证明2例为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为非向表皮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并对其诊断与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表观遗传学主要是研究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发生的基因表达水平可遗传的变化,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T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蕈样肉芽肿和Sezary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不仅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表观遗传达到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低倍镜下细胞的浸润模式(B细胞模式和T细胞模式)已是公认的区别B细胞和T细胞皮肤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标准。然而,已有报告,在皮肤B细胞淋巴瘤中也存在着亲表皮现象、表皮内有大量的反应性T细胞等皮肤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感染相关性皮肤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stein-BarrVirus(EBV)正常成年人群感染率达95%以上,其可以感染B细胞、T细胞、NK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分为潜伏感染和增殖感染。EBV相关性皮肤病有NK/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种痘样水疱病,种痘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蚊虫叮咬过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特别是鼻/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和种痘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较为严重,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T细胞在成熟过程中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基因重排,从而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失调都会导致疾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由于单个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所导致的,病变组织表现出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蕈样肉样肿和Sézary综合征为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分类、诊断、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发生的皮肤T/NK细胞淋巴瘤在发生前可有蚊咬超敏现象,蚊咬超敏、慢性EBV感染、T/NK细胞淋巴瘤形成一个临床三联征,称之为HMB-EBV-NK病或Tokura-Ishihara病,属于儿童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EB病毒慢性感染是蚊咬超敏和T/NK细胞型淋巴增殖性疾病共同的病因。在慢性EB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蚊唾液腺变应原刺激CD4阳性T细胞反应,诱导EB病毒癌基因活化,进展为儿童皮肤T/NK细胞淋巴瘤。蚊咬超敏和儿童皮肤T/NK细胞淋巴瘤是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这一疾病谱系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7.
种痘水疱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hydro vaceiniforme-like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HVLCTCL)是一种与EB病毒慢性活动性感染相关的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复习国内文献,自2006年渠涛等1报道以来,迄今报道不过20例.由于2005年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中,本病被认为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一个特型,2而未具体命名,故迄今国外仍有多种名称,如原发性皮肤EB病毒相关性T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primary cutaneous Epstein - Barr virus - assci—ated T - 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s)、种痘水疱样淋巴瘤(hydro vacciniforme- like lymphoma)3、EBV相关性皮肤NK/T -细胞淋巴瘤(EBV - associated cutaneous NK/T- cell lymphoma)4、水疱样淋巴瘤( hydro - like lymphoma)5、种痘水疱样原发性皮肤CD8阳性T细胞淋巴瘤(hydro vacciniforme - like primary cutaneous CD8 - positive T- cell lynphoma)6、种痘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7等.相广才等则习惯用牛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8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并对迄今为止国内相关皮肤科文献报道的18例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EB病毒检测等情况结合近期国外文献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发现: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某些表型可能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丢失,或表达一些奇特的新表型;Southern印迹分析检测出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带,提示该病是一种克隆性恶性疾病。应用多种单克隆抗体检测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表型的变化及Southern印迹技术检测克隆性重排带可能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定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一系列非何杰金淋巴瘤。为了揭示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谱,回顾分析了文献报告的173例成人皮肤、间变性大细胞CD30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学改变、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准,评价了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因素,最后讨论了淋巴瘤样丘疹病和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皮肤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原发性皮肤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原发性皮肤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和B-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基因重排与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皮肤大B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变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