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其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以静态交换法制备了阿昔洛韦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阿昔洛韦药物树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释药动力学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阿昔洛韦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随着溶出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且释药速率与反离子种类有关。结论:阿昔洛韦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与溶出介质的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和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盐酸普萘洛尔药物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普萘洛尔(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PH)药物树脂复合物,并考察其体外释药动力学。方法:采用热力学和交换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PH与树脂AMBERLITTIRP69的交换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0.15,0.6,1 mo.lL-1的NaCl和0.15 mo.lL-1的盐酸以及0.15 mol.L-1的KCl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结果:交换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PH与AMBERLITTIRP69树脂的交换反应属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e与速率常数k均增大,反应的活化能为14.59 kJ.mol-1,ΔGo为49.55 J.mol-1,ΔHmo为38.2337 kJ.mol-1。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PH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释药速率随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释药动力学过程可用Viswanathan方程来描述,并且PH在上述介质中的释放属粒扩散过程控制,粒扩散系数Dr随释放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PH可制备成药物树脂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盐酸地尔硫药物树脂的体外释药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其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以静态交换法制备了盐酸地尔硫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盐酸地尔硫药物树脂在不同释放介质(去离子水、0.15 mol.L-1NaCl1、mol.L-1NaCl、0.15 mol.L-1HCl、0.15 mol.L-1KCl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盐酸地尔硫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随着释放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且释药速率与反离子种类有关。结论盐酸地尔硫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与释放介质的离子强度、反离子种类、介质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周伟  谢欢  刘姹  杨大坚  陈新滋 《中南药学》2009,7(8):567-570
目的制备更昔洛韦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其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考察更昔洛韦药物树脂在不同释放介质、不同离子浓度及不同温度下的释药动力学。结果确定更昔洛韦药物树脂体外释药控制在37℃下,以0.1mol·L^-1HCl为释放介质进行释放度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符合Viswannathan方程。结论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更昔洛韦药物树脂的释药行为与释放介质中的离子种类及温度有关,离子强度对释药行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盐酸倍他洛尔药物树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静态法制备盐酸倍他洛尔的药物树脂并考察其释药动力学。方法:考察了不同温度和药物浓度对树脂交换速度的影响,并考察了药物树脂复合物在去离子水、0.5,1.0,2.0mol·L^-1氯化钠和在0.5mol·L^-1盐酸以及0.5mol·L^-1氯化钾溶液中的释药动力学。结果:温度升高和药物浓度增大,药物与树脂的交换率增加。盐酸倍他洛尔药物树脂复合物体外释药速率随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该法制备倍他洛尔树脂复合物方法可行,凝胶型树脂可有效地控制倍他洛尔在体外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盐酸氨溴索包衣小丸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盐酸氨溴索(Amb)包衣小丸,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及释药机制。方法:Glatt流化床底喷装置中混悬液法上药制备载药小丸,分别以不同eudragit RS100/eudragit RL100配比为包衣材料制备包衣小丸,释放度试验及扫描电镜考察小丸的体外释药特性及释药机制。结果:包衣小丸在扫描电镜下表面光滑圆整,纵切面层次分明;4种小丸配比而成的缓释胶囊释药曲线与进口缓释胶囊兰勃素差异无显著性,且不受介质pH和转篮转速等因素影响;包衣小丸的释药机制可能为浓度梯度作用下Amb按Fick's定律从完整eudragit膜聚合物链间的分子孔隙扩散。结论:Amb包衣小丸具有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盐酸氨溴索药物树脂混悬剂的制备及物理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氨溴索药物树脂混悬剂并对其物理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考察树脂微囊自身性质(粒径,湿真密度,荷电性,润湿性)和助悬剂性质(密度、流变特性),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评价指标对制得的混悬剂进行评价.结果:树脂微囊自身性质适合制备混悬剂,聚丙烯酸树脂(carbopol)和微晶纤维素(avicel)助悬效果好.结论:选取合适的树脂微囊与助悬剂可制得物理稳定性良好的盐酸氨溴索药物树脂混悬剂.  相似文献   

8.
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复合物,对其体外释药动力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不同交联度的离子交换树脂以静态法制备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复合物并对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复合物释放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随着树脂交联度的减小,树脂对双氯芬酸钠的载药速率变快,载药量增加。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溶出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加快;而且与树脂本身性质也有关,释药速率随着树脂交联度和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的释放为pH依赖型。结论:双氯芬酸钠药物树脂的释药速率与释放温度、溶出介质的离子强度和pH值及树脂交联度和粒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的RP-HPLC测定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1)定量分析的RP-HPLC新方法,研究1缓释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血浆样品预处理有用碱化血浆、乙醚正提和稀盐酸反提两步操作,色谱柱为YWG-ODS柱,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 pH7.0磷酸盐缓冲液-四氢呋喃(70:30:2.5),检测波长245nm。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1缓释胶囊75mg后的体内过程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的方法及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 :Phe nomenex C18 色谱柱 (5μm ,250mm×4 6mm) ,柱温 :室温 ,以乙腈 -甲醇 -0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 pH=7 0) -四氢呋喃 (35∶35∶27 5∶2 5v/v)为流动相 ,以西替利嗪为内标 ,流速1 5ml/min ,紫外检测波长242nm ,用盐酸氨溴索与内标的峰面积比进行定量。线性范围640~10μg/L ,最低检测浓度为5μg/L。对1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90mg盐酸氨溴索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 :12名健康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拟合 ,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 ,AUC0~t 为 (2240 67±798 48) μg/(h·L) ,Cmax 为(253 17±65 11) μg/L ,Tpeak 为 (2 22±0 68)h ,T1/2ke 为 (4 18±1 27)h。结论 :方法简便 ,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完全能满足人体内低浓度药物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释放度测定法研究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 ,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缓释制剂在家犬体内的血药浓度 ,按照Wagner Nelson公式计算药物的吸收分数。 结果 3种自制盐酸氨溴索缓释片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以药物累积吸收百分数 f(t)与相应时刻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F(t)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参比制剂与 3种自制制剂的体内外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69、0 979、0 970和 0 983。结论盐酸氨溴索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与体内吸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盐酸氨溴索合成工艺。方法:对关键步骤的工艺条件进行改进。结果:纯度符合药品标准,总收率达30%。结论:工艺合理,条件易于控制,是工业化生产的合理路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氨溴索血药浓度,研究口服氨溴特罗颗粒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中氨溴索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氨溴特罗颗粒(受试制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参比制剂)的药动学。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氨溴索的浓度。评价两制剂中氨溴索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单次给予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含盐酸氨溴索60nag)后氨溴索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G。为(183.86±108.22)、(216.68±198.50)μg·L^-1;tmax为(2.1±0.8)、(2.2±1.0)h;AUC0-96为(2274.13±1159.02)、(2016.97±928.48)μg·L^-1;AUC0-∞为(2307.42±1203.33)、(2056.64±961.25)μg·h·L^-1;t1/2为(14.4±4.6)、(17.2±6.9)h。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3±18.0)%。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氨溴索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非参数检验未发现两制剂的tmax有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4.
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方法:考察渗透泵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情况。结果:渗透泵的释药不随释药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结论:盐酸氨溴索渗透泵控释片释药稳定,零级释药明显,具备优良控释制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梅小芬  龚海燕 《中南药学》2014,(10):978-980
目的研究2种不同类型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稳定性。方法将2种类型的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分别置于4 500 Lx光照、60℃高温下放置5、10 d以及加速试验条件下3个月,分别测定各项指标并与起始数据比较。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上述条件下各项指标无变化;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在各个条件下放置后含量下降,有关物质增加。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比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年1月-2011年7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盐酸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52例,男性多于女性。所致不良反应最多为全身性损伤(32例,61.54%)、皮肤及附件损伤(10例,19.23%)。结论:应重视盐酸氨溴索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选择盐酸奎宁为定量内标物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多剂量口服 75mg盐酸氨溴索国产缓释胶囊和进口缓释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 ,以考察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多剂量口服达稳态过程和稳态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75mg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连续口服d 4起 ,体内盐酸氨溴索血药浓度基本达稳态水平。国产缓释胶囊和进口缓释胶囊的稳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 (4 2± 0 7)h和 (4 1± 0 8)h ,Cmax分别为 (2 0 8 73± 31 91) μg·L-1和 (2 12 5 6± 2 9 6 4) μg·L-1,Cmin分别为 30 76± 10 47μg·L-1和 (2 9 80± 10 2 3)μg·L-1,AUCss分别为 (2 113 90± 430 6 0 ) μg·h·L-1和2 0 88 2 2± 40 2 5 2 μg·h·L-1,Cav分别为 (88 0 8± 17 94) μg·L-1和 (87 0 1± 16 77) μg·L-1,DF分别为 (2 0 7± 0 31)和(2 16± 0 37) ,多剂量口服 75mg国产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1 10 %± 6 33 %。结论 盐酸氨溴索国产缓释胶囊和进口缓释胶囊的主要稳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