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烧伤休克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烧伤休克期的护理体会(530027)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卢进华在日常生活中,小儿烧伤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我院1971年1月~1993年6月,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1866例,其中小儿烧伤799例,小儿烧伤占总烧伤患者的42.82%。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发...  相似文献   

2.
我院外科从1972年1月至1986年12月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451例,本文根据其临床资料,就小儿烧伤防治休克、败血症及创面处理等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5年来我院共收治烧伤病人1032例,其中小儿烧伤451例,占同期烧伤病人43.7%,在小儿烧伤中,男性256例,女性195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最小2天,以3~7岁儿童多见,287例(占63.6%)。本组5%Ⅱ度烧伤128例,5~15%Ⅱ度烧伤106例,15~25%Ⅱ度烧伤96例,25~  相似文献   

3.
小儿头面部烧伤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2005年我科收治小儿头面部烧伤165例,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12例,女53例,年龄3月龄~8(平均4.8)岁;烧伤面积7%~65%。平均16.7%,治愈162例.治愈率98.1%。(治愈标准:在院内无再度发生休克,无创面感染,无烧伤并发症,创面按期愈合,窖貌及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4.
小儿烧伤25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梅  陈军 《护理学报》2002,9(2):11-13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的特点,探讨小儿烧伤的防护。方法:对12周岁以下的小儿烧伤2539例进行季节,年龄,受伤原因,受伤面积,休克发生率,死亡率与死亡原因等特点分析。结果:小儿烧伤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占71.96%,受伤原因以烫伤为最多,占总数的79.99%,其中家庭烫伤1854例,占91.29%,其次是火攻伤和电烧伤,化学烧伤最为少见;烧伤面积在20%以下的病人在半数以上;小儿烧伤后休克的发生率与烧伤面积有明显的相关性,烧伤面积达40%时,休克发生率超过50%,随着面积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小儿烧伤死亡率与面积呈正相关,主要死亡原因是:休克,败血症,呼吸衰竭。结论:小儿烧伤应主要做好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降低家庭烧伤的发生率;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防止小儿烧伤后脑水肿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邓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119-120
2001年7月一2007年9月,我们多次收治成批烧伤患者,经精心急救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有烧伤患者27例,分为三批,其中最多一批11例,最少一批4例;男21例,女6例,17岁~60岁;烧伤面积为28%~93%,以Ⅱ度~Ⅲ烧伤为主。烧伤原因:水泥熟料喷窑烧伤18例,糕点厂烤箱爆炸烧伤9例。伤后3~7h人院,在烧伤现场均未进行正规的休克复苏治疗。  相似文献   

6.
烧伤休克期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是人体受热力、电能、化学物质等作用于皮肤、五官、呼吸道等处,严重者可深及皮下、肌肉至骨骼并能引起全身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损伤。烧伤休克期一般发生在伤后48~72小时以内,主要是大量血浆液体由血管内迅速外渗于组织间隙内,造成机体体液丢失,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导致休克。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重度烧伤周身达70%以上患者休克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监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1998年共收治烧伤面积超过70%,均为深Ⅱ-Ⅲ度烧伤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为8~56岁,治愈12例,死亡4例。2休克期观察2.1精神状态观察,若烧伤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与探讨小儿烧伤休克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28例烧伤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治愈115例,好转10例,死亡3例。结论小儿重度烧伤休克期的成功救治与良好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平稳度过休克期对患儿的救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休克期救治工作是治疗烧伤的关键。笔者单位自2004年至今共收治烧伤面积50%~70%病人24例。休克期均平稳渡过。 1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7例;小儿8例,老年人4例,中青年12例,年龄最小为1岁半,最大为68岁;面积最大为70%,最小为50%。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烧伤休克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200例小儿烧伤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患儿顺利渡过休克期,2例来院较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细心护理观察是有效防治早期休克和全程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发育尚不成熟,一旦发生烧伤时全身反应比成人重,病情复杂,变化快,烧伤面积超过10%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因此,小儿烧伤的护理工作十分繁重,并有其特殊的规律。现将白求恩医科大学三院和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对430例小儿烧伤的护理体会,综合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分析本组病例分类按照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的分类标准,即:1.轻度烧伤: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2.中度烧伤:烧伤总面积在11~30%或  相似文献   

11.
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若早期处理不当,常遗留爪形手和手畸形。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48例小儿烧伤66只手早期行削痴全厚皮片移植术,通过术前进行心理指导,术后加强功能护理,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3.l岁。烧伤面积4%~ZI%,平均1队7%;区度面积1%~12%,平均年8%。双手烧伤18例,单手烧伤30例,共66只患手。手术时间为伤后3~sd,平均4d。2护理措施2.l术前指导烧伤为突如其来的疾病,大部分患儿家属承受不了这一打击。对孩子愈后会不会遗留残疾、…  相似文献   

12.
小儿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多发生于1岁~4岁,由于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全,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烧伤后极易造成功能紊乱,且代谢功能差,小儿烧伤面积超过10%者,就有可以发生休克,头面部烧伤的患儿面积小于10%亦可能发生休克。在小儿烧伤治疗过程中,如何使患儿平稳渡过休克期是治疗小儿烧伤成败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小儿惊厥 (Cpilepsia)是烧伤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 ,临床并非少见[1] ,国内有人报道发病率为 9 9%[2 ] 。我科 1993~2 0 0 0年共收治小儿烧伤 134 1例 ,其中住院期间发生惊厥1次以上者 6 2例 ,发生率为 4 18%。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 2例 ,男 33例 ,女 2 9例 ,年龄 11d~ 4岁 ,平均年龄 2 1岁。烫伤 5 6例 ,烧伤 6例。烧伤面积 7%~ 15 %6例 ,~ 2 6 %39例 ,~ 5 0 %14例 ,~ 80 %3例。平均烧伤面积 2 4%,平均三度烧伤面积约 2 2 %。本组发生休克37例次 ,占 5 9 6 %。伤后致惊厥发生时间最短 7h ,最长 72h。休克期发…  相似文献   

14.
208例小儿烧伤高热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克琼 《华西医学》1997,12(3):359-360
208例小儿烧伤高热的护理邹克琼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1一般资料我科1994年1月~1996年8月共收治烧伤病儿208例,92%病儿出现高热。其中烫伤184例,火焰伤24例;年龄6岁以下134例,年龄最小是出生后2小时;严重烧伤89例,烧...  相似文献   

15.
静脉穿刺血样的物理观察是烧伤休克复苏期一项简便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对所采血样的即刻色泽,粘稠度的观察,可初步反映休克病情的转归,判断休克复苏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的参考资料。本文试图通过对23例重度烧伤患者,休克复苏过程中血样的观察,分析,初步探讨其在烧伤初期与烧伤休克演变的内在联系。1临床资料及结果lop年5月一1997年3月,我院收治了23例重度烧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6个月一防岁,烧伤面积53%-op%,m度烧伤面积占0-6%。分别在人院后连续3天多次做静脉穿刺抽血行血生化检查。采…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烧伤的发病率较高,我所自1958年收治烧伤患者以来,小儿烧伤占38.6%。小儿机体对疼痛、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或感染等所引起的反应较成人迅速而严重,故小儿面颈部5%或肢体部10%面积的烧伤就可以发生休克。因此小儿烧伤不论从其发病数字上或就其严重性来看,都是值得在预防、治疗及护理方面引起重视的。小儿烧伤多发生在2—5岁。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刚开始独立活动,自制能力不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尚未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动作不够准确和协调,并且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们对25例烧伤患儿应用改良后的烧伤小儿大字架,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6个月~7岁,烧伤面积10%~32%,烧伤深度Ⅱ~Ⅲ度.其中背部手术取皮5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小儿特重度烧伤休克期护理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2002年5月治疗小儿特重度烧伤87例,在休克期的输液护理过程中,针对患儿的病理生理特点,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加强输液管理,精确计算补液量,及时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护肾脏功能;根据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及种类。结果:87例中治愈86例,治愈率为98.6%。结论: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及时、准确补充液体,有利于患儿渡过休克期,将直接影响全病程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对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1999年12月所治疗护理成功的60例小儿烧伤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全部患儿治愈出院,身心健康.结论通过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早期休克和保证全程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烧伤后惊厥的原因,以期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小儿烧伤后发生惊厥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高热、低钠血症、脑水肿、低钙血症是小儿烧伤后发生惊厥的主要因素。其中,高热致惊厥9例,低钠血症引起惊厥5例,脑水肿引起惊厥2例,低钙血症引起惊厥1例。患儿经使用镇静剂、吸氧、降温、脱水、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护理后,惊厥在1min内控制的有15例,在2~5min内控制的有2例;惊厥缓解后,患儿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无再发惊厥、无脑部后遗症。结论 正确处理创面,控制感染,预防高热,及时合理输液,防治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脑水肿等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小儿烧伤后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