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胃癌组织中MMP-9表达、微血管生成与胃癌侵袭与转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爱东  吕光成 《肿瘤》2002,22(1):57-58,6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 9)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及其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用抗MMP - 9及抗血管内皮细胞CD34单克隆抗体对 40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弥漫型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组MMP 9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肠型胃癌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P值分别 <0 .0 5和 0 .0 1 ) ;有淋巴结转移组、远外转移组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 (P值分别 <0 .0 1和 0 .0 5) ;MMP 9阳性表达组胃癌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 (34 .5± 8.3Vs 2 6 .8± 1 0 .4,P <0 .0 5)。结论 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基因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MMP 9与胃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联合检测MVD及MMP 9表达对胃癌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 4 0例喉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的测定 ,研究一氧化氮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一氧化氮在喉癌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健康人和喉癌患者血清NO-3 和NO-2 之和反应体内一氧化氮水平。检测了 4 0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喉鳞癌患者及 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喉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前者为 (12 2 4 5± 4 1 2 3) μmol/L ,后者仅为 (6 8 6 4± 17 36 ) μmol/L(P <0 0 0 1) ,喉癌患者术后 2周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 (91 32± 33 82 ) μmol/L ,与术前组 (12 3 74± 4 3 35 ) μmol/L比较 ,明显降低 (P <0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组 (115 2 1±2 5 4 1) μmol/L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12 9 4 3± 2 3 5 6 ) μmol/L(P <0 0 5 )。 结论 :喉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它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内皮抑素检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内皮抑素 (endostatin)的含量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对 79例原发性肺癌、8例肺部良性疾病及 2 0例健康人血浆内皮抑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血浆内皮抑素含量在原发性肺癌、肺部良性疾病及健康人分别为 (9 3± 5 7)pg mL、(6 3±2 5 )pg mL、(4 9± 3 2 )pg mL ,肺癌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和健康人 ,P <0 0 5 ;血浆内皮抑素含量在Ⅰ、Ⅱ、Ⅲ、Ⅳ期肺癌中分别为 (6 6± 4 3)pg mL、(7 1± 5 5 )pg mL、(8 7± 6 0 )pg mL、(10 6± 4 5 )pg mL ,血浆内皮抑素含量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年龄≥ 6 0岁肺癌患者血浆内皮抑素含量为 (7 9± 4 2 )pg mL ,年龄 <6 0岁为 (10 4± 5 6 )pg mL ,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P <0 0 1。结论 :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内皮抑素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且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MMP-9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原发性乳腺癌组织标本 ,采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亲合免疫组织法 ,检测肿瘤组织中MMP -9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MMP -9的阳性表达率为 42 %;MVD均值为 2 5 .3± 9.1;无腋淋巴结转移组、高分化组、无远处转移组及 5年生存组的MMP -9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远处转移及死亡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VD值增大提示乳腺癌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预后差 ;MMP -9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有关 ,MMP -9高表达组MVD值大于MMP -9低表达组 (P <0 .0 5 )。结论 MMP -9表达水平及MVD与乳腺癌生长、转移及患者预后相关 ,此结果为临床建立新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因子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于华众  李章平  李上共  吴朝明 《癌症》2005,24(6):740-742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理想的血液学指标来反映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观察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活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999~2003年共有经病理确诊、行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4例,用明胶酶谱法测定患者血浆MMP-2和MMP-9活性.结果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浆活化MMP-2和MMP-9水平(71.9±11.7、15.5±6.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5.2±6.6、7.3±2.3)(P<0.001);包膜及包膜外浸润组的血浆活化MMP-2和MMP-9水平(70.5±13.0、14.7±6.1)明显高于包膜内浸润组(35.4±7.9、8.0±4.2)(P<0.001);而肿瘤直径≥1 cm组和<1 cm组血浆活化MMP-2和MMP-9水平(55.4±20.4 vs.59.3±20.8,10.8±5.7 vs.13.7±6.8)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之间血浆总MMP-2和MMP-9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明胶酶的活化形式MMP2和MMP-9的浆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侵袭有关,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6.
MMP-2和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和MMP 9的表达 ,以探讨其在NSCLC中表达的意义 ,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比较 40例NSCLC组织 ,3 2例癌旁组织和 10例正常或良性肺病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结果 ①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MMP 2和MMP 9的阳性率 ( 90 %和 83 % )较癌旁组织 ( 2 2 %和 13 % )明显增高 (P<0 .0 1) ,而在癌旁组织和对照组织 (均为 0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肿瘤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中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者 (P <0 .0 1) ,腺癌组织显著高于鳞癌组织 (P<0 .0 5 ) ,低分化肿瘤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肿瘤 (P <0 .0 5 ) ,Ⅲ期肺癌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 (P <0 .0 5 )。结论 在NSCLC组织中MMP 2和MMP 9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肺病组织 ,检测肺癌组织中MMP 2和MMP 9表达有助于判断肺癌转移、病期 ,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物质群 (TSGF)对肺癌转移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SGF快速检测诊断试剂盒对临床确诊的 75例肺癌患者 (其中局限组 39例 ,远转组 36例 )及 2 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SGF含量进行检测 ,以TSGF≥ 6 4U/ml判断为阳性。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为 77.0 8± 15 .73U/ml( x±s) ,阳性率为 88% ,与正常对照组的 5 9.4± 4 .4 5U/ml( x±s)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远转组的肺癌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为 88.2 2± 15 .6 9U/ml,阳性率 97% ,与局限组肺癌的 6 7.5 6± 7.4 3U/ml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清TSGF测定对肺癌的诊断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尤其对肺癌转移的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YFRA 2 1 1在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手术、放疗或化疗前后 2周内采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标本共 16 9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样本血清中CYFRA2 1 1的表达情况。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 2 1 1总体表达水平为 (12 .98± 7.34) μg/L ,其中鳞癌为 (2 0 .48± 11.2 5 )μg/L ,腺癌为 (5 .48± 3 .43) μg/L ,且随病情的发展而升高。检测总体阳性率为 5 6 .80 % ,其中鳞癌为 70 .96 % ,腺癌为 2 6 .32 %。鳞癌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腺癌患者 (P <0 .0 5 ) ,血清CYFRA 2 1 1的表达水平在术后 2周显著下降 (P <0 .0 5 )。病情稳定、疗效较好的患者血清CYFRA 2 1 1表达无明显变化 ,病情进展、疗效较差的患者则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CYFRA 2 1 1表达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定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检测肺癌中的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Ge G  Zhou Q  Zhang S  Liu L  Chen J  Cheng N  Qin J  Li L 《中国肺癌杂志》2000,3(4):284-287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icro vasculardensity ,MVD)与肺癌病理生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 114例肺癌组织、3 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MVD。结果 ①肺癌组织中MVD( 3 0 .3 7± 10 .5 6)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 ( 10 .2 3± 6.2 9) (P <0 .0 1) ;②MVD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状态 ,P TNM分期 ,细胞分化程度等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 ,而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③肺癌组织中MVD高密度(MVD≥ 3 0 )组患者 5年生存率 ( 17.2 7% )明显低于低密度 (MVD <3 0 )组 5年生存率 ( 5 2 .74% ) (P <0 .0 1) ;④MVD与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2 1,P <0 .0 1) ;⑤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 :P TNM分期和MVD是判断肺癌预后最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MV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检测肺癌中MVD有助于预测肺癌预后及指导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 -选择素 (solubleP selectin ,sP selectin)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78例不同期别的鼻咽癌患者和 3 0位正常对照者血浆sP selectin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 :各期鼻咽癌患者血浆sP selectin水平 ( 97 76± 5 6 5 7)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2 5 63± 8 86)ng/mL ,P <0 0 1;颈淋巴结转移组( 13 7 5 4± 62 48)ng/mL高于非转移组( 72 3 1± 3 9 86)ng/mL ,P <0 0 1。Ⅲ期( 15 9 76± 79 5 8)ng/mL与Ⅱ期( 12 2 69± 5 1 76)ng/mL患者sP selectin的含量均高于Ⅰ期 ( 67 5 4± 3 4 47)ng/mL ,P <0 0 1,且Ⅲ期高于Ⅱ期 ,P <0 0 5。结论 :sP selectin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