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肺结核的发病情况,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对1-13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的X线和痰涂片检查来分析他们的结核病患病情况。同时,分析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患者配偶、父母和子女以及有无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和不同排菌程度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肺结核患者的检出情况。 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3.3%;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配偶最高,分别是患者父母的1.9倍和患者子女的16倍;有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是无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的6.4倍,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7.8,P<0.01);涂片3+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比涂片2+患者和涂片1+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别高出1.8和2.4个百分点。 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患病情况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对患者的配偶、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有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排菌严重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应重点关注。因此,应加强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检查,尽早发现患者,缩短肺结核患者对正常人群的感染传播。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肯尼亚在Machakos地区对肺结核发现方法的第三次研究。调查方法为征询老年人及户主以提供结核可疑者(1.咳嗽胸痛超过一个月;2.有血痰史;3.因病在家超过一个月;4.曾患过肺结核)。对当地保健站因症就诊的可疑者及已知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接触者进行检查,共计35,264人,6岁以上者24,499人,共5,276户,平均每户4.3人。调查结果:1.由老年人、户主及保健站提供的可疑者计1,293例,分别为102例(7.9%),972例(75.2%)及85例(6.5%),另134例(10.4%)由老年人及户主同时提供。1,276例痰菌检查培阳者2%,涂阳0.9%。老年人及户主所提供约可疑者的痰菌培阳率分别为4.2%及1.7%,涂阳率分别为2.8%及0.9%。  相似文献   

3.
1978年沈阳市皇姑区某幼儿园4~6岁儿童40名做结素试验。结素强阳性率高达20%。随后对该幼儿园全部儿童作胸部透视,结素强阳性儿童拍胸片,确诊肺门淋巴结结核二名。为了寻找传染源,对幼儿园全体职工进行胸部透视,发现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一名。为了解传染源对幼儿的影响,又对另一托儿所的全部职工及儿童作了胸部透视,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对该所4~6岁儿童作结素试验进行对比。两组儿童均使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结核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云南省哈尼族肺结核流行情况。方法 出生满3个月以上婴儿至15周岁以下儿童作结构菌素试验(PPD)及卡介苗接种的卡痕检查,PPD强阳性者进行胸部摄片检查,有症状者进行痰菌检查。结果 402名哈尼族人中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3例,检出率5.7%,痰菌阳性3人,涂阳率746.27/10万。PPD强阳性反应25名,强阳性率14.0%。结论 云南省红汀州哈尼族肺结核疫情严峻。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结核病查痰点痰检工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门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查痰工作情况,探讨综合医院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的措施。方法根据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门诊病人登记本、查痰登记本、转诊登记本及结防机构对综合医院的督导和痰检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40所综合医院1年间,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1303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59例,涂阳检出率15.6%,转到结防机构的涂阴及未查痰病人2094例,在结防机构查痰168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804例,涂阳检出率47.7%,其中未查痰直接转到结防机构查痰1026例,发现涂阳肺结核551侧,涂阳检出率53.7%,痰阴病人转到结防机构再查痰65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53例,涂阳检出率38.4%,结防机构门诊查痰25238例,涂阳检出率55.7%,与综合医院涂阳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建立查痰点,加大行政干预力度,加强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医院内相关科室建立协调机制,将痰检工作纳入综合医院临床检查常规项目,加强痰检质量控制和结防专业机构对综合医院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复训,是提高传染源发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采纳的2项提高涂阳病人发现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流调实验对象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第四次流调检查方法中由于增加了2项措施,与传统流调方法相比,多检出11.8%的涂阳病人,其中44.7%归因于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查痰这一措施,55.3%归因于多查的第三个痰标本。多检出的涂阳病人中,83.0%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7.0%为非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论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是病人发现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我们对本市综合医院对肺结核的诊断情况做了调查,并在本市开始试行了综合医院转诊办法。供同道参考。一、综合医院1985年工作量综合医院门诊量是市结防所的3倍,痰菌涂片检查仅为结防所的1/480。二、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可疑者调查。我们在呼吸内科做为期两月的可疑者调查,检出活动肺结核58例(10.2%),其中涂阳5例(5.8%)。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集中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规范的集中推荐发现方式工作流程,使集中推荐发现方式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7种可疑肺结核线索对象标准,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果采用严格的集中推荐方法,利用3个月时间,在总人口755944人的县级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例;可疑线索对象中以咳嗽、咯痰≥3周或咯血或痰中带血者的结核病人检出率最高,为13.0%,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6%。结论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方式,不仅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从不同特征的人群中筛检肺结核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受检人群分成肺结核可疑症状组和其他三组,分析比较各组人群中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及其成本效果。结果 肺结核可疑症状组的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 3590.9/万、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 1159.1/万,明显比其他三组人群的检出率高 (P<0.001)。肺结核可疑症状组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的平均费用为 103.0元/例,检出涂阳肺结核的为 319.2元/例,明显比其他三组人群的低。结论 在现有卫生资源的情况下,采取因症就诊为主的发现方式可最大可能地发现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安徽省贫困和边远地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在安徽省24个贫困和边远的县(区)1 544万人口,通过发动2 387 405名中小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的宣传,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县级结防人员积极性,提高病人发现率。结果24个实施县中培训各级人员19 937人, 6 959个中小学校参与,共发动学生2 387 405人,调查人口6 043 786人,由学生填卡直接获得线索可疑者40 662例,经乡镇医生确认的可疑者23 079例,人群中可疑者检出率为3.8%o,共发现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5 462例(其中4 617例病人为医疗措施不能触及的),比前1年增加4 030例,是前1年同期病人发现数3.8倍;5 098例新发涂阳病人得到成功治疗。复治涂阳病人1 377例,涂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 938例,共12 777例病人得到治疗。结论通过FIDELIS项目不仅提高了安徽省贫困和边远地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也提高了安徽结核病控制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个新的肺结核病涂阳患病率调查方法及其推算公式。方法 利用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与无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涂阳病人数构成比的参数作常数,建立直接症状检查法及其推数公式,并作费用分析。结果 (1)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与无结核症状者的涂阳病人比例,分别为 75%和25%。以此参数建立的(直接症状检查法 )肺结核涂阳患病率计算公式为:R=Sn×(1+1/3)N。R为肺结核涂阳患病率;Sn为有症状者患病人数;N为调查人数。(2)直接症状检查法调费用低,仅为普查法的24 .3%。结论 新建立的直接症状检查法样本大、参数(常数)稳定、科学性好、调查方法简便、实施工作费用低,可作为今后的肺结核患病率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云南省哈尼族肺结核流行情况。方法 出生满3个月以上婴儿至15周岁以下儿童作结核菌素试验(PPD)及卡介苗接种的卡痕检查,PPD强阳性者进行胸部摄片检查,有症状者进行痰菌检查。结果 402名哈尼族人中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3例,检出率5.7%,痰菌阳性3人,涂阳率746.27/10万。PPD强阳性反应25名,强阳性率4.0%。结论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肺结核疫情严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医疗机构痰检质控工作情况,探讨提高痰检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对全区综合医疗机构的督导记录和痰涂片复检质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2007年53家基层综合医疗机构,共登记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1313例,查痰6989例发现涂阳肺结核403例,涂阳检出率5.8%。未查痰病人转至结防机构查痰5972例,发现涂阳肺结核2030例,涂阳检出率34.0%。涂阴病人转至结防机构再查痰3940例,涂阳肺结核893例,涂阳检出率22.7%。结防机构查痰29048例,涂阳9896例,涂阳检出率34.1%,与综合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对综合医疗机构痰涂片检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复训,提高痰检质控质量,保证检出率,以达到提高涂阳病例发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1995年10~12月在石家在5个县(市)综合医院内科通过政府参与、宣传教育和转诊奖励的方法对可疑肺结核症状者转诊发现肺结核病人的研究。共转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639人,转诊率为5.1%,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5例,发现率为8.6%,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34例,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5.3%,明显高于1994年同期转诊发现的结核病人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所采纳的两项提高病人发现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流调实检对象接受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第四次流调检查方法中由于增加了两项措施,与传统流调方法相比,多检出11.8%的涂阳病人,其中44.7%归因于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查痰这一措施,55.3%归因于多查的第三个痰标本。多检出的涂阳病人中,83%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7%为非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论 广泛动员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并对其检查3个痰标本可提高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集中推荐发现病人的方式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作用,从而制定出完善的、规范的集中推荐发现方式工作流程,使集中推荐发现方式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7种可疑肺结核线索对象标准,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结果采用严格的集中推荐方法,利用3个月时间,在总人口755944人的县级市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6例;可疑线索对象中以咳嗽、咯痰≥3周或咯血或痰中带血者的结核病人检出率最高,为13.0%,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的检出率为7.6%。结论采取村医生入户调查、乡卫生院胸透初筛、市结防所集中定诊的集中推荐方式,不仅是提高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995年10-12月在石家庄5个县综合医院内科通过政府参与,宣传教育和转诊奖励的方法对可疑下状者转诊发现肺结核病人的研究。共转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39人,转诊率为5.1%,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5例发现率为8.6%,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34例,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5.3%,明显高于1994年同期转诊发现的结核病人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1979年江西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的涂阳患者,分析他们家庭密切接触者的感染和患病情况,并着重比较已治和未治传染源的传染性大小。一、调查方法 (一)以32个流调点的121例痰菌涂片阳性病人列为“调查病例”。“调查病例”的全部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 (二)内容 1.感染率:采用全国统一的纯蛋白衍生物(P—PD—RT_(23))2单位/0.1毫升,或统一批号的1:2000旧结素5单位/0.1毫升,对未种卡介苗的15岁以下儿童做皮内试验。72小时观察反应,硬结直径小于5毫米者为阴性,5~20毫米为阳性,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毫米或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为强阳性。从结素阳性反应频度和强度了解结核的感染情况。 2.患病率:对15岁以上人群、以及对结素有禁忌或结素阳性的15岁以下人群、进行胸部X线透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的新方法。方法:30个区/县参与本研究。经过培训的村医对结核病可疑症状者进行调查并转诊至县结防所,定点乡镇卫生院或综合医院进行免费痰涂片检查。综合医院报告的结核病病人和可疑者如在转诊过程中丢失,由县级结防人员进行追踪。结果:共发现12091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项目前的36.2/10万提高至项目后的49.9/10万,DOTS策略下的病人发现率达到86%。登记的43464例结核病可疑者中,15363(35.3%)例是由村医和综合医院医生转诊的。转诊率明显上升(P〈0.01)。在转诊的15363例病人中,3870例被诊断为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在3类不同的显微镜痰涂片检查中心,其结核病可疑者的痰检率和涂阳检出率明显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追踪率为70.9%,但追踪到位率只有33.1%。结论:加强村医转诊结核病可疑者到县结防所,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病人和村医进行转诊激励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生中运用线索调查卡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安徽省贫困和边远地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方法 在安徽省24个贫困和边远的县(区)1 544万人口,通过发动2 387 405名中小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的宣传,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县级结防人员积极性,提高病人发现率.结果 24个实施县中培训各级人员19 937人,6 959个中小学校参与,共发动学生2 387 405人,调查人口6 043 786人,由学生填卡直接获得线索可疑者40 662例,经乡镇医生确认的可疑者23 079例,人群中可疑者检出率为3.8‰,共发现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5 462例(其中4 617例病人为医疗措施不能触及的),比前1年增加4 030例,是前1年同期病人发现数3.8倍;5 098例新发涂阳病人得到成功治疗.复治涂阳病人1 377例,涂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 938例,共12 777例病人得到治疗.结论 通过FIDELIS项目不仅提高了安徽省贫困和边远地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也提高了安徽结核病控制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