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伴情绪障碍患者的证素分布特征,初步探究PD伴情绪障碍患者的脑内神经递质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就诊于本院脑病科门诊的41例PD患者,按照情绪障碍诊断标准分为PD伴情绪障碍组与PD非情绪障碍组,对纳入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测评,并对其中可配合脑电超慢涨落分析的27例PD患者进行神经递质检测。[结果] PD伴情绪障碍组心神、气滞出现频次明显高于PD非情绪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伴情绪障碍组心神、心、肝、热、气滞、阳亢、阴虚的分值明显高于PD非情绪障碍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伴情绪障碍组与PD非情绪障碍组相比,谷氨酸(GLU)的测定值较高,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的测定值较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伴情绪障碍患者可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础上佐以养心安神,理气通滞之品。GLU的升高,5-HT、ACH的降低可能为PD患者发生情绪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P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氧化应激、α-突触核蛋白聚集、神经炎性反应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导致的中脑黑质区DA能神经元的丢失、死亡,进而诱导出PD表型。然而,以上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PD的病程长、致残率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努力探究PD发病的新机制和治疗靶点是PD研究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对PD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PD的病理过程中存在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即铁死亡。研究发现,PD患者脑组织中存在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活性氧自由基增多等与铁死亡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且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和针灸治疗对纠正这些铁死亡相关因子和表达水平的失衡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阐明TCM和针灸治疗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患者PD症状的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对铁死亡及其在PD病理中的作用和近年来有关通过TCM及针灸治疗PD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梅霞  唐阁 《天津中医药》2018,35(7):553-556
腹膜透析(PD)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的替代疗法之一。虽然近年来相关技术不断改进,但PD患者仍存在较高的病死率。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炎症、贫血、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等是导致PD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早有效地控制诱发因素,可有利于降低PD患者的病死率,延长生存时间。文章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就引起PD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中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根据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将87例早中期PD患者分为PD睡眠障碍组(46例)和PD不伴睡眠障碍组(41例),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Hoehn-Yahr分级等基线资料,以及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PD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对所有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早中期PD患者的睡眠情况。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或Logistic回归法检验PDSS总分与各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探讨早中期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D不伴睡眠障碍组比较,PD伴睡眠障碍组SCOPA-AUT、HAMA、HAMD、PDQ-39及UPDRS各部分(Ⅰ精神、行为和情绪,Ⅱ日常活动,Ⅲ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2)本研究收集的87例早中期PD患者中,气血不足证...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便秘是PD常见的临床前驱症状,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司二便”,肾精不足导致肾阴、肾阳不能濡养或温煦肠道导致便秘。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脑相关。肾虚在前,PD发生在后,这与便秘是PD的临床前驱症状相吻合。PD便秘与中医肾虚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是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且可导致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aptonucleoprotein, α-Syn)在肠神经系统中沉积,并通过迷走神经传导进入脑黑质积聚,进而促进PD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肠道-脑轴理论与肾脑相关理论有高度契合性。肾虚血瘀是PD发生、发展的根本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法治疗PD疗效确切,能改善PD患者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提高脑内多巴胺(Dopamine, DA)水平。这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DA能神经元炎症反应有关。对补肾活血法治疗PD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可为临床治疗PD提供新思路、开辟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桔梗皂苷-D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梗皂苷-D(PD)是从桔梗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类单体。近年来研究表明,PD有广泛的抗癌作用,且疗效满意。本文从增殖、凋亡、浸润和转移、免疫及抗炎等方面对PD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更好开发和利用PD、发挥其抗肿瘤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论肾虚血瘀是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机.方法:从发病年龄、症状、病位、病程、分子生物学机制、治疗等方面分析肾虚血瘀与P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提出肾虚髓空是PD发生的内在条件,血瘀则是发病的必然因素,PD存在着肾虚血瘀、虚瘀相关的病机特点.补肾活血方药对PD有效,具有抗脑老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结论:肾虚血瘀是PD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穴位贴敷治疗PD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对穴位贴敷治疗PD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穴位贴敷治疗PD的作用机制包括多个方面。穴位贴敷可以调节内分泌激素、释放镇痛物质、减轻炎症反应、调控子宫机械因素,改善子宫收缩和舒张,从而减轻PD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对穴位贴敷治疗PD的多途径效应差异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优化穴位贴敷治疗PD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虎杖苷抑制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D 50μmol/L组、PD 100μmol/L组和PD 200μmol/L组。应用隔离灌流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区的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D(50,100,200μmol/L)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B)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PD组大鼠压力感受器曲线明显向右上方移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压力感受器反射曲线最大斜率(PS)和MAP反射性下降的最大值下降。Bay K8644(500 nmol/L)预处理后,PD抑制CSB的效应被完全阻断。结论 PD可抑制CSB,并且此效应与阻断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枢神经系统第二大变性疾病,由于PD需要终身管理,治疗、康复和护理费用高昂,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PD在中医学中归为“颤证”范畴。肝肾阴亏为PD主要病机。经典补阴方剂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阴液之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此方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并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六味地黄丸治疗PD可延缓病情,减少西药用量,且不良反应小。现对近年来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亏型PD患者的疗效评价进行综述,为其治疗P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芪平颤方化裁治疗帕金森病(PD)非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纳入的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天芪平颤方化裁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第I、II部分、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量表(NMSQuest)、PD生活质量评分(PIMS)评估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参数变化,并对频度较高的非运动症状进行亚层分析。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随访时UPDRS I、II,NMSQuest以及PIMS评分均较基线有改善趋势;PD非运动障碍出现频度较高的依次为记忆减退,便秘,夜尿增多,失眠和丧失兴趣;治疗组便秘、耳鸣、夜尿增多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芪平颤方化裁治疗PD非运动障碍特定临床表现有较好疗效,可辅助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髙、姿势步态异常等症状,以及便秘、夜尿症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针灸对于PD的非运动症状,尤其是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如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尚无综述对此类研究加以整理。因此,现总结归纳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分析针灸治疗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症状的优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结构与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PD患者(PD组)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D组与对照组比较,总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效率、总非快速眼动睡眠比例下降,觉醒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组患者总体睡眠结构存在明显异常,伴发睡眠障碍较对照组常见。动态脑电图对了解PD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医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治疗PD有独特优势,临床疗效肯定。本文针对PD的治疗提出其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确定滋肾平肝、通络活血之法。具体治疗则强调补益肝肾、通络活血贯穿PD治疗的始终,注意重视补肾固其本;注重疏肝、平肝、柔肝的辨别及运用;兼顾风、痰、瘀、毒辨证在PD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肝肾阴虚论治该病,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定风珠对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影响。方法运用大定风珠治疗56例肝肾阴虚型PD,观察患者使用前后NM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PDSS、SCOPA-AUT、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定风珠丸对PD患者自主神经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改善肝肾阴虚型PD患者睡眠状态,改善焦虑状态。对肝肾阴虚型PD患者的NMS改善明显。大定风珠对于肝肾阴虚型PD患者NMS的改善有较好作用,其具体原因可能与中药的多靶点、多系统、整体性治疗有关。中医的整体性治疗观念在目前PD的治疗中有望与西药互补,为P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的相关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PD患者60例为PD组及正常人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小板5-HT水平.使用HAMD量表对PD患者评分,以评估抑郁症的程度,并将PD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与HAMD量表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D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D组出现30例伴抑郁症的患者,PD伴抑郁组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PD无抑郁组(P<0.05).PD组血小板5-HT水平与HAMD量表评分结果为负相关(P<0.05).结论 PD与PD伴发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5-H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临床上通过监测PD患者血小板5-HT水平可用于评估PD伴发抑郁症的病情程度,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因病变累及锥体外系引起的,包括特征性运动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和非运动症状如情绪、认知、精神和睡眠障碍等,其中情绪、认知、精神障碍统称为神经精神障碍。神经精神障碍中的幻觉、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等伴随PD的始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神经精神障碍的研究是当前缓解PD的重要问题。抗PD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但是对于非运动症状尚无明显效果,而针灸在控制PD伴神经精神障碍方面疗效显著。该文通过对PD伴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针灸治疗及选穴频次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针灸治疗PD伴神经精神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的代谢变化,评价H-MRS1用于PD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H-MRS检测15例PD与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双侧纹状体1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复合物(Cr)含量,比较NAA/Cr、Cho/Cr、NAA/Cho比值。结果:PD组NAA/Cr、Cho/Cr、NAA/Cho分别为(1.2±0.15)、(0.9±0.13)、(1.1±0.14),对照组分别为(1.8±0.12)、(0.9±0.15)、(1.4±0.13)。PD组NAA/Cr、NAA/Cho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A/Cr、NAA/Cho值降低是评估PD患者神经元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1H-MRS对PD患者双侧纹状体进行检测,可以为PD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排便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治疗PD排便障碍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将纳入的102例PD患者,依据排便障碍诊断标准分为PD排便障碍组(44例)和非排便障碍组(58例)。应用PD证候量表(PD-PES-13)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分析PD排便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均以髓减积分数值为最高,排便障碍组(9.44±5.98)分,非排便障碍组(9.18±5.60)分。经卡方检验,PD排便障碍患者脾虚比例高于非排便障碍患者(P0.01)。PD排便障碍患者中,髓减证与HOEHNYAHR(HY)分级呈正相关(P0.05);髓减证、肝风证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积分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PD可能以髓减证突出。脾虚对伴发排便障碍的PD患者可能存在影响。PD排便障碍患者HY分级越高髓减证越重。随着UPDRS积分升高,PD排便障碍患者髓减证和肝风证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0.
罗荣卿  胡玉英 《山东中医杂志》2021,40(12):1379-1383
帕金森病(PD)是目前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与PD存在一定关联,可通过影响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功能、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等途径干预PD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可为PD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并有多种治疗手段,如中药单药、单药提取物、中药复方、针刺等。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