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洁  孙尧 《河北医药》2009,31(3):273-27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危险度分层中的作用。方法(1)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危险性分层将102例UAP患者分为低、中、高3个危险组;(2)测定102例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及46例对照者的血清Hcy和hs-CRP的含量,分别比较其在3组中的差异。结果(1)UAP组血清Hcy[(21±9)ng/L]、[hs-CRP(12.2±7.3)mg/L]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P〈0.01);(2)UAP患者低、中、高危组血清Hcy浓度分别为(17±6)ng/L、(21±8)ng/L、(25±10)ng/L,后2组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AP患者低、中、高危组血清hs-CRP浓度分别为(9±5)mg/L、(12±7)mg/L、(16±8)mg/L,后2组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随危险度分层的升高而升高,可作为UAP患者危险度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B1.受体阻滞剂、硝酸盐制剂、低分子肝素、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间心绞痛的治疗效果(81.48%,92.59%)、心电图评定结果(51.85%,74.07%)、缺血发作次数、缺血时间以及缺血面积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更好的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是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比较先进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勇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37-3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检测hs-CRP与对照组相对比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检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UAP患者,早期应用可抑制斑块炎性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且常规剂量使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d(TNF-α)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抗氧化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65例UAP患者(UAP组)服药持续时间前后(血脂康胶囊0.6g/d,治疗1个月)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40例)血浆MMP-9及TNF-α浓度。结果UAP组治疗前MMP-9、TNF—α血浆水平为(24±6)mg/L、(22±4)μg/L,与对照组[(20±6)mg/L和(16-4-4)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血脂康4周后UAP组血浆MMP-9及TNF-α水平[分别为(21±6)mg/L和(19±4)μ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血脂康在抑制UAP患者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有-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杰  汤国高 《河北医药》2011,33(11):1641-1642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绞痛患者124例作为心绞痛组,根据美国心脏协会诊断标准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66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58),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sCRP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hsCRP和TNF-α的水平与心绞痛组、SAP组和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hsCRP和TNF-α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TNF-α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通过临床检测上述试验室指标,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选取30例UAP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结果UAP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以作为识别和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1例冠心病患者组(冠心病组)及77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 Hcy、hs-CRP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应用循环酶法检测Hcy,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冠心病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分析各亚组Hcy、hs-CRP水平差异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1±9)μmol/L比(9±6)μmol/L,(15.1±1.4)mg/L比(1.0±0.9)mg/L](P<0.05)。冠心病各亚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UAP组[(24±8)μmol/L比(16±5)、(19±6)μmol/L,(23.7±5.9)mg/L比(4.0±3.0)、(15.4±3.2)mg/L](P<0.05)。 UAP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19±6)μmol/L 比(16±5)μmol/L,(15.4±3.2) mg/L 比(4.0±3.0) mg/L](P <0.05)。结论血清Hcy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相一致,检测血清Hcy及hs-CRP水平可以判断冠心病病情,对于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变化,探讨MMP-9对ACS近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MMP-9、hs-CRP、cTnI水平,随访3个月观察ACS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MMP-9浓度,ACS组(30.33±14.00)ng/m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72±0.98)ng/ml及正常对照组(2.84±0.82)ng/ml(P〈0.05);hs-CRP浓度,ACS组(8.05±2.48)m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及正常对照组(2.17±0.91)mg/L(P〈0.05);cTnI浓度,ACS组(0.78±0.21)ng/m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0.29±0.09)ng/ml及正常对照组(0.29±0.08)ng/ml(P〈0.05)。60例ACS随诊期间,37例MMP-9浓度高于30 ng/ml,其中18例发生心脏事件,阳性率48.6%,23例MMP-9浓度低于30 ng/ml,其中3例发生心脏事件,阳性率13.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MP-9、hs-CRP、cTnI水平在ACS组中明显升高,近期随访结果提示MMP-9与ACS的近期预后有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监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低危险组24例,中危险组23冽,高危险组21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RP和Fib值;观察UAP患者出院时CRP和Fib与入院时比较结果。结果UAP患者的CRP与Fi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UAP患者的CRP和Fib值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Fib水平与UAP的危险级别的增加而增高,CRP和Fib水平升高的UAP患者是近期心脏病发作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38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AMI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UAP、SA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病情发展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按比例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40例门诊体检正常健康老年人为对照。检测血清hsCRP、U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hsCRP、UA心肌梗死组为(34.67±12.18) mg/L、(412.46±68.93)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17.21±8.39) mg/L、(274.19±46.62)μmol/L,稳定型心绞痛组为(5.25±1.40) mg/L、(297.41±37.43)μmol/L,健康组为(4.96±1.24)mg/L、(279.64±34.78)μmol/L,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组hsCRP、UA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hsCRP与UA间存在正相关(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无相关性(P>0.05);不同预后心肌梗死患者hsCRP与UA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UA明显升高,与病情发展相关性,高水平的hsCRP、UA常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血小板P-选择素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116例,其中单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为稳定型心绞痛组,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42例;选择与心绞痛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和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以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分析P-选择素与血脂、脂质过氧化物的相关性.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P-选择素为(16.9±4.2) μg/L比(12.5±2.9)、(12.9±3.0)、(14.9±3.2) μg/L,均P<0.01;血小板P-选择素分别为(1.46±0.21)×104分子/血小板比(0.80±0.18)、(0.86±0.20)、(1.28 ±0.19) ×104分子/血小板,P<0.05或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 <0.05或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及血小板内P-选择素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4.98±0.76) mmol/L、(1.34±0.36) mmol/L、(1.23±0.40) mmol/L、(3.19±0.56) mmol/L、(0.15±0.05) nmol/L、(83±22) kIU/L;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5.41±0.76) mmol/L、(1.59±0.38) mmol/L、(1.18±0.44) mmol/L、(3.64±0.54) mmol/L、(0.22±0.06) nmol/L、(70±20) kIU/L;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5.46±0.82) mmol/L、(1.60±0.37) mmol/L、(1.14±0.45) mmol/L、(3.69±0.58) mmol/L、(0.29±0.06) nmol/L、(59±20) kIU/L;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血压病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5.51±0.86) mmol/L、(1.60±0.40) mmol/L、(1.15±0.41) mmol/L、(3.78±0.66) mmol/L、(0.36±0.08) nmol/L、(89±29) kIU/L.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丙二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 <0.05或P<0.01).血浆P-选择素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血小板P-选择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187、0.422、0.457、0.193、0.566、0.669,均P<0.0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呈负相关,r=-0.465,P<0.01.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P-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这在合并高血压病者最为明显,且其含量与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密切相关,说明其体内血小板活性明显增强,其原理可能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旭  孙振学  吕豪 《河北医药》2012,34(2):175-17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测定治疗前后血脂、IL-6及hs-CRP的变化.结果 对照治疗组及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IL-6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对照治疗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与IL-6及hs-CRP下降无相关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IL-6及hs-CRP水平,20 mg优于10 mg,其抗炎作用不依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并评价其对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及28例健康成年人分别进行血清cTnT、CK-MB测定,并分析其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三组中UAP患者的cTnT浓度显著高于SAP患者及健康成年人(P〈0.01),但三组间CK-M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患者中cTnT≥0.1μg/L占48.9%,其中30d内45.5%发生了心脏事件,cTnT〈0.1μg/L中8.7%发生心脏事件(P〈0.05)。结论cTnT定量检测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apoB和hs-CR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apoB、hs-CRP水平分别与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