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消化性溃疡(PU)的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认为由多种因素引起,其发生是由于致溃疡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目前PU的治疗原则是减弱攻击因子或加强防御因子,而攻击因子中如何抑制胃酸研究最多。 1 对抗及减弱攻击因子药物。 1.1 抗酸剂:治疗PU的传统药物多为镁、铝、钙、铋、等碱性药物,组合成各种合剂如胃舒平、乐得胃、胃  相似文献   

2.
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澍田  于中麟 《中级医刊》1993,28(10):36-39,48
  相似文献   

4.
<正>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目前仍然认为是胃酸、胃蛋白酶和粘膜抵抗力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最近还认为幽门螺旋菌与溃疡的发生有关。现就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进展介绍如下: 一、H_2受体阻断药该类药物不但能拮抗壁细胞的H_2受体,也能阻断组胺对壁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及胃泌素受体的增强作用,因而有抑酸作用。近来还发现本药尚能促进胃及十二指肠上皮细胞的增生。 1.甲氰咪胍:该药作用块,宜餐后服用,每日剂量为0.8~1.2克,分3~4次服用,治疗PU6周的愈合率为60~95%,但停药后一年复发率为60~90%。如在用药6周后以本药0.4每晚一次作维持治疗,则复发率可减至20~30%。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内科药物治疗进展附属医院消化科李文智,王巨德关键词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进展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有很多进展,新药不断出现,疗效不断提高。某些传统药在剂型、配方、用法上不断改进,依然焕发青春。消化性溃疡治疗总趋势,郑氏提出抗酸剂、抑酸剂、粘膜保...  相似文献   

6.
郑健超 《海南医学》1993,4(2):50-52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抿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患过Pu。本病曾有过溃疡病、胃、十二指溃疡等名称,但目前世界通用者仍是Pu。这名称较为恰当,因为本病是由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肠以及偶而对食管下端及空肠上端的粘膜进行“自我消化”而形成的。 由于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必须在强酸性环境中才能实现。故Schwartz  相似文献   

7.
老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章群 《中原医刊》1999,26(2):51-53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老年人胃溃疡(Gu)多于十二指肠溃疡(Du),分别占老年消化性溃疡(Pu)总数的604%...  相似文献   

8.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明华  王华  陈云萍 《新疆医学》2007,37(3):195-196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又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目前认为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种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幽门螺杆菌也是一个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另外,个体神经和内分泌反应、遗传素质差异都可影响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目前临床可选择使用的品种很多,  相似文献   

9.
10.
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临床配伍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11000)张华1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分类1.1抗胆碱药各类组织中存在的胆碱能受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选择相应的抗胆碱药物治疗。其中,叔胺类抗碱药物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正> 消化性溃疡(PU)的发生是由于胃内侵袭因素(盐酸和胃蛋白酶)增强,防御因素(胃粘膜屏障等)减弱的结果。抗溃疡药物无非是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环节而设计制作的。常用药物有:(1)抗胃酸药物:①中和胃酸:制酸剂。②抑制酸分泌:抗胆硷能药物(哌吡氮平、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认为,消化性溃疡是攻击因子增强和防御因子减弱引起的,这两类因子的平衡失调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决定因素。最近,前列腺素的开发,提出了细胞保护(Cytoprotection)的新概念。随之,新开发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也与日俱增。从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已从饮食疗法、抗酸剂和抗胆硷剂为主的传统治疗,发展到抑制攻击因子,增强防御因子,按内镜分期治疗的新阶段。作者就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甘荣亮 《华夏医学》2000,13(3):414-414,F003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层出不穷。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物,是临床长期探讨的课题。现将近十余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抗炎药等,防御因子有粘液、碳酸氢盐、粘膜屏障和粘膜的修复机能,还有前列腺素等。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其机制不外是加强防御因子或是削弱攻击因子或两种作用兼而有之2 溃疡病的药物治疗2.1 抗酸剂 早在1910年就有学者…  相似文献   

16.
张静  于爱英 《医学综述》1995,1(5):219-223
<正>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慢性和复发性临床过程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每10人中有1人曾患过溃疡.已有200年的历史对其病因、病机、治疗虽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至今仍未彻底解决.其治疗药物繁多,且不断有新的药物问世,其近期疗效已不成问题.面对繁多的药物如何合理应用对病人或医者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1 治疗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随着对溃疡病的发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其药物治疗亦相应取得了突破性越展。本文拟从抗幽门螺旋菌药、抑制胃酸分泌药、粘膜细胞保护药、神经功能调节药等几个方面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对治疗溃疡病药物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联合用药效果较好。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使用胶体铋剂、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瑜元 《广东医学》1995,16(10):656-657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效果和效益比较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510180)李瑜元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多发病,近年药物治疗进展很快。本文用集成分析法(Meta-analysis)对已发表的论文资料作综合分析,比较各种胃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