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GAL在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acutedruginduced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患者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及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组织和AIN患者肾组织NGAL的表达,以及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AIN患者肾组织表达NGAL较正常组增多、增强;其小管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NGAL在AIN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慢性间质性肾炎,亦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炎症病变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相应的肾小球及血管病变较轻微.临床上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到疾病发展后期则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肾功能衰竭.本病起病多隐匿,病程迁延,早期易被误诊和漏诊.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很多,包括免疫机制、感染、中毒、代谢紊乱、尿流的机械梗阻、新生物和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所以说它也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中以慢性肾盂肾炎及药物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脏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临床综合征,由于间质性肾炎几乎都有肾小管受累,因而又称为肾小管—间质性肾脏病。据国外和我们的资料,约有1/3尿毒症的病因是间质性肾炎(中华内科杂志。1982;21:210)。与慢性肾炎不同,约90%的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是可以防治的,如能及时发现,予以恰当处理,便可防止这些病人发生尿毒  相似文献   

5.
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善微循环药物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阃质性肾炎(CIN)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应用PGE1治疗一个疗程后,测定其用药前后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6-k-PGF1α/TXB2)、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肾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应用PGE1治疗后,CIN患者血中Ang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k-PGF1α明显升高,TXB2明显降低,6-k-PGF1α/TXB2明显改善,血BUN、Cr显著降低。CIN中bFGF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表达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GE1能够改善肾脏血液供应,减轻肾小球硬化及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李丽  刘琳 《吉林医学》2013,34(17):3515-3516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1981年~1989年在某部队从事印刷工作,接触冷铅;1989年2月~1997年3月在某汽车制造厂下属公司从事铸字、印刷工作,接触热铅,每周工作2天,每天熔铅50 kg。自1994年底,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并逐渐加重。1997年4月在我院职业病科诊断为慢性轻度铅中毒,此后每年定期在我科随访,2007年8月升级为中度铅中毒,先后给予驱铅及对症处理。发病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失眠、乏力、腹胀等。后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E1加用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强地松,对慢性间质性肾炎(CIN)的治疗作用,我们选择50例(CIN)患者,分别给予强的松、PGE1、强的松 PGE1,凯时,凯时 强的松治疗,检测用药前后的血肌酐、血色素水平,结果多数治疗组血肌酐明显下降,血色素明显上升,提示外源性PGE1和皮质激素可以延缓CIN进入终末期肾袁,保护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借助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收集2001年6月—2013年6月间的期刊文献50余篇入录"慢性间质性肾炎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其中涉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文献约占60%。在此基础上,对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的脉络梳理和分析,认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反应,补肾活血,防止纤维化的发生。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肝肾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临床报道中治疗本病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可归纳为3类:1健脾益气类。如黄芪、山药等;2滋阴、补肝肾类。如熟地黄、黄精、淫羊藿、山茱萸、冬虫夏草制剂、蝉花等;3活血化瘀、通络类。如丹参、当归、益母草、桃仁、红花、莪术、地龙等。  相似文献   

9.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间质性肾炎 (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IN)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Acuterenal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是以肾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 ,临床常伴有少尿或非少尿型肾功能急剧减退。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 ,近为临床所重视。1 AIN的病因学研究本病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和感染。现已确认引起AIN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非类固醇消炎药物、造影剂和利尿药四类。文献报告 2 5 %急性肾功能衰竭由抗生素所致。抗生素致AIN以 β内酰胺类…  相似文献   

10.
王旭珍  尹爱萍 《医学综述》2009,15(20):3115-3117
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起病急骤,肾功损害程度不可预知,以肾小管功能障碍和滤过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认为其发病与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有重要关系,从而为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肾活检是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金标准,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及血清和尿中的水平,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HSP患儿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n=38)、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n=26)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n=17),并与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D组,n=35),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4组儿童血清和尿NGAL;其中22例患儿于急性期行经皮肾穿刺活检(A组5例,B组9例,C组8例)均行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肾组织NGAL的表达.结果 与D组比较,A组和B组血清NGAL变化无意义(P>0.05),C组血清NGAL显著增高(P<0.05);各组HSP患儿尿NGAL水平均升高,且呈递增趋势(P<0.05);肾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22例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系膜增殖,按ISKDC标准分型,A组:Ⅰ级1例、Ⅱa 4例;B组:Ⅱa 2、Ⅱb 4例、Ⅲa 3例;C组:Ⅲa 2例、Ⅲb 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的肾组织中仅有少量或无NGAL的表达,而在HSP患儿肾组织中均有明显表达,且A、B、C组呈递增趋势(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NGAL与肾组织NGAL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4,P<0.05).结论 NGAL与HSP的发生发展有关.尿NGAL水平的检测对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对判断HSP肾脏受累的程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Alb/uCr)分为高白蛋白尿组(含大量和微量白蛋白尿患者:uAlb/uCr≥30 mg/mmol)和正常白蛋白尿组(uAlb/uCr<30 mg/mmol);另选择4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测定其uNGAL水平、血脂及血糖水平等.结果 uNGAL蛋白表达水平在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和高白蛋白尿组中逐层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各指标和糖尿病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发现uAlb/uCr、uNGAL、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的表达水平和疾病发展呈正相关(ruAlb/uCr=0.16,ruNGAL=0.18,rFBG =0.41,rTG=0.72,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疾病发展呈负相关(rHDL-C=-2.19,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uNGAL水平增加,且与肾损伤程度相关,uNGAL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血糖及血脂控制不佳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检测在造影剂肾病(CIN )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各院区IC U、心血管科、泌尿外科等接受造影技术诊治的患者299例,检测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等,记录其基本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在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2、6天的血样,分析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NGAL水平。以造影后24~48 h SCr水平升高44μmol/L或较基础值上升25%以上患者为CIN ,分析血清NGAL检测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结果299例受检患者中,共发生CIN 28例,发病率为9.36%。其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CIN发病率为16.21%(12/74),无糖尿病的患者发病率为7.11%(16/225)。与造影前比较,CIN患者SCr和CysC在造影后2 d明显升高,到第6天恢复到造影前水平;血清NGAL水平在造影后1 d就明显升高,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天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血清NGAL水平在造影剂使用后1 d就可较好地预测CIN ,其预测时间早于SCr和CysC ,可用于CI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曹健  郭昭军  周升  莫银燕 《西部医学》2022,34(10):1481-1486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 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50%~70%) 并行FFR检查的24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FFR测得值分为FFR<0.8组(83例)和FFR≥0.8组(161例)。入选患者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检测血清NGAL、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血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NGAL与FFR的相关性。 结果 FFR<0.8组患者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FFR≥0.8组[71.93(50.12,150.45)μg/L vs34.99(24.47,50.58)μg/L,P<0.001],NGAL水平与FFR值呈负相关(r=0.505,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GAL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29,95%CI:1.017~1.04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最佳的截断点为52.51μg/L,应用FFR值=0.8作为判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79.50%,特异度为73.49%。 结论 血清NGAL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FFR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有望成为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肌有无功能性缺血的潜力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病因、临床特点、肾脏病理改变、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AIN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肾脏病理结果、治疗措施及转归。结果①确诊为AIN患者共34例,其中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27例,占79.4%,抗生素导致的AIN占DAIN的70.4%,最常见的抗生素依次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②临床表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00%)、发热(64.7%)、蛋白尿(55.9%)、少尿或无尿(52.9%)、镜下血尿(41.2%)、白细胞尿(38.2%)、皮疹(32.4%)、尿糖(26.5%)及关节痛(14.7%)。⑧病理显示肾小管损伤轻重不等,肾小球及肾血管无明显病变。④18例(52.9%)口服强的松治疗,7例(20.6%)应用甲强龙冲击,7例(20.6%)行血液透析治疗,2例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6周后,除2例患者未脱离透析,其他患者均明显好转.入院时患者平均血清尿素氮(BUN)为(19.9±7.3)mmol/L,肌酐(Ser)为(532±237)μmogL,尿酸(UA)为(415±141)μmol/L;治疗6周后,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平均BUN为(7.4±2.7)mol/L,Scr为(133±85)μmol/L,UA为f309±94)μ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疗效显著。结论AIN的常见致病因素为药物。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发热为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及病理改变决定治疗措施,激素及血液透析是治疗AIN的有效方法,及时把握时机,并选取恰当的治疗方法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荣学本  费广鹤 《安徽医学》2012,33(8):972-975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阶段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57例,稳定期患者30例,对照组28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NGAL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同时进行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监测。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和稳定期及对照组NGAL水平分别为(105.32±17.11)μg/L、(74.36±14.29)μg/L、(58.76±10.68)μg/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AL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中性粒细胞数、hs-CRP水平等有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浆NGAL水平明显升高,且和肺功能、动脉血气等指标相关,NGAL有可能作为评估AECOPD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30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中NGAL和MMP-10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NGAL和MMP-10的表达分别为67.1%、70.0%,并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NGAL和MMP-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01).结论 NSCLC组织中NGAL和MMP-10表达明显增加.NGAL和MMP-10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0(MMP10)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the infilt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NSCLC.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NGAL and MMP-10 in specimens of 70 NSCLC tissues and 30 paracancerous tissu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NGAL and MMP-10 in the NSCLC tissue and related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NGAL and MMP-10 in NSCLC tissues were 67.1% and 70.0%,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NGAL and MMP-10 in NSCLC tissue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iameter of the mass, the pathological grading,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not correlated with sex, age and smoking.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GAL and MMP-10 expression in 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 tissues (r=0.376, P=0.001).Conclusions Higher expression of NGAL and MMP-10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ci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NSCL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改变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T2DM患者7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2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25例和临床肾病组25例,并选取同期20例非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尿NGAL水平,应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分析尿NGAL及血清CYS-C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清蛋白尿组的尿NGA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清蛋白尿组和临床肾病组的GFR、尿NGAL、血清CYS-C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肾病组的GFR、尿NGAL、血清CYS-C与微量清蛋白尿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尿NGAL和血清CYS-C水平与GFR均呈负相关(r1=-0.312,r2=-0.412,P<0.05)。结论 T2DM患者尿NGAL与GFR有较好的相关性,测定尿NGAL和血清CYS-C可为早期诊断DN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急性肾损伤(AKI)和非AKI早产儿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探讨尿NGAL水平对早产儿AK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5例早产儿按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30)和非AKI组(n=55)。于生后24、48、72、120和16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早产儿尿NGAL水平,采用干化学法检测2组早产儿血清肌酐(Scr)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早产儿性别、孕周、出生体质量、入住NICU时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各时间点尿NGA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710,P<0.01),生后24 h开始升高,72 h达最高峰值,72 h后呈下降趋势。AKI组早产儿在生后24、48、72和120 h时尿NGAL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2组早产儿各时间点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32,P<0.05),AKI组早产儿生后48、72和120 h时Scr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生后24h时尿NGAL水平诊断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Scr水平(P<0.01),当尿NGAL水平的临界值为6.95 ng·dL-1时,诊断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0和0.836。结论:尿NGAL水平可以高效预测早产儿AK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