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15例胃癌晚期致胆道梗阻的病人施行了减黄手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3例。晚期胃癌所致黄疸 3例 ,胃癌术后复发肝门、肝蒂淋巴结转移压迫性黄疸 12例。其中 5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 ,2例减黄术 ,10例营养性空肠造口。 12例成功实行胆汁内引流或外引流手术。其中 4例病人沿肝下缘解剖肝门 (2例切除部分肝方叶 ,显露Ⅰ级或Ⅱ级肝胆管 ) ,行胆管十二指肠桥式内引流术。 4例切开胆囊颈部前壁 ,经胆囊后壁试穿吸出胆汁后 ,沿穿刺针切开胆囊后壁、肝实质及第Ⅴ段肝胆管 ,边切…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的操作将内支撑管(外径2.0~2.6 mm,不透 X 线的聚乙烯管)放过胆管的梗阻部位,作为梗阻性黄疸的内引流治疗,聚乙烯管的另一端放在肝内胆管内。作者用此法共治疗了15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123例操作成功,99例的内支撑管永久放置。64例的血清胆红素值回复正常,其效果相当于43例采用胆道转流的姑息性手术。两者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自 1993年 6月至 1998年 9月对 2 2例恶性胆管梗阻 ,经肝正中裂入路行肝内胆管内或外引流术。减黄效果较好 ,病人生命延长。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年龄 30~ 79岁 ,平均 5 6 .5岁。2 .全组病人均有胆道梗阻黄疸表现。经术中探查无法根治切除 ,其中高位胆管癌 7例 ,晚期胆囊癌6例 ,胃癌肝门部转移 4例 ,结肠癌、胰腺癌肝门部转移各 2例 ,十二指肠癌肝门部浸润 1例。术前B超及CT均提示肝门肿块 ,肝内胆管扩张 ,术前血清胆红素平均 (2 0 2± 2 1)mg/dl。3.手术方式 :切断肝周韧带 ,游离肝脏 ,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一种简单有效治疗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胆道内引流方法。方法  5 8例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分为 2组 :( 1)带药泵旁路置管内引流组 (旁路内引流组 ) ,2 5例。置硅胶管于胆道梗阻上端及空肠内 ,行胆道旁路搭桥 ,并附加化疗药泵于硅胶管中 ,行定期冲洗胆道。 ( 2 )对照组 ,3 3例。仅行胆肠内引流。结果 两组有效退黄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随访期间旁路内引流组黄疸再出现率 ( 9.5 2 % )及胆道感染率 ( 2 0 .83 %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 2 .14 %和 5 1.61% ,均P <0 .0 5 )。结论 带药泵的硅胶管胆道旁路搭桥内引流术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胆管空肠搭桥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恶性胆道梗阻更安全简便的手术方法。方法:我院设计采用胆管空肠搭桥术治疗不能行根治术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25例,并与同期外引流组12例和传统内流20例比较。结果:搭桥组及外引流组比内引流组术后黄疸消退快,搭桥组术后不带引流管,生存期生活质量较高,优于外引流组。结论:认为胆管空肠塔桥术是一种简单,创伤小,安全性大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抗返流管置入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抗返流管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对胆道恶性肿瘤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防治效果 。方法:将自行研制的抗返流装置应用于26例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观察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20例得到减黄,抗返流效果确实,术后造影结果证实无返流 。结论:自行研制的抗返流装置能预防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后返流性胆管炎。  相似文献   

8.
晚期肝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病人的直接死因多不在癌肿本身,而是由于恶性胆道梗阻。目前应用的多种内、外引流术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介绍一种内、外引流相结合的姑息性手术方法,此法简单可靠,既可维持胆汁的肝肠通道,又可通过外引流管观察胆汁情况。当发现严重胆道感染和内引流不畅时,可即时开放外引流管,也可由此注入药物或造影剂,  相似文献   

9.
据估计3~29%慢性酒精中毒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内胆管狭窄.在合并黄疸时,常常考虑进行胆道手术引流,预防发生急性胆管炎和胆汁性肝硬化.本文作者回顾了Minneapolis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1973~1985年间治疗的38例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胆道狭窄病人,平均年龄49.5岁(23~66岁),男性37例.所有病人均有长期酗酒史,60%以上的病人有1次及1次以上急性胰腺炎发作史.临床体征和症状包括:腹痛(92%),体重下降(34%),黄疸(29%),恶心(24%),呕吐(16%),疲劳(11%),胃肠道出血(8%),食欲  相似文献   

10.
恶性胆道梗阻的经皮胆道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改进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 35例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 ,先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确定梗阻部位 ,再选择合适的胆管穿刺 ,置入导丝至十二指肠 ,经导丝放置引流管行胆道内外引流。其中 6例立即放置可膨式金属支架 ,8例 2周后放置。结果  3例术后1个月后死亡 ,其余术后血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较术前下降明显。随访 32例 ,6个月生存率占 5 6 %。结论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胆道介入治疗能延长生存时间 ,减轻痛苦 ,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晚期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法:对8例晚期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施行多肝段月牙形切除的改良式肝肠内引流术并进行随访。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瘘,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72.4%。随访6例,平均生存期19个月。结论:该术式是晚期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有效且可行的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12.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实,梗阻性黄疸时有内毒素血症存在,同时肾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偶尔伴有出血性胃炎。为了降低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率,近年来术前胆道外引流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一些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术前胆道外引流术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探讨肝移植非手术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机制。收集近年国内外较新近资料,综合外科学,生理病理学,免疫学探讨胆道并发症发病机理。缺血性胆管损害、免疫性胆管损害及感染性胆管损害是肝移植非手术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胆道镜引导置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梗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胆道镜引导置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梗阻刘金钢唐丽萍戴显伟余云我们于1995年3月至1996年11月经胆道镜引导置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胆管癌所致胆道梗阻14例,共置支架17根。减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支架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胆道内支架。长度6...  相似文献   

15.
肝外胆道淋巴瘤梗阻很少见。Boddie 1980年报告淋巴瘤370例中出现肝外胆道梗阻者仅5例(1.3%)。作者报告2例。超声和CT均可显示胆道扩张,但都不能准确地显示胆道梗阻部位和性质。如果不作ERCP或PTC等检查,则难以排除肝外胆道梗阻的其它病因,例如胰癌、胆管癌、硬化性胆管炎以及总胆管结石等。ERCP可准确地显示肝外胆道梗阻部位及其特征,例如胆道呈现多发性,大块外压型梗阻、必要时还可帮助经皮穿刺活检,如果是胃肠道淋巴瘤直接阻塞瓦特氏壶腹部位,则可直视和活检,并可通过内镜向总胆  相似文献   

16.
高位胆道恶性梗阻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管汇合处恶性梗阻经皮肝穿刺内支架置入操作难点与对策.方法 对23例高位胆道恶性梗阻病人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放及内外引流术(PTBD).分别观察介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胆红素下降情况,随访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和病人生存期.结果 23例首次介入成功22例,占95.65%;21例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下降百分比>60%),2例无效(下降百分比<10%);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明显下降,平均18 d恢复正常.术后发热2例(38℃),胆道出血1例,右上腹部疼痛6例,穿刺点周围局限性腹膜炎1例,GPT升高3例,经止血抗炎护肝对症治疗后2~5 d后症状消失;引流管滑脱1例;无大出血、胆汁瘘等严重并发症.全组平均生存期8.5个月.结论 肝管汇合处恶性梗阻支架置放操作难度大,导丝通过梗阻段是关键,正确掌握操作方法町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胆道疾病的引流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道疾病的引流问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001)王坚施维锦引流在胆道外科十分重要,选用合适的引流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某些特殊情况下更可替代手术。胆道外科一般常用引流如下。1引流渗液防止积潴如胆囊坏疽、穿孔作胆囊切除术后,虽然原发灶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胆汁内引流和外引流对胆道梗阻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胆汁内引流组(ID组)、胆汁外引流组(ED组)、对照组,ID组和ED组均行胆总管结扎,对照组行假手术,各组均于术后72 h行部分(70%)肝切除,ID组和ED组同时分别行胆汁内引流与胆汁外引流。分别在肝切除术后0、1、2、3、7 d收集大鼠血清与残余肝组织,检测肝功能指标、肝组织有丝分裂细胞数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计算各组肝切除术后7 d残肝质量/体质量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D组和ED组肝切除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而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ID组与ED组间比较,除T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外(均P0.05),其他两项指标ID组均优于ED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ID组和ED组核分裂细胞数在肝切除术后大多数时间点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ID组核分裂细胞数多于ED组,在肝切除术后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切除术后,ID组和ED组肝组织PCNA表达量升高的速度与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ID组升高的程度与衰退的速度大于ED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ID组和ED组在肝切除术后7 d的残肝质量/体质量比值均降低(均P0.05),ID组的残肝质量/体重比值明显高于ED组(P0.05)。结论:胆道梗阻的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胆汁内引流可以改善术后肝功能,促进残余肝脏再生。  相似文献   

19.
恶性胆道梗阻的联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并用对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疗效,对35例恶性胆道梗阻病人进行分析。35例病人中10例采用胆道外引流加局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9例采用胆道外引流、支架植入及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6例行外引流及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治疗。结果:35例胆道外引流及19例支架植入均获成功,减黄效果显著。29例动脉化疗栓塞病人显示了肯定的抗瘤效应,而6例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病人未显示抗瘤作用。两者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5月和3.5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道支架植入和/或外引流与局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应用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的综合疗法。胆管内保留灌注化疗效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病死率很高,由于肝胆胰区的解剖特点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解除胆道梗阻、通畅胆道引流、减轻黄疸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关键。内镜治疗胆道疾病的成功率较以往大大提高。针对不同疾病导致的恶性胆道梗阻,可以选择鼻胆管引流术、内镜胆管内支撑术及联合引流等多种内镜治疗方式以及在内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以延长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