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原低氧环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人群试验采用分组调查从平原到高原地区工作的男性青年志愿者1244人.其中A组486人,地区海拔2260~2800m;B组675人,海拔3800~4300 m;C组83人,海拔>4 500 m.对比分析各组呼吸系统相关症状反应及与入住时间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动物实验:将平原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平原兔在48 h内直接迁饲到海拔4 320 m地区后1 d、7 d和30 d组.各组宰杀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人群试验结果:A、B、C组人群平均血氧饱和度值分别为93.2%,88.14%和74.50%.B组、C组中单项症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组,A、B组间及A、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C组间气短症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1年者胸闷、气短、口唇紫绀症状较初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1年者各症状阳性率较初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物实验结果:与A组相比:B、C组肺组织表现为肺泡隔变宽,肺泡隔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可见嗜中性白细胞,少数肺泡内有散在的红细胞.D组肺泡上皮增生,肺间质内血管充血明显.结论 呼吸系统低氧应激症状反应与海拔高度成正比,尤其海拔3 800 m以上地区的症状反应阳性率陡然升高,但随入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肺组织形态学改变以肺泡隔毛细血管充血为主,随居住时间延长肺泡上皮呈增生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高原低氧环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人群试验采用分组调查从平原到高原地区工作的男性青年志愿者1 244人.其中A组486人,地区海拔2 260~2 800 m;B组675人,海拔3800~4 300 m;C组83人,海拔>4 500 m.对比分析各组症状反应及入住时间和海拔高度的关系.动物实验:将平原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平原对照组,B、C、D组为平原兔在48 h内直接迁饲到海拔4 320m地区后1 d、7 d和30 d组.选高原(海拔2 260 m)兔12只随机分为E、F两组,每组6只,E组为高原对照组,F组为24 h内迁饲到海拔4 320 m后1 d.各组宰杀后取心脏及动静脉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人群试验结果:B组和C组人群平均血氧饱和度值分别为88.14%和74.50%,明显低于A组.A、B、C组胸闷、气短、心悸和口唇紫绀症状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入住≥1年者较初进者各症状明显减少.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结果:与A组相比,B组心肌间隙增宽,内充红细胞,部分心肌浑浊肿胀,横纹消失或凝固性变,核大小不一致,间质内血管扩张充血;C、D组病变与B组相比较轻.E、F组心肌排列正常,部分心肌横纹模糊或消失,心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核大小一致.在D、E、F组可见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静脉管壁增厚.结论 心血管系统的低氧应激性症状反应与海拔高度成正比,尤其海拔3 800 m以上地区的症状反应阳性率陡然升高,但随入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高原低氧环境可使心肌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与海拔及居住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地区部队官兵心理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氧环境对高原部队官兵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驻守青藏铁路沿线(海拔2260~4760m)部队官兵行心理行为调查,结果与平原地区对照组、军人常模和全国常模对比。结果青藏铁路沿线官兵(B组、C组)偏执因子及C组敌对因子均低于军人常模,其他因子、总分、平均分和阳性因子数均高于平原组和普通常模(均P〈0.05);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均P〈0.05);入伍2年以上者人际关系、焦虑感、抑郁及平均分均显著高于≤2年者(均P〈0.05),但恐惧因子显著低于≤2年者(P〈0.05);B组≤2年者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精神病性和因子总分显著高于C组(均P〈0.05),而B组〉2与C组〉2年者相比,抑郁、焦虑、偏执和因子均分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特殊环境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且与居留时间成正比,但与海拔梯度无显著相关,如能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和自身调整,这种影响是可以改善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原不同海拔地区低氧应激对兔器官组织的损害。方法将平原兔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平原免在48h内直接迁饲到海拔4320m后1d、7d、30d组。选高原(海拔2260m)兔6只随机分为E、F两组,E为高原对照组,F组为24h内迁饲到4320m后1d。各组宰杀后行泌尿生殖系统(肾脏、肾上腺、输尿管、膀胱、睾丸、阴苇、精囊)、心、肺、动脉、静脉、消化系统(肝、胆、脾、胃、小肠)及大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从平原急进4320m地区后兔肾脏的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结构小清,间质内毛细血管明显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肾上腺有少量细胞变性。输尿管、膀胱、精囊表现血管扩张充血。睾丸组织内大部分曲细精管的各级生精细胞减少,以初级母细胞减少明显;精子细胞明显减少,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曲细精管内细胞计数C、D组分别为390.4±158.94、580.8±167.32,显著低于A组(868.8±293.98,均P〈0.05)。精子密度减少,C、D组分别为0.0027±0.0011、0.004±0.0017,显著低于A组(0.006±0.002,均P〈0.05)。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的比率降低,支持细胞计数A、B、C、D、E、F组分别为113、191、187、48、112、162。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与支持细胞比率:A、B、C、D、E、F组分别为7.69、6.91、2.09、12.1、8.54、5.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从平原急进入高原地区可致兔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对心、肺、肝脏、肾脏、睾丸及小肠损害较明显。当大气氧分压突然较大幅度降低时,不同大气压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均可引起应激性损害,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早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130只雄性Wistar大鼠设计高原(海拔3800m)烧伤实验动物模型(TBSA30%,Ⅲ^0),并随机分4组:A组(高原烧伤即时复苏组)、B组(高原烧伤延迟复苏组)和C组(高原正常对照组),同时设D组(兰州地区正常对照组)(海拔1517m)。采用干、湿重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脑皮质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A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于伤后6h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71.70±2.32),于伤后7d降至正常水平;B组变化趋势同A组。脑皮质TUNEL阳性细胞在伤后1h即增多,于伤后24h达高峰(233.33±16.22),于伤后7d仍高于正常水平。病理改变:C组脑实质内神经细胞、毛细血管形态基本正常。A组伤后早期(1h、6h)即见神经元嗜酸性染色增强,伤后24h病理变化明显,伤后7d基本恢复至正常;B组变化趋势同A组,伤后7d,神经细胞及血管形态、分布、周围间隙仍未完全恢复正常,部分神经元坏死、溶解。结论高原严重烧伤后,受伤大鼠迅速出现脑水肿,同时伴有脑皮质凋亡细胞显著增加,且延迟复苏组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保护接受心肺复苏患者的重要脏器中的作用。方法131例CPR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1),在开始心肺复苏同时开始应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1次/12h,共8次);B组(n=46),心搏恢复后立即开始应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1次/12h,共9次);C组(n=44),在心肺复苏时和以后均不用乌司他丁。观察各组的存活率,住院时间,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发生率。存活≥24h的患者于24h抽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酐(Cr)。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查血液内的上述因子水平。结果3组患者外周血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组患者IL-6、TNF-α的水平,以及CK、AST、AIJrr、和Cr值均明显低于B,C组(均P〈0.05),B组的上述指标亦显著低于C组(均P〈0.05)。A组的SIRS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B和C组(47%和68%,均P〈0.05),A组的住院时间为(10.60±6.67)d,显著短于B和C组f(15.62±9.47)d和(2t.33±9.77)d,均P〈0.05),A组患者的24h后死亡率为12%,显著低于B和C组(28%和47%,均P〈0.05);B组的上述指标亦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24h内死亡率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抑制CPR时机体炎症反应并保护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心肺复苏时同时应用乌司他丁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胃管置入方法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方法将279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头部前倾组(B组)和牵拉气管组(C组)各93例。观察并比较一次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插管前后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过程中呛咳、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B组显著低于A、C组(均P〈0.01),C组显著高于A、B组(均P〈0.01):②置管时间,B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A、C组(均P〈0.01);C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B组(均P〈0.01);③置管后HR与各自置管前相比,C组无显著性改变(P〉0.05),A、B组HR明显加快(P〈0.05,P〈0.01);置管后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C组无显著变化.A、B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④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叶、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P〈0.01),C组显著低于A、B组(均P〈0.01)。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姚霞  李蓉  黄士荷 《中国性科学》2013,22(10):40-4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IVF-ET/ICSI过程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行长方案IVF或ICSI-ET辅助助孕患者共145个周期,所有患者在进入助孕周期前均未对代谢综合征进行预处理,按照WHO制定的亚洲成人BMI标准[1]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正常组,18.5 kg/m2≤BMI <23 kg/m2)、B组(超重组,23 kg/m2≤BMI< 25 kg/m2)、C组(肥胖组,BMI≥25 kg/m2);又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3]制定的代谢综合征标准降B、C各分为两组:B1组(超重非代谢综合征组),B2组(超重代谢综合征组),C1组(肥胖非代谢综合征组),C2组(肥胖代谢综合征组);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基础情况:BMI值及腹围A、B、C三组差异显著(P<0.01).(2)治疗情况:Gn用量C2组均稍高于其他各组(P<0.05);HCG日E2值及MII期卵细胞数:B2、C2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1);获卵数,胚胎数B2、C1、C2组均低于A组(P<0.05);优质胚胎数C2组显著少于A组(P<0.01).(3)妊娠结局: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A、B1、C1组均显著高于B2及C2组(P<0.01);不良妊娠率B2、C2组显著高于A组(P<0.01),B2、C2组的不良妊娠率高于B1、C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可能通过降低卵巢反应及内膜容受性来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接受ART治疗的代谢综合征超重及肥胖患者妊娠结局明显差于正常体重患者,但超重及肥胖未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和正常体重患者的妊娠结局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臭氧水疗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的疗效。方法 DNCB诱导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模型40只,随机分成A组(臭氧水疗组),B组(药物治疗组),C组(纯净水治疗组),D组(自然恢复组)。A、B、C三组皮损处分别予以臭氧水疗、外用药物、纯净水治疗,连续治疗2周,D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皮肤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皮肤棘层的变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皮损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结果 A组及B组较C组及D组小鼠的搔抓症状及皮炎表现好转,皮损处病理结果与电镜下超微结构明显改善。A组及B组小鼠皮损中IL-10、IL-17 m RNA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D组,IFN-γm RNA水平较C组及D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疗对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样小鼠有明显疗效,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间的平衡及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丙泊酚单用及配伍芬太尼、氯胺酮、地佐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进行麻醉;C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配伍氯胺酮进行麻醉;D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配伍地佐辛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的总用量、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患者呼吸抑制和体动反应发生情况,术中镇痛效果和术后下腹痛VAS评分。结果: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A组明显长于B、C、D组(P<0.05);术中镇痛效果B、C、D组明显优于A组,术后下腹痛VAS评分,D组明显优于其它各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A组患者术中体动明显多于B、C、D组,而B、C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A、D组(P<0.05)。结论:丙泊酚配伍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强,呼吸抑制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心脏的影响。方法由低海拔平原(北京,31.2m)急进高原(拉萨,3680m)的健康人30人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监测在增压帐篷和普通帐篷内早8时~18时的动态心电图,并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析2组受试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有关心电图指标。结果增压帐篷组窦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33.33%,均显著低于普通帐篷组(分别为66.67%和53.33%,均P〈0.05)。与普通帐篷组比较,增压帐篷组心室率为80.860次/min,显著低于普通帐篷组(89.02次/min),增压帐篷组QRS时限和Q—Tc分别为(0.088±0.017)s和(0.428±0.0310)s,均显著短于普通帐篷组[分别为(0.072±0.013)s和(0.391±0.029)s,均P〈0.05]。增压帐篷组P—R间期和Q—T间期为(0.149±0.062)s和(0.350±0.028)s,与普通帐篷组[(0.162±0.068)s和(0.335±0.031)s]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高原野战增压帐篷能有效纠正急性高原低压性缺氧,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治疗应用于膀胱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4例膀胱上皮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随访观察5年,比较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的累计复发率,以及治疗过程中膀胱刺激征、血尿、化学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年、3年、5年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7%、7.4%、11.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9%;对照组1年、3年、5年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8%、29.6%、3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实验组3年、5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维拉帕米能够显著降低膀胱上皮癌术后复发率并保留患者的性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工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生殖道感染发生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学信息和1年内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和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生殖道感染发生和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1)深圳市工厂育龄女性近1年内生殖道感染炎症发生率为9.8%;(2)生殖道感染高危行为方面,洗脚盆与洗外阴的盆共用的占34.5%,内裤与袜子一起混洗的占45.7%,经期有性生活的占15.8%;(3)工厂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学历提高、家庭收入提高而增加;(4)户籍人口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12.8%,比流动育龄女性的发病率9.5%高.结论:由于深圳工厂育龄女性的家庭收入、学历影响对象的性生活频率,从而影响对象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群体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温高强度高心理压力训练下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率。方法留取参加国庆60周年大庆武警阅兵方队部分队员训练前后的尿样化验尿常规并行尿A1b、α1—MG及β2-MG检查,同时化验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并与同期进行常规训练的武警驻京某部战士进行比较。结果阅兵方队组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驻京部队组(78.1%VS33.3%,P〈0.05)。两组训练后尿微量白蛋白、α1-MG、β2-MG水平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两组训练前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温高强度高心理压力训练下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TXA2/PGI2)平衡和白细胞介素-6(IL-6)、IL-8的变化情况,及丹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AP住院AP患者,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37例,比较组间TXA2/PGI2平衡和IL-6、IL-8水平的差异。50例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并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2次/d,7d为一个疗程)和一般治疗组(B组)。同时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C组)。治疗前后取外周静脉血标本,测定TXA2、PGI2、IL-6、IL-8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与C组比较,SAP组、MAP组患者外周血TXA:含量明显升高,PGI2含量降低,IL-6、IL-8含量升高(均P〈0.05)。与MAP组比较,SAP组TXA2、PGI2、IL-6、IL-8含量的异常变化更明显。治疗7d后,A组TXA2、PGI2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已基本恢复正常(均P〈0.05),B组TXA2、PGI2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7d后,A组、B组IL-6、IL-8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与B组比较,A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AP患者存在TXA2/PGI2平衡紊乱和IL-6、IL-8异常升高现象。丹参治疗A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衡,使血浆TXA2含量下降,PGI2含量上升,使TXA2/PGI2比值失衡恢复,并且抑制体内IL-6、IL-8的异常分泌,减轻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水平,改善微循环障碍,最终使AP患者的病程得以逆转。  相似文献   

16.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9年中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梅毒报告发病率由30.93/10万增长至38.37/10万,年均增长4.41%;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10.95%和26.16%,三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年均增长1.61%和10.75%。高发省份为新疆、青海、浙江、海南和福建等。各年男性梅毒报告发病率略低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0.86∶1~0.96∶1。15~19岁组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54%。2014—2018年梅毒高发年龄段为25~34岁,2019年为20~24岁。各职业人群均有病例报告,以农民和民工最多,占41.19%~46.80%,学生人群增幅最大,年均增长20.72%。一期与二期梅毒构成比逐年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2019年达82.95%。结论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总报告发病率逐年增长,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年轻人群报告发病率快速增长;农民、民工为重要受影响人群;高发地区为西北部分地区和东南沿海部分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