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北京市昌平区重点传染病发病形势和特点。方法 对疫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除传染病的发病状况外,着重分析重点传染病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7年全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646.60/10万,其中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报告病例数较多。结论2007年昌平区传染病发病形势整体平稳,肺结核、猩红热发病数上升明显,病毒性肝炎、麻疹、出血热、淋病发病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2005年山东省部分重点传染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同玲  雷杰  毕振强  王昆 《疾病监测》2006,21(9):476-480
目的分析全省部分重点传染病发病形势和特点,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疫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除传染病的发病概况外,着重分析重点传染病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2005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39.09/10万,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报告病例数较多。结论2005年山东省传染病发病形势整体平稳,AIDS流行形势严峻,麻疹、丙肝发病数上升明显,甲肝、乙肝、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发病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2004-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浙江省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金华市2004-2008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金华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471例,年均发病率为19.47/10万。发病以高度散发为主,偶有暴发,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5月;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地区发病率高,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农民居多,≥15岁组和8月龄至7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段,本地病例以(8月龄和≥15岁的人群为主,而流动人口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比例呈上升态势。病例中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6.00%。结论金华市麻疹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控制麻疹的重点是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高免疫成功率,消除免疫空白,把流动人口、(8月龄和≥15岁人群作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麻疹流行疫情调查分析,掌握流行原因,评价应急接种效果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调查的方法研究麻疹疫情分布特点和流行原因。结果2008年1-3月喀什地区在全地区范围内发生一起麻疹流行, 发病率为67.80/10万, 死亡率为0.18/10万。结论 疫情流行的危险因素是医院暴露、密切接触和未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5.
安阳县1989-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安阳县1989-2008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安阳县20年中麻疹流行特点,为制订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安阳县1989-2008年麻疹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年中安阳县麻疹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特别是1997-2004年,麻疹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各乡镇发病情况很不平衡,麻疹的局部暴发成为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全县1989-2008年共发生麻疹3345例,年均发病率为14.58/10万,发病高峰为5月份;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小年龄组。结论根据安阳县麻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只有采取提高和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适时选择高危地区和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做好疫情暴发控制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基本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刘洋  王青 《疾病监测》2016,31(12):1037-1040
目的 描述与分析补充免疫前后重庆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8年、2013-2015年麻疹高发年份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时间分布曲线不再保持2006-2008年较为一致的单峰分布特征,近3年每年流行时间明显延长;城镇病例构成比以及由主城区报告病例构成比上升明显,成为近3年7-9月流行高峰的主要来源;8月龄儿童发病比例上升明显,7~14岁补充免疫对象发病比例显著下降,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常规免疫质量下滑与疫情处置不及时导致疫情高发。应根据麻疹流行特征,加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疫情监测,采取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加强查验接种证补种工作等措施,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7.
尹志英  占炳东  钟建跃  来时明 《疾病监测》2011,26(7):508-511,515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1985 - 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策略。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研究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结果 衢州市1985 - 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51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30/10万,流行周期为4~5年。免疫预防工作薄弱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发病较高,发病高峰集中在五一前后,1岁组和15岁组发病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散居儿童和农民发病构成逐年上升。血清标本采集率仅为80%,70%的患者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 结论 提高易感人群麻疹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重点对象的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2007-2008年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改进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运用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麻疹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并对病例管理、应急接种等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0~4岁年龄组发病水平较高(报告发病率为773/10万),其中散居儿童占92%;15~30岁组发病水平仅次于0~4岁组,报告发病率为169/10万,其中学生病例占40%。医院暴露是8月龄和18岁组人群感染麻疹的影响因素,未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V) 是8月龄~17岁组感染麻疹的影响因素。 结论 医院暴露和未接种MV是导致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控制医院内感染和切实作好MV免疫接种工作是控制麻疹暴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2005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黛  李莉  沈云峰 《疾病监测》2006,21(5):248-251
目的了解2005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麻疹高发病率原因,以指导今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方法对2005年湖州市吴兴区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湖州市吴兴区麻疹发病率高达150.95/10万,发病年龄高峰为15~34岁人群(59.06%),其次为<8月龄组年龄人群(10.26%);病例职业分布前3位为工人、学生、散居儿童,外来民工是工人发病数的62.87%。8月龄以上无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史或免疫接种史不详者占91.94%;8个月至15岁以下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接种率分别为49.47%、22.18%。结论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麻疹疫苗的初、复种率低。应落实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制度和学生入学查验证制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初种和复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在成人麻疹疫情上升的地区,对免疫史不详的青壮年群体进行预防接种,防止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山东省滨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年滨州市麻疹疫情特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2008年该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81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464例,占总病例的57.21%;临床/流行病学确诊病例347例,占总病例的42.79%,年发病率为21.73/10万,发病模式呈散发与暴发并存;病例分布广泛,并有明显的季节性。1-5月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6.05%,1-4月为发病高峰;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发病相对集中地区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6.34%;15岁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6.10%,其中学龄前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8.22%,小学生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7.39%;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87.92%。结论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麻疹发病水平骤升,发病时间有明显季节性,1-4月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西省麻疹流行特征及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对江西省2004年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报告系统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3300例,比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少4.92%,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7.72/10万。麻疹病例分布广泛,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局部麻疹暴发影响了全省麻疹发病强度。病例主要分布在全省10个市的92个县(区);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6月份,占全部发病数的53.82%;发病对象主要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7.61%;病例中有60.30%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且这部分人群中8月龄至15岁儿童占66.91%。结论加强江西省的麻疹常规免疫及复种工作,努力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是江西省今后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0~2005年海盐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伟英  蒋卫平  张礼根 《疾病监测》2006,21(10):518-521
目的了解海盐县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该县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M抗体。结果6年间,该县共报告麻疹513例,年均发病率为23.44/10万,2005年发病率为59.29/10万,是该县使用麻疹疫苗以来发病最高年。麻疹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流动人口发病逐年上升,无免疫史者占85.31%,8起麻疹暴发均为流动人口。发病以20岁以上年龄组本地病例为主,占76.76%,流动人口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2.73%。结论海盐县麻疹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模式以广泛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应在维持高水平的儿童麻疹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的同时,做好儿童麻疹疫苗复种;实施补充性免疫措施,如强化免疫或"扫荡"式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免疫空白仍是今后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麻疹控制项目实施经验和不足,为以后项目实施提供指导。方法 对贵州省黎平县2000-2007年的麻疹发病情况、疫情暴发情况、病例年龄结构、疫苗接种和对入学入托儿童查证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2003年8月开展麻疹控制项目,尤其是2004年11月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后,黎平县的麻疹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其发病率从2002年的26.68 /10万、2003年的3.52 /10万下降到2007年的0.20/10万;自2005年后无麻疹暴发疫情;麻疹疫苗第1针(初种)接种率自项目实施后的2003年至2007年,均达到98%以上;麻疹疫苗第2针(复种)接种率从项目实施前2000年的58.61%,2001年的80.56%,提高到项目实施后2003年的95.29%,2006年的99.00%,2007年98.89%。结论增加1次(高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能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对入学入托儿童开展免疫规划查证补种工作,是控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最后一道关卡;每4年对8月龄至4岁儿童进行一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以巩固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所取得的成果,保持麻疹低发病率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0~2004年河南省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燕 《疾病监测》2006,21(6):307-309
目的掌握河南省百日咳目前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预测疫情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河南省的疫情进行描述分析,了解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结果近5年河南省百日咳的发病率处于历史的最低点,发病年龄仍集中在15岁以下,6~8月份为发病高峰,豫东地区有局部流行。结论目前百日咳的防治重点仍应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切实做好儿童的常规免疫,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防止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流行麻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2月~5月收住的234例麻疹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及大于30岁者为主(79.9%);部分患者临床不典型:使用激素后出疹时间延迟,发热到出疹时间〉6d著39例,占16.7%;并发症发生率高:肝功能酶谱异常者占65.7%(132/201),电解质紊乱占41.8%(84/201)。结论为预防和控制麻疹:婴幼儿应提前接种麻疹疫苗、成人需加强接种;麻疹患者应加强监测,注意不典型病例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1978-2006年湖南省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系统数据库收集个案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xcel和SPSS作统计分析。结果1978-2006年共报告麻疹32642例,年均发病率30.71/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显著。29年共报告麻疹死亡79例,病死率0.24%。整个发病趋势呈从高到低而后回升,分为3个时段,第I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1991-2006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人群分布5岁以下儿童占60.47%,散居儿童占总数的55.48%。2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为71.50%~99.76%,发病率与MV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免疫监测结果麻疹IgG总阳性率91.18%。2005-2006年病例有明确免疫史者仅为15.30%。结论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14%,近年回升较明显,上升原因主要为规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最近的较高流行年份,发病季节早而流行强度大,为典型的小年龄发病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江苏省赣榆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家胜  张明波 《疾病监测》2009,24(3):191-192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后的效果。方法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2006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和强化免疫前后同期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赣榆县2006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6.55%;流行病学效果分析表明,强化免疫前1年麻疹发病专率为4.83/10万,免疫后1年麻疹发病专率为0.55/10万,下降率8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12.70, IP/I<0.05)。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疫情,首先确保麻疹疫苗的高接种成功率,其次加强对流动儿童麻疹免疫接种和管理,再次是加大对麻疹疫情监测工作力度,提高实验室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广西2004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麻疹发病率为2.91/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但城市存在病例高发区域,发病呈上升趋势。病例以低年龄为主,10岁以下病例占77.13%,0岁组发病率为34.63/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暴发疫情造成的病例占22.22%。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病例报告和调查比较及时,但血清学监测相关指标仍未达到要求。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广西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