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宝莹 《首都医药》2009,16(17):12-15
曾几何时,电视里、网络中、报刊上有关民营医院的广告形形色色,层出不穷。街头巷尾随便逮个人问问,可能随口就能说出十家八家民营医院的名字,诸如天伦不孕不育医院、新兴医院、五洲女子医院等。然而,若问及这些医院究竟怎样,恐怕除了一些道听途说来的“民营医院收费高”、“民营医院医生水平低”、“民营医院骗子多”等,也没什么更深入的了解了,因为大多数市民都选择去公立医院看病,连民营医院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我国的民营医院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不为大多数市民所熟悉的民营医院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呢?这个有别于公立医院的群体在发展中遇到了哪些困境?一路走来,他们有何苦衷想一吐为快?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委员会,并且明暗结合地调查了八家民营医院,一揭民营医院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
在第三轮医改的强势推行下,作为公立医院补充的民营医院,仍处在发展的瓶颈。"群众宁可睡走廊,也不来民营医院,这是民营医院需要检讨的。"南京明基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林振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语道尽民营医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民营医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打破了医疗市场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成为医疗市场一支不可轻视的有生力量。民营医院的自主经营体制,促使医院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实施品牌建设和患者满意战略,探索促进民营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求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从而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笔者从事民营医院管理5年的工作实践,浅谈对民营医院经营管理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玉林 《中国新医药》2003,2(8):121-12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医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民营医院迅速崛起,”洋医院”抢滩登陆,竞争不断升级。医院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有7000张病床,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医院,未来东院区投人使用,病床还将增至1万张,比排名第二的四川华西医院多出6000张病床。日前,执掌这家"超级医院"的阚全程院长介绍了大型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之路。阚全程院长说,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截止到2014年4月,我国公立医院达到13 381家,民营医院11 584家,合计24965家。从诊疗人次看,公立医院达到22.15亿人次,民营医院为2539万人次,其中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4%,服务量占比  相似文献   

6.
卫生部领导:我们目前政策和管理是不公平的,既放松了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也限制了民营医院的发展。专家: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客观效果是:办营利性医院赋税太重,办不下去!民营医院院长:非政府投资非赢利性医院,即“双非”医院,应是今后医疗服务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黄泽骎 《中国处方药》2004,(10):F005-F005
最近,北京新兴医院等民营医院夸大事实的广告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民营医院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也因此而备受瞩目,民营医院在中国目前尚属试验阶段.真正有实力的医院寥寥无几.设备、专家、品牌与传统大型医院相差甚远,这些医院力了生存短期行力成了普遍现象,一位民营医院的负责人曾这样说:“大型医院的设备动辄价值数千万甚至上亿很多患者自然就冲着设备去就诊.还有医疗保险被传统医院相对垄断这是公立医院最  相似文献   

8.
鞠晓英 《华夏医药》2008,3(6):449-451
随着社会对卫生事业的需求日益增高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去由国家投资的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中外合资、股份制、外资独资、集体所有、私有医院等多元化投资的医院如雨後春笋出现。民营医院作为近些年才兴起的新的社会组织,是医疗卫生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多层次需求的重要途径。目前民营医院已成为城镇医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医疗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营医院的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化  景琳  张瑞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81-3381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服务市场将更加开放,民营医院将和公立医院以及外资医院激烈地竞争。当民营医院的病人、医生、资金或其他资源变得稀缺或难以获得时,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医院管理者已逐渐认识到营销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两会声音     
《首都医药》2013,(7):6-7
"民营医院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它们没有跟公立医院站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如是说。黄洁夫认为,目前医疗服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机制,在规划、投资、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明显倾向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得不到任何政策扶持,这也是民营医院难以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医改背景下民营医院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医院是我国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出现的新兴体制,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为进一步适应新医改政策要求,使民营医院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缓解公立医院卫生资源不足,实现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共同快速有效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民营医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结合新医改提出的有关民营医院的有利政策,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民营医院在十年前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羞羞答答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显得那么的脆弱和稚嫩,引不起人们的关注和公立医院的重视的话,那么,十年后的今年,民营医院已经聚成了一股强劲的力量,在公立医院长期把持的医疗市场这块蛋糕上狠狠地切了一大块,并在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人才建设和硬件投入上与公立医院形成了一比高低的竞争态势。 广东省惠州市惠康医院就给我们的公立医院上了一堂深刻的课,并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这就是在当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应如何求生存求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疗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医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这种空间的拓展缘自我国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不可避免地也将卷入这场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必将催生一大批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私立医院、民营医院的勃兴。但在目前情况下,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不论在规模、技术水平上,还是在患者的认知度上都与前者存在相当的差距,而这其中最大的差距莫过于当前政策层面上的非国民待遇歧视。而让人欣喜的是政府决策层与社会各界都认识到了民营医院在保障全民身体健康和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对此,本刊同样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寄予厚望,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全面的关于民营医院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我们特别推出“民营医院院长论坛”这一主题,希望以此为平台,展示民营医院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医讯动态     
<正>卫计委发文:民营医院增加近2000家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公布了"十三五"开局以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各项工作的成效。报告显示,2016年,公立医院减少361个,民营医院数量增加1914个。数千家国企医院2018年底前将完成改制日前,国务院国资委透露,国资委、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  相似文献   

15.
<正> 市场经济逐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占据支配地位,新旧交接中,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把医疗卫生机构推到了风浪尖上,尤其在2001年中国与WTO接轨以后,更多的外来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据不完全统计,民营医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初露端倪到2003年在中国医疗卫生机构中稳踞一席之地,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并仍在以12%左右的速度激增。然而,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民营医院是否树稳了这座私营资本的大旗而与公立医院分庭抗礼呢?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民营医院以及几家著名的公立医院,就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正> [民营医院院长论坛]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体制改革掀起了重重浪潮,社会医疗模式也随之不断转变。发展民营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变得纷繁复杂。医疗改革给民营医院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部分民营医院过于追逐利益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和社会诚信度,使患者选择民营医院的倾向大打折扣,也已经成为阻碍民营医院发展进步的因素之一。面对这样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目前也有些民营医院依靠自身诚实经营和先进的管理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一路前行。我们关注民营医院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环境,本期与大家共同探讨医疗改革社会大背景中民营医院的诚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广东药学》2009,(5):4-4
4月10日,广州越秀北路一家名为“广州民生医院”的民营医院开始公开营业,这家民营医院的前身是公立的“广东省建筑中心医院”。这是4月6日新医改方案公布之后全国首家公立医院转制的医院。  相似文献   

18.
公立医院的改革历来都是热点话题,相较之下,民营医院则少人关注。毋庸置疑的是,民营医院磕磕绊绊一路走来,既因为“不幸”,也因为“不争”,到了今天,已经深陷窘境。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民营医院会难以为继,走向末路,因为它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格格不入。除此之外,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自身条件,都注定了其难成气候。当然,也有人认为,虽然现在绝大多数民营医院都不怎么景气,却不会消亡,而且,民营医院终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扬长避短,在医疗市场上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医疗模式也随之不断转变。其中,民营医院的发展成为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民营医院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发展,如何迎难而上,树立自身形象? 让我们一起走近民营医院,倾听民营医院院长畅谈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赵一帆 《首都医药》2012,(13):12-13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中,国家明确提出了鼓励开办民营医疗机构,如今医改实施已三年有余,北京的民营医院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里,街头的民营医院仿佛一下就多了起来,从规模上看,大到独占一栋或几层楼,小到百余平米的门诊部,各种招牌灯箱吸引着民众的视线。在人们早已习惯于到公立医院求医问诊的今天,这些民营医院生存环境如何?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