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室性早搏(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例正常心脏室早进行导管消融,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时QRS与室早QRS波型形态完全相同的起搏点,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结果:8例患者室早起源部位分别为:右室流出道3例,左室流出道1例,左冠状动脉窦1例,左后间隔1例,右后间隔1例,右室室上嵴1例。即刻疗效100%。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正常心脏室早,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49岁 ,因频发室性早搏 (室早 ) 4年入院。早搏时感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恐惧 ,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无心脏病及其它可致室早的疾病。超声心动图及X线心脏片正常。心电图上有频发单形室早 ,多呈二联律 ,偶呈四联律。导管射频消融 (ra diofrequencyablation ,RFCA)术前 2 4h动态心电图室早总数32 40 7个 ,其中成对室早 15 6对。于 2 0 0 0年 4月行RFCA术。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 2周。术中自发室早与患者平时室早图形完全相同 ,呈二联律 ;室早QRS波在Ⅰ导联呈小“M”形…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道部分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在主动脉瓣上Valsalva窦内消融成功,多数病例成功消融靶点位于左冠状动脉窦内^[1],极少数位于无冠状动脉窦内^[2]。现报道在右冠状动脉窦内消融成功的频发室早和短阵室速1例。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 ,3 3岁 ,反复发作心动过速 ,2 4h动态心电图提示为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PVC) ,伴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室心尖部起源PVC伴左侧隐匿性旁道。成功消融根治PVC及阻断旁道 ,随访半年心动过速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药物治疗无效,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法确定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8例患者7例射频消融成功。7例中6例在主动脉瓣下方的左室流出道记录到提前(31±8)ms的心室激动,室性早搏形态与起搏心电图12导联QRS波形完全相同者5例,11导联相同者1例;1例在左冠窦内记录到提前33ms的心室激动,属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特殊类型,消融成功。随访3~21个月未复发。1例左室流出道早搏因多处标测未找到理想的靶点,消融失败。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两例慢性干咳的患者,排除了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他们被发现有非常频繁,单形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早后慢性咳嗽消失。室早应被视为在临床上慢性咳嗽的一个可能原因。经导管射频消融室早,使患者咳嗽和心悸症状同时消失。所以对于室早相关咳嗽的诊断和管理,跨学科的合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循环杂志》2018,(12)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室早)患者自主神经调控对室早发生的影响,并评估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此类室早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频发室早的患者20例。基线时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行心率减速力检测和室早分析,以心率减速力定量评估心脏迷走神经张力,分析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根据每小时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将患者分为减速力相关室早组(D-PVC组,n=14)和减速力无关室早组(I-PVC组,n=6)。20例患者均接受左心房自主神经节丛(GP)消融,其中16例同时行室早消融,术后再次评估室早负荷及心率减速力。结果:D-PVC组患者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呈正相关(P0.05),同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0.05),而I-PVC组患者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不相关(P均0.05)。20例患者标测并消融了39个呈阳性反应的GP,平均每例患者(1.9±0.9)个阳性GP。4例患者术中无室早,故未行室早的标测和消融治疗,其余16例患者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室早均起源于流出道,其中15例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源,1例为左冠窦起源。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的即刻成功率为100%,平均随访(8.6±4.5)个月,晕厥复发1例,室早复发1例,未出现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心率减速力指标较术前显著减低(P0.001),仅接受左心房GP消融且术后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4例患者室早负荷同基线相比显著降低(P=0.040)。结论:自主神经调控在部分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室早患者中影响了室早的发生和维持,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时心率减速力相关室早患者的室早出现更加频繁,选择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 2 5例 (男 14例、女 11例 ,年龄 15~ 6 7岁 )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接受RFCA的治疗结果。采用心室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法进行室早标测定位 ,标测到室早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 30ms以上或消融电极起搏心电图QRS波图形与室早图形完全一致时放电消融。结果 :2 5例患者室早起源分别为右室流出道 12例、右室心尖部 5例、左室游离壁 5例、左室近后间隔部 3例。 2 5例中 2 1例成功 (包括 1例频发室早伴短阵多形性室速患者 ) ,成功率为 84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RFCA治疗频发单形性室早伴短阵室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1组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无器质心脏病基础的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共11例特发性室早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2±14.4)岁。均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所有病例室早体表心电图均呈右束支阻滞图型。消融术中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1例室早均消融成功(2例复发经再消融成功),所有室早被证实均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6例起源于前外侧游离壁中、高段,4例起源于后下侧游离壁中段,1例起源于游离壁低段近心尖部。术中成功消融部位局部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点提前24~41(27±9)ms。其中9例成功消融部位起搏心电图与室早图形基本相同。结论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室早是特发性室早的一个亚组,射频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频发室性早搏逆转"扩张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脏扩大合并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心脏大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文对5例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早合并左心室扩大的患者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消融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例(CTR)、心功能(NYHA分级)等指标.结果 射频消融术前,所有患者均显示LVESD和LVEDD扩大、LVEF下降、CTR增大和心功能减退.成功消融室早后随访6个月,上述指标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频发右心室流出道室早是临床上少数"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根本病因,射频消融根治室早后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减退可完全或部分得到逆转.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2例频发的,药物难治性的顽固性室性早搏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本组病人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中11例为右定流出道,1例为左室来源,早搏量为12000~53000/24小时。经用起搏标测为主的定位方法局部放电,8例呈性早搏完全消失,3例明显减少,1例无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17个月,有效病例术后无复发或早搏量增多。初步结果表明,对某些多发的顽固性室性早搏,射频消融能提供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报道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 方法 :采用起搏标测法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12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 结果 :1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 ,平均放电 3.2± 2 .3次。术后室性早搏总数由术前的 2 86 17± 42 88个 /天减至0~ 2个 /天 ,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随访 12个月 ,室性早搏≤ 5个 /天。 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可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明显的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3.
14.
探讨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左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按有一定功能和结构变化的标准收集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早56例。比较手术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有关参数的变化。与术前比较,消融治疗后,24h室早总数由术前23 662±12 559个减少为125±113个;患者胸闷、心悸症状缓解;NYHA心功能分级较前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腔室结构参数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射频消融可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频发室性早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中心5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负荷大于总心率的10%,给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8±13.43岁。4例患者被成功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0%;随访12个月4例均无复发。4例成功消融患者随访6个月较术前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31.05±3.50%vs.23.00±2.94%,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减小(60.50±5.06mm vs.68.00±6.37mm,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明显减小(127.32±28.09vs.186.75±40.90,p〈0.05)。另1例患者术前和术后,各心脏超声参数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RT术后频发室性早搏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改善CRT术后无反应者疗效。 相似文献
16.
单形性室性早搏(VPC)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常规的质量手段之一.对于频发室早,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的室早,射频消融术已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本研究收集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资料,探讨其起源部位、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31例室性早搏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6 ~68[平均(40±13)]岁,病程3个月~10年.31例患者多有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人院后常规行生化、胸片、西点头、心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其中2例合并高血压,其余29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者术前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早均在10 0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室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1例顽固性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内2例,靶点距左冠状动脉开口约1.5cm,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根部4例,二尖瓣环1例,左室游离壁1例,左室间隔部3例)采用起搏和(或)激动顺序标测的方法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均成功进行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由术前的14326 ~24218次/24h改善至术后的0-10次/24h,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是有效的,对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10000次/24 h)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可选择射频导管消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早的意义。方法 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病人2 8例。无心脏病史。ECG确定为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 (10 /min)。采用激动标测法 ,以自发单形性室性早搏V波最提前处为靶点消融。结果 即刻成功率 10 0 % (2 8/2 8)。术前与术后 2周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单形性室性早搏数 15 ,836~ 32 ,4 19/2 4h(术前 ) :0~ 1,2 36 /2 4h(术后 )。随诊 6~ 2 4个月 ,2 8例病人均已恢复正常生活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4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3例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经主动脉途径在左冠窦和无冠窦内标测和射频消融的结果。方法对4例房速、3例频发室早进行常规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例阵发性房速患者的标测靶点位于主动脉窦内,在无冠窦成功消融;3例频发室早在左冠窦内标测及消融成功。术中无并发症,随访3~31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在主动脉无冠窦、左冠窦内射频消融是可行的且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尤其适用于在常规、经典部位消融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之。对于频发室早、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或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的室早,射频消融术已经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台的诊疗指南中,室早的射频消融还没有被列入其中。本文总结自1994年以来我院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的结果和随访评价,建议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的适应证和该项治疗在指南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