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中性粒细胞(NEU)哮喘小鼠肺脏Tc17细胞比例,初步探讨Tc17细胞在NEU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2只清洁级C57B/6小鼠,随机分成NEU哮喘组和对照组。NEU哮喘组用卵蛋白(OVA)和脂多糖(LPS)气道滴入致敏,予OVA雾化激发,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致敏和激发。在最后一次雾化结束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检测其有核细胞总数及分类比例,分离肺组织行H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脏Tc17细胞与Th17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IL-6、TGF-β、IL-17水平。结果 NEU哮喘组小鼠BALF中有核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r=0.7932,PP结论 NEU哮喘组肺脏Tc17细胞表达增高,Tc17细胞可能参与了中性粒细胞哮喘的发病,IL-17很可能是Tc17细胞在NEU哮喘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FN-γ、IL-4在急性哮喘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干预后的变化.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实验第1天和第8天,哮喘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大鼠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混合液致敏2次,第15天开始给予大鼠喷雾(10 g/L OVA,30 min/d),连续激发2周,制备哮喘模型.对照组致敏和激发均以9 g/L盐水替代OVA.布地奈德干预组于每次抗原激发前0.5 h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2 h后相同剂量再雾化1次,共2周.各组大鼠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收集血液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BALF中IL-4、IFN-γ和VEGF水平.结果哮喘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大鼠BALF和血清IL-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布地奈德干预组BALF和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a<0.01).哮喘组BALF和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Pa<0.01).哮喘组BALF和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布地奈德干预组(Pa<0.01);布地奈德干预组血清和BALF中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BALF中IL-4 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18P<0.01),IFN-γ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1);血清IL-4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0P<0.01),IFN-γ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9P<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时存在Th1/ Th2 失衡,且Th1/ Th2失衡与VEGF的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调节Th1/Th2的平衡及抑制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哮喘大鼠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的影响及抗感染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哮喘组:造模第1、7天,大鼠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体,第14天,用10g/L的OVA溶液对大鼠进行雾化激发,1次/d,20min/次,连续7d;MT组:致敏、诱导哮喘方法同哮喘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MT0.1mg/kg;地塞米松组:致敏、诱导哮喘方法同哮喘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腹腔无菌注射地塞米松0.5mg/kg;对照组:注射、雾化方法同哮喘组,以9g/L盐水替代OVA和氢氧化铝致敏液及雾化液.各组于最后1次雾化激发后取其外周血涂片染色,计数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收集其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其炎性细胞总数;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计数其呼吸道周围EOS数目;用免疫增强浊度法检测其血清IgE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 CD25 Tr水平.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组外周血CD4 CD25 Tr/CD4 T细胞值与呼吸道周围EOS细胞数呈高度负相关(r=-0.73 P<0.05),与BALF细胞总数亦呈高度负相关(r=-0.78 P<0.05),与血清IgE水平未见显著相关.CD4 CD25 Tr/CD4 T细胞值哮喘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a<0.01),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MT组呼吸道周围EOS计数、外周血EOS比例、BALF细胞总数及IgE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a<0.01).结论 CD4 CD25 Tr参与哮喘的发病.MT能显著降低哮喘大鼠CD4 CD25 Tr的数目,对哮喘大鼠CD4 CD25 Tr的调节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可有效减轻哮喘大鼠呼吸道炎性反应和血清IgE上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13水平与肺组织炎症指标以及信息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PBS致敏、鸡卵白蛋白(OVA)激发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VA致敏和激发构建哮喘模型,比较两组小鼠BALF中IL-4、IL-13水平,并对哮喘模型BALF中IL-4、IL-13水平与肺组织炎症指标以及STAT6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ELISA检测细胞因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析STAT6的表达.结果 哮喘模型鼠BALF中IL-4、IL-13水平以及肺组织STAT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鼠BALF中IL-4、IL-13水平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IgE含量以及STAT6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BALF中IL-4、IL-13水平是反应哮喘炎症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锌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A组为缺锌饲料+卵清蛋白(OVA)激发组,B组为补锌饲料+OVA激发组,C组为正常锌饲料+OVA激发组,D组为正常锌饲料+生理盐水激发组。诱喘后24 h取BALF进行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eotaxin、MCP-1及IL-8。结果与C组相比,A组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而B组则明显减少(P0.05);B组上述炎性细胞较D组仍有明显增加(P0.05)。A组大鼠BALF中eotaxin[(178.97±23.40)pg/ml]及MCP-1[(3.11±0.86)ng/ml]较C组[eotaxin(147.20±39.35)pg/ml,MCP-1(2.39±0.59)ng/ml]明显增加(P0.05),而B组eotaxin[(112.85±27.62)pg/ml]及MCP-1[(1.66±0.74)ng/ml]则明显减少(P0.05);A、B、C三组BALF中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对哮喘大鼠气道eotaxin及MCP-1具有抑制作用,但对IL-8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BUD)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表达的影响,探讨BUD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BUD组,每组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BALF中炎性细胞进行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血清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UD治疗后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RORγt mRNA在哮喘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UP治疗后RORγt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哮喘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BUD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与哮喘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表明BUD治疗后气管炎性反应明显缓解。结论:哮喘小鼠RORγt表达水平和IL-17水平增高,导致哮喘小鼠的全身和局部炎症反应增强,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生的机制之一。BUD可通过抑制RORγt和IL-17的表达水平,发挥其免疫抑制功能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后其气道炎性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02-09—2003-12收治的急性哮喘发作患儿采用上述联合治疗1周,共对34例急性发作期、24例缓解期患儿和15名正常儿童的诱导痰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其中IL-6、IL-8、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哮喘患儿的总细胞数、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及IL-8、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期哮喘患儿除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上述炎性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降至正常。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儿气道分泌物内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IL-8、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溴化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治疗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OVA诱导哮喘组(OVA组)、JQ1干预哮喘组(JQ1+OVA组)(n=8)。采用OVA致敏/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雾化激发前1h,JQ1+OVA组小鼠经腹腔注射JQ1溶液(50μg/g)。末次激发24h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计算各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行病理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肺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气道炎性细胞明显浸润,气道壁增厚,黏液渗出增多;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P0.01)。与OVA组比较,JQ1+OVA组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气道上皮E-Cadher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viment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OVA组比较,JQ1+OVA组E-Cadher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JQ1+OVA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A哮喘小鼠存在EMT气道重塑;溴化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可降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抑制EMT,减轻气道重塑,为哮喘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抑制小鼠急性哮喘呼吸道炎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斯特(montelukast,MK)治疗小鼠急性哮喘呼吸道炎症,探讨MK对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及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OVA)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急性哮喘模型。静脉予MK(25 mg/kg)或Saline 3 d。瑞氏染色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BALF和血清IL-5和eotaxin及血清总IgE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L-5和eotaxin的mRNA表达。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血MK水平。结果OVA激发后24 h,MK组BALF白细胞总数、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分别为(26.0±18.9)×107/L(、5.92±8.09)×107/L和(0.74±0.88)×107/L,较Saline组相应数明显减少(P均<0.05)。EOS减少达80%以上。MK组BALF和肺组织IL-5分别为(48.52±14.45)ng/L和(27.40±9.62)ng/g蛋白,较Saline组相应值明显降低(P均<0.05);MK组血清IL-5和总IgE水平明显减低。MK组BALF中eotaxin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MK组肺组织IL-5 mRNA显著降低,肺eotaxin及其mRNA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MK可能通过抑制IL-5和IgE产生和分泌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哮喘大鼠肺组织CD4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了解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致敏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分别在激发后1、2周取肺组织.RT-PCR检测肺组织CD44与α-SMAmRNA的表达,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石蜡切片行HE染色。结果哮喘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CD44与α-SMA在正常大鼠肺组织少量表达,在激发哮喘后1周肺组织CD44与α-SMA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5).2周后升高更明显(P<0.01)。CD44和α-SMA的表达呈正相关.CD44mRNA水平与BALF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肺组织CD44与α-SMA在转录水平的过量表达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存在相互作用.并在早期开始参与哮喘的发病。CD44与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向肺部炎症组织趋化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