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于淑兰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对我院1989年~1995年收治的317例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管性痴呆评定,其中将老年患者分痴呆组33例和非痴呆组41例进行对照分析如下:痴呆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2次脑卒...  相似文献   

2.
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治疗后的MMSE和HDS—R积分值均有显著增加(P〈0.05—0.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63.33%,组间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曹永芬  周凌云  唐芳  余紫燕  任鹏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91-3591,3594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予神经生长因子5000ч,im,1次/d,1月为1疗程;对照组15例,予脑蛋白水解物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iv,1次/d,20d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Q、HDS、A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MQ、HDS、ADL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血管性痴呆可以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的58例老年V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众多且复杂,年龄增长与脑梗死会加重老年人痴呆情况.结论:VD有多重危险因素,包括脑萎缩、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控制这些高危因素能减少VD出现几率,从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D)为临床常见的疾患之一,约20~40%的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常用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扩张血管药物及脑细胞活化剂,但疗效不甚理想。我院自1997~1998年期间,应用银杏叶萃取物(商品名达纳康Tanakan又名天保宁Taponin)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余婷 《药物与人》2014,(4):207-207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三七通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0.8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0.2g/次,3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三七通舒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中风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智方并配合头针治疗,以MMSE、HDS、ADL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对比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HDS、ADL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3个量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fI佰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收治的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病例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分别占16.98%、17.92%和17.92%,而多梗死性痴呆患者41例,占38.68%,居首位。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与VD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共同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脑血管病发病次数、病变部位、病变数目、大小,有无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等。[结论]VD是伴随脑血管事件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改变,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其防治主要是控制引起VD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邓永东  罗上旗  林松 《疾病控制杂志》2009,13(6):662-662,666
痴呆为一临床综合症,是由脑部疾病引起的进行性智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或丧失,行为异常、个性改变和情感障碍。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导致脑卒中而继发的一种智能障碍,是老年期一种主要的痴呆疾病。患血管性痴呆时会出现智能、运动功能、意识、生活能力等各种障碍,在一定智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脑损伤程度。尼麦角林具有扩张脑血管和调节神经递质等作用,因而从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等运用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如贵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203-220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连续治疗50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Blessed行为量表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Blessed行为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8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15~6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口服治疗,0.8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4.84±4.38)、(20.15±3.25)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6.37±3.05)、(16.38±3.14)分;ADL评分分别为(23.45±9.84)、(35.15±9.7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20±9.71)、(38.15±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怡 《现代医院》2008,8(9):64-6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伴焦虑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对60例血管性痴呆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抑郁评定量表和焦虑评定量表评分以了解其心理状态,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1周再进行上述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6周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主要症状分亦明显降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伴焦虑抑郁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痴呆的发病原因可能有许多,当前在发达国家是以 Alzheimer 病(AD)作为最主要的变性性痴呆,而一些亚洲国家提供的流行病学和病理资料提示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原因。VD 较易预防,因为它与脑血管疾病的其它表现有基本相同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有效预防的。我们对96例脑梗塞病人进行分析,探讨痴呆与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多种脑血管因素所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这种损害可来自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也可来自出血性脑血管病(HCVD)及其他原因未明者。1 病因 NIDS—AIREN组成的国际VD工作组对VD的病因做如下分类。1.1 ICVD 据报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约26.3%可发生痴呆。ICVD又可分为:(1)多梗塞性痴呆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VD)系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由于该病患者有职显的记忆、计算、思维、定向、判断等能力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VD在我国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50%。70%.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高.VD发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时间段内到本院就诊的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对象,通过抓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联合尼莫地平与辛伐他汀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经治疗,实验组MMSE评分与ADL评分分别为(24.1±3.85)、(21.8±5.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5±4.32)、(27.5±6.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辛伐他汀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     
高平 《保健医苑》2006,(3):44-44
血管性痴呆在我国老年人痴呆中占第二位,是由于脑血管病所致的大脑功能衰退。反复多次脑中风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文慧  刘金平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638-1638
我们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应用纳洛酮治疗血管性痴呆,并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对比,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