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及非特异性指标。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36例(EOS)、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OS)62例,分别记为EOS组、LOS组,比较其临床特征、检出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非特异性指标、预后。结果 EOS组早产、低体质量发生率低于LOS组,母亲胎膜早破、羊水浑浊及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发生率高于LOS组(P<0.05);EOS组黄疸、呻吟、呼吸困难、反应低下、奶潴留发生率高于LOS组,而发热、纳差发生率低于LOS组(P<0.05);EOS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LOS组(P<0.05);本次检出20株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耐药,27株革兰阴性菌中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株数均不超过10株;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NE%)无差异,EOS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LOS组,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LOS组(P<0.05)。结论 EOS及LOS患儿均有一定临床特点,尤其在临床表现、病原菌种类、非特异性指标方面有一定差异,早期识别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志伟  武加标  任敏 《现代保健》2011,(30):102-103
目的总结晚发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以期及早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近半年来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4例晚发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均有不同的起病表现,虽然合并症较多、但预后较年轻起病的患者好。结论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血清学检查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临床医师提高对本病认识,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冲 《中国卫生产业》2014,(15):147-148
目的:分析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65例,回顾分析临床特点以及病原学特点。结果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对于青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于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感染途径为脐部、皮肤以及呼吸道,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儿,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早发型36例,晚发型34例,对比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早产儿和极低体质量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8.89%,B族链球菌,占33.33%,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2.35%,大肠埃希菌,占29.41%。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死率为25.00%明显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为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查对于预防败血症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21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被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共165例,根据诊断标准,将165例患者分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组(EOS组,125例)与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组(LOS组,40例)。结果 165例患者的血液或无菌体液中所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KPN)为主。宫内感染在EOS组中发生率高于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以产道感染为主,血小板计数(PLT)减少多见,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EOS组中发生率较高。而LOS组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伴有发热及心动过速的症状较多,且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率高。另外,EOS组的死亡率高于LOS组(P<0.05),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合患者易感因素、临床表现、感染途径、预后及病原学诊断对新生儿败血症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早期诊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及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偏头痛患者120例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头痛特点及合并症,利用人体测量学、血液生化明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颅内血管功能。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例偏头痛患者中,68例(56.67%)合并一种或多种代谢异常,18例(15.0%)合并代谢综合征。头痛持续时间≥4 h患者中,合并轻度代谢异常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为75.0%、66.67%,显著高于4 h的偏头痛患者的25.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度使用止痛药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占16.67%,合并轻度代谢异常者占13.24%,显著高于无代谢异常者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合并代谢综合征与过度使用止痛药有关,合理使用止痛药可能降低偏头痛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晚发型偏头痛与青年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分析在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偏头痛患者100例,其中晚发型偏头痛患者50例,青年偏头痛患者50例,结合在治疗中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晚发型偏头痛患者在发病时伴随着面部苍白、失眠等临床症状,同时症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青年偏头痛患者。在研究中各因素的分析中,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发型偏头痛的发生伴随着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率较高,该偏头痛的发生存在诱因的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患大肠癌由于症状多变 ,容易误诊。对我院 1996年至 1998年间 30岁以下资料完整的 18例青年大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旨在提高早期诊断治疗水平。1 临床资料1.1 性别、年龄本组 18例中男 12例 ,女 6例 ;男与女之比 2 :1;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30岁 ,平均 2 4.5岁。1.2 病程发病在 6个月内确诊 13例 ,6个月以上 5例 ,其中最长达 2年 ;平均病程 5月。2 临床表现腹痛 8例 (4 4.4% ) ;粘液血便及便血 13例 (72 .2 % ) ;排便异常 (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等 ) 12例 (6 6 .7% ) ;腹部包块 5例 (2 7.8% ) ;查肛时直肠内…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MG)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60%的患者在20-40岁发病。不同年龄段发病的MG临床特点各异。为此,我们探讨了晚发型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免疫学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经常观察到肺结核病人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临床特征,如年轻病人症状比较典型,治疗后症状消失快,而老年结核病人不典型、消失慢、易延误诊断,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根据肺结核病人不同年龄段、不同临床特点来诊断处理病人,特别是对老年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11.
燕雪梅  刘玉军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57-2758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而且威胁母儿健康的严重病症,伴发较高的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如何处理距离足月为时较远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 onset pre—eclampsia),则是产科医师所要面对的较为棘手而又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成为近年来世界妇产科学国际会议上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4年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与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患病率居消化道疾病的第一位,其发病特点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因此,对我们从2000~2002年底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中抽取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索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胃癌的患病率居消化道疾病的第一位,其发病特点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因此,对我们从2000~2002年底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中抽取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索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临床指标特征及其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就诊的15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孕周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早发型,孕周<34周)、观察组(110例,晚发型,孕周≥3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分娩方式、器官受累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发病孕周、分娩孕周、收缩压水平、接受系统产检率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尿蛋白水平、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肝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官受累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入住NICU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结局存在差异,晚发型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而早发型发病早、病情重、并发症多、围生儿预后不佳,应在保守治疗同时持续严密监测,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以及探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60例青年以及18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对2组患者进行对比,在性别构成、危险因素等多方面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有以下特点,其主要危险因素从前到后排序为吸烟、高血脂、阳性家族史.临床特点是发病突然,前驱症状少,胸痛症状典型,并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84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年龄≤40岁)组(37例)和老年(年龄≥51岁)组(47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 青年组男性、明确诱因、冠心病家族史、大量饮酒史、大量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100.0% (37/37)比80.9%(38/47),40.5%(15/37)比14.9%(7/47)、18.9%(7/37)比6.4%(3/47)、56.8%(21/37)比23.4%(11/47)、67.6%(25/37)比55.3%(26/47),P< 0.01或<0.05],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37.8% (14/37)比61.7%(29/47)、16.2%(6/37)比27.7%(13/47),P<0.01或<0.05].青年组典型胸痛率高于老年组[83.8%(31/37)比72.3%(34/47),P<0.05],但既往心绞痛、多部位梗死率低于老年组[13.5%(5/37)比31.9%(15/47)、13.5%(5/37)比25.5%(12/47),P<0.01或<0.05].CAG结果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48.6%(17/35)比26.7%(12/45),P<0.05],侧支循环形成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1.4%(4/35)比24.4%(11/45),P<0.05].结论 男性、过度疲劳等明确诱因、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多表现为突发典型胸痛,多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少,梗死范围局限.培养青年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年AM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天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F0003-F0003
近年来冠心病的性别因素逐渐受到重视,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轻,临床上青年女性冠心病(≤45岁)并不少见,其发病与男性患者及老年人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我院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青年女性冠心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温乃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05-1105
目的 探讨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接诊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中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性别比例、基本资料等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5.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女性较少、含诱发因素的例数较多、合并并发症较少、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较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吸烟(100例)、酗酒(107例)、运动量不足(80例)、休息不足(95例)、肥胖(82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吸烟(50例)、酗酒(40例)、运动量不足(30例)、休息不足(30例)、肥胖(25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运动不足、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但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较好,临床上应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小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3970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状况和发病特点。【方法】通过计算机光盘检索系统,结合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国医学文摘等检索工具,以维生素K为主题词,检索1979~2000年全部含有维生素K的文献。从中挑选出涉及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病例报告文献。【结果】得到165篇原始文献,报告符合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病例3970例,男童2874例,女童1096例,男女之比为2.62:1;母乳喂养3555例(89%),混合喂养300例(8%),人工喂养115例(3%)。发病年龄低于4周316例(8%),高于8周506例(13%),4~8周3148例(79%)。3970例中3674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92%;死亡891例,死亡率22%。【结论】我国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发病形势严峻。母乳喂养是发病的高危因素;发病的峰年龄4~8周;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经随机抽样的73例老年肺癌和42例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发现老年组以鳞癌居多,青年组以小细胞癌多见,老年组的误诊率和转移率明显低于青年组,提出了对老年肺癌和青年肺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