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机高压氧舱内吸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吸机高压氧舱内吸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4.8%、4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结论 应用呼吸机高压氧舱内吸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王强  王湘渝  王勇 《重庆医学》2008,37(9):905-905
目的为了提高高压氧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设想在舱内吸氧的同时配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方法设计安装了高压氧舱内药物雾化吸入装置,进行了临床应用。结果采用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10余种疾病,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舱内氧浓度始终控制在25%以下。结论该装置雾化效果好、安全可靠,临床应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介绍高压氧舱设备在运行中如何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对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将发生的问题及时正确处理,以提高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高压氧舱设备在运行中突发了火灾事故,应用具有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设备系统来处理,及时启动舱内消防水喷淋灭火和向舱内吸氧面罩输送新鲜空气.结果 高压氧舱设备在运行中突发火灾事故时应用具有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技术处理,可以保证舱中戴面罩人员正常呼吸,保障其安全.结论 空气加压氧舱设备在工作时应注意防范事故苗头,同时又应用具有该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设备系统,增强高压氧治疗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1 高压氧舱特点 目前国内医用高压氧舱装备的数量迅速增加, 极大促进了我国高压氧医学的发展, 但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火灾隐患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医用高压氧舱是载人的压力容器, 工作时具有如下特点 : ①舱内气体压力高, 氧分压高 ; ②舱的空间容积小, 病人多, 每人仅占 2m3左右 ; ③舱内密闭, 通风换气困难 ; ④舱内外联系仅靠对讲机和观察窗 (监视器 ); ⑤舱内病人不能随便出入 ; ⑥多人舱多是内开门 . 由于高压氧舱加压工作时的上述特殊性, 一旦舱内发生火灾, 极易造成舱内病人和舱外工作人员的惊慌失措, 甚至在普通环境中很容易扑灭或躲避的火灾, 在舱内就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 2 火灾条件同其它火灾一样, 高压氧舱发生火灾也需具备三个条件 : 可燃物、助燃剂 (氧气 )和火种 .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纯氧(氧浓度≥95%)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高压氧舱工作时,由于舱内成为与外界隔绝的高压环境,舱内外人员都不能随意出入,出舱需要时间减压.因此,舱内的安全对于患者和家属都至关重要.由于小儿具有不合作、活动多的特点,更要加强舱内的安全管理.我院高压氧舱是一座二室四门中型20人舱.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舱的安全治疗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氧气向舱内泄漏,引起舱内氧浓度升高,是氧舱事故的最大隐患.我们研制的"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解决了当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开启关闭氧气源、吸氧中间摘下面罩改吸空气、舱内供氧器的性能下降、舱内吸氧有空座位、患者在吸氧过程中经常摘下面罩中断吸氧等多种情况下,氧气向舱内泄漏的问题.这些情况下泄漏的氧气都能由"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控制,全部排到舱外.对预防舱内氧浓度的升高,效果十分明显,对提高氧舱的安全性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在呼吸机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收治的30例脱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分析其脱机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30例脱机困难患者中共有22例脱机成功,且脱机成功患者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治疗次数主要集中在1~5次;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别为(82.17±9.93) mmHg、(97.80±2.66)%、(391.27±47.31) mm Hg、(10.00±1.8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8.60±7.88) mm Hg、(85.77±3.60)%、(279.05±37.53) mm Hg、(6.37±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分别为(63.20±4.8...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舱消毒效果,预防舱内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按常规进行高压氧舱消毒,以舱内空气和三通管、软管进行消毒前后细HBsAg检测.结果 高压氧舱治疗后舱内空气细菌数超标,三通管、软管消毒前污染严重,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常规消毒方法能达到消毒标准,但消毒规则不完善.结论 高压氧治疗后加强通风,每次治疗后应紫外线消毒三通管,软管应严格消毒,防止出现异味并做到专人专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突发性耳聋在高压环境下的治疗方法.方法向高压氧舱内加压缩空气,治疗压力为2.5ATA.戴面罩吸60分(中间休息10分钟).结果30例患者经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均不同程度有效.结论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宜采用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比单独的高压氧治疗或单独的药物治疗效果好.内耳血管较细,高压氧对血管有一定的收缩作用,所以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应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激素、ATP、辅酶A,B族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舱的消毒与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前,氧舱是否进行严格消毒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n=183)分成两组,其中100例为实验组,在高压氧治疗前对舱内的物体表面、舱内空气和吸氧管道进行严格消毒,83例为未消毒的对照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吸氧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舱内严格消毒有利于预防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