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磁共振T1加权成像对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1加权成像(T1WI)对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患者.术前做常规MRI检查(横断位TIWI:TR/TE155ms/3.4ms,横断位和冠状位T2WI:15000ms/81ms).MRCP检查采用EXPRESS脂肪饱和序列,包括5组胆管路径的斜冠状45nm厚层成像采集、5mm薄层冠状成像采集(资源图像),来源于资源图像的最大信号投影重建图像.MR检查后1~5d内行胆总管外科手术或ERCP取石.分析胆总管小结石的T1WI和MRCP表现及T1WI对MRCP阴性小结石的检测、诊断.结果 56例胆总管小结石,合并胆囊结石30例,胆囊切除7例.47例T1WI胆总管小结石高信号改变.MRCP显示阳性结石充盈缺损33例.T1WI检出胆总管小结石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RCP检查,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1).结论 在进行MRCP检查的同时,辅以T1WI有助于提高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D-Flash T1加权图像和SET,加权图像,讨论2D-Flash T1加权成像序列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者39例,分别行3D-Flash T1加权成像和SE T1加权成像,从成像时间,阅片医生对两种图像的比较,脑组织平均信噪比,脑组织灰白质对比信噪比,病灶增强前后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图像伪影,分别对比分析了39例平扫图像和27个病灶,并且对两种图像后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图像伪影,分别对比分析了39例平扫图像和27个病灶,并且对两种图像的脑组织平均信噪比,脑组织灰白质对比信噪比,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TR时间和信号采集次数不同外,其他影响成像时间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2D-Flash T1加权的成像时间是SE T1加权成像时间的23%:本组39例平扫检查的Flash T1W1和SE T1WI反映的组织解剖关系及信号(除大的血管)二者没有明显差异,27个病灶在平扫的显示,强化程度和强化形状也无差别,脑组织平均信噪比(P<0.001),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平扫P<0.001,增强后0.005<P<0.01)差于SET1WI,脑组织灰白质对比信噪比(P<0.0001)好于SET1WI;本组的两种图像伪影以血管波动伪影居多,39例中有18例Flash T1WI比SET1WI血管波动伪影明显。结论:颅脑MRI 2D-Flash T1加权成像序列完全可以代替常规SE T1加权成像序列,并且有着无可比拟的时间优势。  相似文献   

3.
对32例病人同时作为增强FS-T1中权图像和增强自旋回波(SE)T1加权图像,用病变显示程度和病灶信号强度两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病灶显示程度“优”者在增强-FS-T1加权图像上远远多于增强SE-T1加权图像,信号强度“高”者亦前者较后者的多,分析结果表明增强FS-T1加权图像对正确评价强化病变的轮廓,小及及某些鉴别诊断明显优于增强SE-T1加权图像,特别是含脂肪,骨髓较多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 MR胰胆管成像(MRCP)评价胆管变异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外科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析术前MRCP资料,并与术中胆道造影(IOC)结果对照,进行胆道分型。结果:1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IOC发现胆道结构正常者69例(57.5%),胆道结构变异者51例(42.5%);与IOC相对比,MRCP对胆道结构分型的总准确率为96.7%(116/120),对胆道变异的诊断敏感度为:86.3%(44/51),特异度为:100%(69/69),阳性预测值为100%(44/44),阴性预测值为90.8%(69/76)。结论:MRCP能准确评估患者的肝内外胆管结构,有助于各种胆道疾患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3.0T MR动态增强成像(MR DCE-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50例,前列腺增生30例,均行DCE-MRI与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采用DCE-MRI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并分析两者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比较DCE-MRI与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5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32例为前列腺癌,18例为中央区癌。前列腺癌Tmax为(69068.34±18005)ms、MSI为(216.02±43.24)、SER为(1 2 2.0 5±1 7.3 4)。前列腺增生Tmax为(83012.56±24352.19)ms、MSI为(1 8 7.2 6±2 9.3 5)、SER为(108.37±11.98)。前列腺癌Tmax早于前列腺增生、MSI、SER较前列腺增生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62.00%、特异度90.00%及准确度82.00%;T2W1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71.00%、特异度84.00%及准确度76.00%。两者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与DWI均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在前列腺病变中各具有特征性表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估磁共振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R-T2WI)、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和两者联合鉴别肌层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经膀胱镜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膀胱癌、最终行手术治疗并明确病理分期的9 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HR-T2WI、RS-EPI检查。分别应用HR-T2WI、RS-EPI及HR-T2WI+RS-EPI图像明确膀胱癌是否浸润肌层,并采用Kappa检验将3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采用DeLong检验对3种诊断方法的AUC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HR-T2WI、RS-EPI和HR-T2WI+RS-EPI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70、0.787、0.936(P均<0.01)。3种方法鉴别肌层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99、95.5%(42/44)、82.4%(42/51)和88.4%(84/95),0.891、84.1%(37/44)、94.1%(48/51)和89.5%(85/95),以及0.966、93.2%(41/44)、100.0%(51/51)和96.8%(92/95)。HR-T2WI+RS-EPI鉴别诊断肌层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AUC大于HR-T2WI和RS-EPI(Z=-2.627 8、-2.720 5,P=0.008 6、0.006 5)。结论 HR-T2WI联合RS-EPI可作为术前无创、准确鉴别诊断肌层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T1加权像高信号的颅内病变李联忠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ecimaging,MRI)的原理是:生物体内氢质子(H)有小磁棒作用,当将人体置于一个外部磁场内,组织内的氢质子在强大的外界磁场作用下,沿磁场方向作定向重新排列,产生磁化矢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5T磁共振(MRI)3种T2加权成像(T2WI)序列在胃癌中的成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不同序列胃癌图像质量分级,以优化合适的1.5T MRI胃癌成像序列。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18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行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FS-FSE)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3个T2WI序列进行图像质量分析,比较各序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间的差异;并对3个序列在胃癌的图像质量分级进行比较,分析各序列在胃癌MR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种T2WI序列间的图像质量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RFSE与SSFSE序列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明显高于FS-FSE序列(P均〈0.05);而FRFSE与SSFSE序列间信噪比及对比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FSE与SSFSE序列明显优于FSFSE序列。结论 1.5T MRI进行胃癌检查时,T2WI序列可显示胃壁分层结构及可以鉴别病变内部组织成分,因而是胃癌MRI检查的重要的成像检查序列。分析各序列在胃癌MR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优化合适的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10.
探讨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对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N)的应用价值。应用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对本院30例血管压迫性TN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及诊断,观察每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经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诊断结果与患者后期的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结果相吻合,TN的一侧图像可显示出血管受到压迫,而未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一侧其图像显示出血管未受到压迫,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可较为明显地将患者血管的压迫情况及临床症状统一地展示出来。说明3.0T MR 3D-FIESTA序列成像技术可有效辨别血管压迫性TN患者的责任动、静脉与神经的毗邻关系,可显著提高血管压迫性TN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率,为MVD治疗TN提供更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56例患者颅脑MRI横轴位平扫T1WI图像中出现的伪影及伪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查找了伪影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工作中采取的针对性补偿措施,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对疾病诊断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桨(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技术在降低上腹部各种伪影及提高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间97例拟作上腹部3.0T MRI扫描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3.8岁),常规FSE T2WI序列与PROPELLER FSE T2WI序列的扫描参数一致。2位读片医师对图像的呼吸运动伪影,胃肠管蠕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肝、胰腺边缘的锐利度进行3等级的评分。等级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Wilcoxon’s秩和检验;读片医师之间判断结果一致性用Cohen’s Kappa检验评估。结果:常规FSE T2WI与PROPELLER FSE T2WI相比,后者降低了呼吸运动伪影,胃肠蠕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增加肝、胰腺边缘锐利度,2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931、-6.245、-6.481、-6.164、-5.745,P值均<0.05);2位读片医师对上述指标的判断一致性上,结果显示为均在中等及以上一致;PROPELLER FSE T2WI的扫描时间较FSE T2WI减少5~15 s。结论:与常规FSE序列相比,PROPELLER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呼吸运动、胃肠蠕动、血管搏动等运动伪影,增加了解剖细节的显示,提高了图像诊断质量,缩短了扫描时间。  相似文献   

13.
3.0 T超高场磁共振正常人胆胰管成像及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3.0T超高场磁共振2D MRCP及3D MRCP的图像质量及对正常胆胰管系统的显示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正常人分别行2D及3D MRCP扫描。2D MRCP采用SSFSE序列,小角度多层旋转屏气扫描,3D MRCP采用FRFSE序列,斜冠状面多层单块呼吸门控下扫描。分别判定图像质量(0~3级)、有无伪影(0~3级)及胆胰管显示质量(0~3级)。观察肝内胆管显示情况并分别测量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及主胰管的最大横径。结果:52例受检者中80.6%图像质量达3级,97.9%图像无伪影或伪影很少,2D MRCP图像质量优于3D MRCP。1~3级胆管、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在2D和3D MRCP图像中的显示率均为100%。较细小结构如肝内4~5级胆管、主胰管、副胰管及胰管侧支2D MRCP的显示优于3D MRCP。各管径的测量值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主胰管的最大横径3D MRCP较2D MRCP宽[(2.78±0.90)mm vs(2.37±0.66)mm,P<0.05]。左肝管最大横径较右肝管宽[(3.54±1.02)mm vs(3.08±0.97)mm,P<0.05]。结论:3.0T超高场磁共振MRCP图像清晰完整,正常胆胰管得到良好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T2WI序列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节段选择的可行性及评估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23例,术前首先根据MRIT2WI序列进行椎管狭窄严重程度分级,再结合DTI检查结果得出各个节段脊髓的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 (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两者结合判断出引起颈髓功能受损的责任节段后实施颈椎减压手术治疗,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JOA(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评分,按临床疗效情况分为两组,A组JOA改良率≥50%,B组JOA改良率<50%,术后12个月后随访复查MRI和DTI并收集相关图像数据,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手术节段脊髓的ADC值和FA值变化,以及分析ADC值、FA值与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时间13~31个月,平均(17.54±8.87)个月,手术节段为C3~5 3例,C4~6 10例,C5~7 5例,C3~6 2例,C4~7 3例,患者术后JOA评分、FA值和ADC值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的术前、术后FA值与相应的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术前ADC值与相应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但术后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作为一项可定量评估脊髓信号变化的检查,有助于指导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节段选择和临床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3DDCE—MRP)的技术方法。方法120例受检者采用3.0T磁共振检查仪以3D小角度激发序列进行容积扫描得到血管图像,戍像技术包括增强前后图像数据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结果116例门静脉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4例图像模糊。结论高质量的门静脉3DDCE-MRP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最佳的延时扫描时间,合适的注射速率,注射总量,扫描序列及其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分析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的影像学特征,探索心肌纤维化MR T2WI成像表现及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选取40只皮下注射5 mg/kg异丙肾上腺素10 d建立心肌纤维化模型,10只皮下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10 d作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分为3组,分别于第5、7、9天应用7.0 T磁共振设备,进行活体成像扫描,对照组于第7天进行扫描,并计算对比信噪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扫描完成后处死大鼠进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结果:模型组36只,对照组10只纳入统计学分析,磁共振显示5 d模型组磁共振图像CNR(5.84±1.28),7 d模型组CNR(15.26±1.93),9 d模型组CNR(9.37±1.67),与对照组(3.56±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 T2WI成像7 d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永磁型低场强开放式磁共振膝关节运动成像T2*WI与T1WI两种图像显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特点及膝关节运动成像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日立AIRIS-Ⅱ0.3T永磁型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对40例正常膝关节行斜矢状面T2*WI和T1WI运动成像扫描,对图像所显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图像进行电影放映,显示膝关节交叉韧带在不同屈曲度时的情况。结果40例膝关节受检者中,斜矢状面T2*WI和T1WI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显示均较好,但吖聊更优于T1WI。结论磁共振具有多层面多方位成像的功能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能清晰显示膝关节各解剖结构,尤其是斜矢状面T2*WI对交叉韧带的显示。采用低场磁共振膝关节作运动成像时不但交叉韧带显示良好,而且运动成像时随膝关节屈曲程度的不同,交叉韧带的变化情况也得以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80例T2WI无高信号的颈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扫描,根据患者有无椎管狭窄将其分为椎管无狭窄组(A组,43例)和椎管狭窄组(B组,37例)。分析各组颈髓分数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颈髓平均FA值为0.643±0.051,ADC值为(1.161±0.172)×10-3 mm2/s;A组和B组患者颈髓平均FA值分别为0.621±0.036、0.592±0.060;平均ADC值分别为(1.236±0.135)×10-3 mm2/s、(1.429±0.150)×10-3 mm2/s。三组之间两两比较,FA值对照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P值均<0.05);ADC值对照组最低,A组次之,B组最高(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成像较常规T2WI更早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髓损伤,椎管狭窄患者颈髓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07-110+封三
目的 探讨腰椎磁共振成像(MRI)T1WI、T2WI 信号强度与腰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2019 年进行L1~L4 椎体双能X 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的腰椎MRI(1.5 T)成像患者198 例,其中男50 例、女148 例。分析其双能X 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值、腰椎矢状面MRI T1WI、T2WI、STIR 成像、在PACS 系统上测量的T1WI、T2WI信号强度值。对患者的椎体MRI 信号强度值与椎体双能X 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L1~L4 腰椎体的骨密度测定值与MRI 的T1WI 信号强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 的T2WI 信号强度值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患者L1~L4 腰椎体的骨密度测定值与MRI 的T1WI 信号强度值有低度相关性,与MRI 的T2WI 信号强度值无明显相关性。MRI 成像通过多序列信号强度变化反映骨的脂肪和水含量,T1WI 信号强度值越高,则T1WI 序列上信号越高,对间接判断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MRI增强T1WI BRAVO(T1WI FLAIR容积扫描)、增强T2WI FLAIR CUBE(T2WI FLAIR容积扫描)两种扫描序列及其联合应用在脑膜炎性病变诊断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确诊脑膜炎性病变患者50例,并选择正常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志愿者均在常规T2WI FLAIR平扫后行T1WI BRAVO及T2WI FLAIR CUBE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分析脑膜炎性病变在不同扫描序列上的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种增强方法独立应用及联合应用诊断脑膜炎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50例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21例,结核性脑膜炎16例,化脓性脑膜炎13例。在病毒性脑膜炎中,增强T2WI FLAIR CUBE优于增强T1WI BRAVO和平扫T2WI FLAIR;在结核性脑膜炎中,增强T1WI BRAVO优于增强T2WI FLAIR CUBE和平扫T2WI FLAIR;化脓性脑膜炎中,增强T2WI FLAIR CUBE、增强T1WI BRAVO和平扫T2WI FLAIR 三者无差别。增强T1WI BRAVO和T2WI FLAIR CUBE显示脑膜炎性病变的敏感性分别是54.00%和64.00%,特异性分别为85.70%和88.60%,两者联合应用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78.00%和80.00%。结论:两种增强方法诊断脑膜炎性病变各有千秋,但增强T1WI BRAVO、增强T2WI FLAIR CUBE两种扫描序列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脑膜炎性病变的检出率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