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SCT在脂肪肝治疗中疗效的定量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初步探讨(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多排螺旋CT扫描在脂肪肝治疗中疗效的定量观测作用。方法对38例脂肪肝病人进行阿拓莫兰联合丹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脏CT衰减值、脾脏CT衰减值、肝功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脂肪肝经治疗后肝脏CT衰减值有所提高,平均为10±5Hu,而脾脏CT衰减值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肝功、血脂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脂肪肝治疗疗效观测中,利用肝脏CT衰减值观测较血脂、肝功能更接近肝脏本身病理的改变,但利用肝脏CT衰减值这一指标观察脂肪肝治疗的疗效目前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治疗组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为6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CT、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CT肝脾密度比值、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CT定量测定作为主要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观察清肝方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调整饮食及体育锻炼等方法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肝方随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肝/脾CT值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失4、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61%vs 51.85%,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肝脏CT值和肝/脾CT值比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肝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肝/脾CT值比值可以更直接、客观地判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祛脂汤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87例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脂及肝功能变化、B超声像图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肝祛脂汤在降低血脂,促进肝脏脂肪代谢,修复肝功能,促进脂肪肝恢复正常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陈霞 《当代医学》2012,18(22):128-12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疗法对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住院患者52例,按照应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水平进行对比,另将各组经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脂、肝功能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脂肪肝CT定量诊断与患者肝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取我院260例脂肪肝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院诊治。同期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实施CT检查,观察两组对象治疗前后的CT定量值差异、肝功能异常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CT检查定量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肝功能异常比较上,实验组轻度组异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中度组、重度组异常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CT定量、肝功能异常率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与中重度脂肪肝之间关系密切,应用CT定量诊断,能够有效对脂肪肝的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葛调脂汤联合基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以柴葛调脂汤加减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治疗12周随访患者的肝功能、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血脂、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肝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显著,血脂4项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显效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葛调脂汤联合基础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明显的保肝、降脂及改善症状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血塞通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血塞通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45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血塞通治疗,对照组(B)40例以血塞通、肌苷、维生素B6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脏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及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炎症程度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肝脏纤维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血塞通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曲灵双葛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药曲灵双葛汤对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主要病变为脂肪肝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灵双葛汤150ml/次,2次/d,90d为1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肝功能、血脂水平。治疗前后进行B超检查。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肝区痛、腹胀、肝肿大及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影像消失或明显改善。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曲灵双葛汤可以缓解酒精性肝病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肝功能及肝脏影像学变化,降低血脂,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高博义  段颖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07-107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及肝脏CT影像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肝脏CT影像学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30-132+136
目的评价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脂肪改变组(11例)、中度脂肪改变组(11例)和重度脂肪改变组(10例),另纳入20例无肝脂肪变性或脂肪变性相关临床表现者作为对照组,均于肝穿刺活检前1 d行肝脏CT平扫,测量肝脏、脾脏CT值,经测量及数据处理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及肝/脾CT值比值对CT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52例患者CT平扫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组CT值和肝/脾CT值比值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CT值阈值、血管相对密度值分级及肝/脾CT值比值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6.9%、94.2%和98.1%。结论定量CT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诊断中呈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优势,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肝安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94例符合NASH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肝安组和综合组,肝安组给予肝安汤口服;综合组除口服肝安汤外,还辅以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疗程均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测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计算肝脏的B超积分、检查血脂、肝功能和空腹血糖(FBG).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病人BMI、WHR、血脂、肝功能、FBG和B超积分均显著改善,但综合组优于肝安组,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1%和,78.72%P<0.01.结论:肝安汤治疗NASH有确切疗效,能降低血脂、FBG,减轻脂肪肝、改善肝功能,如同时配合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D肝病治疗仪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病人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3例,所有病人均给予饮食指导、运动疗法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HD肝病治疗仪.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6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肝脏彩超、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显著改善.结论:HD肝病治疗仪通过穴位电刺激对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对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用维生素C、维生素E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行为纠正、饮食调节、运动疗法;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为4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体重指数、ALT、TG、TC及肝脏彩超显著改善。结论:行为纠正、饮食调节、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生化影响.方法:选择诊断符合非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NAFLD患者65例,应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4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d,疗程3W,1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W各项血生化(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应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3W后,患者血生化(肝功能和血脂)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对于改善菲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D肝病治疗仪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指导、运动疗法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HD肝病治疗仪。二个疗程后观察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60.8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肝脏彩超、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显著改善。结论 HD肝病治疗仪通过穴位电刺激对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研究分析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的脂肪肝患者144例做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进行健康查体的1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血脂、肝功能检查结果,探讨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两个组别分别进行血脂、肝功能检查,其中血脂对比情况: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脂肪肝对比情况: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r-谷氨酰转移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患有脂肪肝的患者有明显的血脂、肝功能指标紊乱,对于临床上诊断脂肪肝病症我们可根据血脂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复方柴胡煎剂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脂肪肝的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30例。治疗组服用复方柴胡煎剂 ,对照组服用东宝肝泰片。疗程均为 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复方柴胡煎剂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从而明显减轻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作用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烯康胶丸联合护肝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多烯康胶丸及护肝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护肝片,治疗1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分别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检测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结果:服药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高于对照组(53.3%)。结论:多烯康胶丸联合护肝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清淤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清淤降脂汤,对照组用益寿调脂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脏超声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淤降脂汤治疗脂肪肝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