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沁  周红 《广东医学》2005,26(1):116-117
目的 研究益肾化瘀解毒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  6 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 (n =5 3)和对照组 (n =14 ) ,观察组用益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 (MP或改良VAD方案 )治疗 ,对照组用益肾化瘀解毒方治疗 ,35d后进行癌因性疲乏评定和观察癌症恶病质其他相关症状及体征 ,包括骨痛、贫血、厌食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 14例 ( 2 6 4 % ) ,稳定 35例 ( 6 6 0 % ) ;癌症恶病质相关症状中骨痛、贫血症状缓解率达 95 8%~ 96 1% ,厌食症状缓解率为 10 0 %。对照组治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4例 ( 2 8 6 % ) ,稳定 2例 ( 14 3% ) ;癌症恶病质相关症状中骨痛、贫血症状缓解率达 7 1% ,厌食症状缓解率为4 2 9%。结论 益肾化瘀解毒方可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疲乏症状 ,而益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仅可减少瘤细胞增殖 ,减轻疼痛 ,纠正贫血 ,而且可减轻患者的疲乏症状 ,使癌症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吴玉霞  袁忠  白玉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8):1140-1141,1144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46例患者采用数字表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案化疗,28d为1个周期,4~6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9%、70%(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7.5%和67.5%(P〈0.05);中医临床症候改善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化疗前后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56.41%)相比,明显提高(P<0.05);化疗3个疗程后两组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血钙水平、骨痛程度、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明显降低患者血钙水平、血磷水平,改善骨痛程度,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肾清利泄浊法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别嘌呤醇片口服,治疗组加服益肾清利泄浊方,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定量(PRO)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和单用化疗方案(VAD化疗方案或MP化疗方案)治疗MM肾损害(分别为24例和1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对这些MM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骨髓浆细胞比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和骨髓浆细胞比例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MM肾损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毒结清口服液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M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予M2方案化疗,中药组22例予中药毒结清口服液60mL/d,同时予M2方案化疗。以血钙和白介素-6(IL-6)水平下降,骨痛的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为评价指标。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骨痛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68.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钙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血钙和IL-6水平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结论:毒结清口服液联合化疗能有效降低MM患者血钙和IL-6水平,改善骨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OPG的表达水平及与骨病、预后的关系;并讨论OPG与血清球蛋白、血钙、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MM患者和25例对照组血清中OPG的水平。结果 MM患者血清OP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0~1个骨损组明显高于2~3个骨损组(P〈0.01)。同时,OPG水平与β2-微球蛋白、球蛋白均相关(均P〈0.01),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且其降低的程度与骨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OPG水平与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提示MM患者血清中OPG水平可能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况小红  童浩  贾霖 《四川医学》2011,32(3):347-348
目的测定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探讨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诊断、疗效检测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我院收治的42例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水平,以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显效后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化疗前明显下降;低水平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患者的存活时间相对较长。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景  刘桂玲  李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909-909,94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的MM 34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化疗组为唑来膦酸+沙利度胺+MP方案;对照组只给予沙利度胺+MP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比较患者骨痛缓解率,评价其疗效,并检查骨X线或骨ECT观察骨病灶范围减少状况。结果联合化疗组16例骨痛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化疗组影像学检查发现有7例见新骨形成,骨病灶范围不同程度减少,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强骨方对多发性骨髓瘤(MM)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骨髓影响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补肾强骨方联合VAD化疗方案,对照组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MIF水平、血红蛋白、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血清钙、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分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MIF水平、血红蛋白、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CR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β2-MG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LD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经Ridit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便秘、嗜睡、浮肿、外周神经病变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方治疗MM疗效与沙利度胺相似,可以降低血浆MIF水平,提升血红蛋白,降低M蛋白、浆细胞比例、血β2-MG、CRP,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表明补肾强骨方对MM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可抑制MM血浆MIF的高表达、抑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7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能改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尿酸,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涂刚 《当代医学》2013,(17):148-149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与化疗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确诊的MM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单纯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化疗,联合化疗组加用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3个疗程后比较患者骨疼改善效果,评价其疗效并检查骨X线或骨ECT观察骨病灶范围减少状况。结果联合组23例患者经过治疗骨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有9例见新骨形成,原骨病灶范围不同程度缩小。联合化疗组中血钙浓度较治疗前下降,无高钙血症发生。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付慧婷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75-1476
目的分析扶正培元方联合VAD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医院62例(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接受VAD化疗治疗,研究组于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扶正培元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肌酐、血钙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4.19%)较参照组(48.39%)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血钙水平较参照组低(均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扶正培元方联合VAD化疗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血肌酐、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联合化疗组采用唑来膦酸+VAD方案,对照组只给予VAD方案化疗,每个疗程后均比较患者骨痛缓解时间和程度,评价其疗效,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查骨影像学,观察骨病灶状况。结果联合化疗组15例,显效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3.3%,对照组15例,显效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46.7%。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联合化疗组影像学检查发现有13例骨病灶范围不同程度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唑来膦酸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有效率高,缓解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解毒化瘀方联合CPT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CPT化疗方案,28 d为1个周期,6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补肾解毒化瘀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VEGF、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调节性T细胞表达比较,治疗前患者CD4+CD25+、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补肾解毒化瘀方联合CPT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骨痛的疗效。方法 经确诊为MM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例MM患者,在接受M2方案化疗结束后48 h,以每公斤体重2×105个细胞剂量静脉输注无关供者AMSC;对照组给予M2方案化疗;以骨痛的缓解程度和血钙下降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均有骨痛,治疗两周期后,治疗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10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4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钙升高8例,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100%;对照组血钙升高9例,治疗后4例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44.4%。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病人在使用AMSC过程中均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良好。结论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化疗可显著缓解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骨痛。  相似文献   

17.
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茉莉 《疑难病杂志》2002,1(3):156-157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博宁)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博宁90mg,每2~4周1次。结果 博宁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4.6%,强痛定对照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仅为38.5%。博宁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博宁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病人的高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程度骨骼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汇总观察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2000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65例,按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化疗联合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对照组仅单纯化疗。按疼痛分级标准比较治疗前后骨痛缓解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钙水平变化情况,比较骨骼X线影像学的改变,以及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骨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血钙浓度正常率为71.43%,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X线摄片结果无明显变化,对照组5例在治疗后骨质病变程度较前进展。结论:在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缓解骨痛,降低血钙水平,值得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19.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痛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治疗组接受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4、6、2例,对照组分别为1、5、6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c=5.36,P<0.05)。在应用唑来膦酸的病人中,除2例出现轻度发热外,余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可以显著缓解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骨痛。  相似文献   

20.
王佳  李晓红  李静  李美健  王辰辰  齐贺 《广西医学》2021,43(23):2824-2828
目的 探讨中医药补肾化浊法联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BD方案化疗,治疗组在BD方案基础上联合补肾化浊法的中药(淫羊藿、补骨脂、党参、茯苓、白术、全蝎、蜈蚣、地龙、三七、甘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除两组的小便控制及对照组的洗澡、穿衣、用厕、平地行走外,两组其余ADL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除大小便控制外,治疗组其余ADL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化浊法联合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有效降低IL-6水平,有效缓解骨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