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外伤是常见的意外损伤之一,手外伤常伴有手部肌腱损伤,我院每年收治大量手外伤患者,我们对63例87指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术前、后护理及术后观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本研究自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生物蛋白胶的局部应用,急诊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患者32例41指53条肌腱,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41指53条肌腱,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16~4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2例28指34条肌腱,电锯伤5例8指12条肌腱,撕脱、挫裂伤5例5指7条肌腱,其中合并骨折1例;损伤部位:右手20例,左手12例,食指17指,中指10指,环指8指,小指6指。 相似文献
3.
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后容易形成肌腱粘连、腱鞘狭窄等而影响手部功能,其处理是手外科领域的一个难点,故又被称为"无人区",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Ⅱ区屈肌腱的修复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从肌腱愈合、肌腱及腱周组织处理等方面为提高手部功能的干预做一归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病例155例,男11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3.6岁;随机分组,A组(实验组):79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5条,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吻合。B组(对照组):76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3条,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吻合。观察各组肌腱断端吻合口光滑及滑动情况,随防6~18月,评定术后恢复功能。结果肌腱断端吻合口A组明显比B组平整光滑,滑动性更佳,抗拉力更强。主动活动TAM法进行功能评价,A组:优61条,良22条,可11条,差1条,优良率87.36%;肌腱断裂再次修复2条,断裂发生率2.10%。B组:优36条,良35条,可16条,差6条,优良率76.34%;肌腱断裂再次修复6条,断裂发生率5.37%。两组优良率及断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具有吻合口更光滑、抗拉力及抗疲劳更强等优点,适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减少粘连,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
目的观察普理灵缝线联合玻璃酸钠对手外伤肌腱损伤后肌腱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急性手部新鲜屈肌腱锐性损伤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按照诊疗常规给予手术治疗,肌腱吻合法为Kessler法缝合。其中:研究组采用普理灵3-0缝线缝合肌腱后,用玻璃酸钠0.5~2 m L喷涂于肌腱缝合处的周围。对照组应用普通医用缝线作Kessler法缝合肌腱并缝合腱鞘及所有的裸露腱纤维,用玻璃酸钠0.5~2 m L喷涂于肌腱缝合处的周围。两组最后都用无菌敷料包扎。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有无肌腱再断裂等不良事件发生。并于术后第8周评定两组患者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肌腱再次断裂;研究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普理灵缝线联合玻璃酸钠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来预防肌腱粘连,减轻和避免手外伤肌腱损伤后手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本院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根据结果对津下氏双套圈(Tsuge)法和改良Kessler法两种缝合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回顾近三年本院进行的72例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修复手术,观察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A组)和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B组)的治疗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术后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为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9.2%,B组患者满意度为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法修补手部屈肌肌腱断裂均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较高,均是较为理想的手部指屈肌腱的缝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对手部Ⅱ区屈肌腱松解术后的早期康复干预和疗效观察.方法 手部各种原因损伤后致Ⅱ区屈肌腱粘连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术后早期康复指导介入,实验组另外给予康复专业化的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康复项目.治疗前后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范围测量法(Total active movement,TAM)间接反映肌腱术前、术后的滑动功能.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前TA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AM均有明显提高,对照组提高值△1为(70.8±15.7)°,实验组提高值△2为(102.4±21.4)°,两组提高值△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2较对照组△1高出31.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腱松解术结合专科康复团队提供专业、系统化的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手指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9.
无论平时训练,还是战时,手外伤肌腱损伤是常见病多发伤,其中手伸指肌腱损伤断裂、松弛或缺损非常多见,现行的治疗方法是行清创重建肌腱,常采用八字缝合、十字缝合法,术后局部常出现隆起结节而影响美观,加上粘连,使手部活动时受限,影响功能,常需要一次手术治疗。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交指样编织缝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目的:研究Ⅱ区屈肌腱损伤术后功能较差的原因,采用“保护固定装置”早期行康复锻炼,防止肌腱粘连,从而达到功能最大的恢复。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损伤肌腱,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保护固定装置”行外固定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2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按TAM系统评定,优良率达90%,且8周后均基本能恢复原来工作。结论:早期活动“保护固定装置”在Ⅱ区屈肌腱损伤复术后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肌腱的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两种手指屈肌腱损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时间段内随机选取肌腱切割及电锯伤病人。对照组共32例48指,采用改良2束轴心kessler法缝合,周边间断或连续缝合,术后即行被动手指功能锻炼。实验组共28例37指,采用4束轴心cruciate法缝合,周边croos-sitch法缝合,术后即刻行手指主动伸屈锻炼。两组均四周后渐行手指阻抗伸屈锻炼。结果:术后经3~12个月随访,按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实验组优:22例29指,良:3例5指,可:2例2指,差1例1指。无断裂病人。优良率92.9%。对照组优:20例28指,良:7例10指可:3例6指差:3例4指两例2指行松解术。优良率:7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4束轴心cruciate法加周边croos-sitch缝合法具有操作简便,抗张强度高,可满足术后手指早期主动无抗伸屈锻炼的要求,手指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薰洗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病人手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将我科收治的216例手部Ⅱ区肌腱修复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组(第一组)、使用热水浸泡加功能锻炼组(第二组)、单纯功能锻炼组(第三组),每组各72例.使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比较手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第一组优良率88.9%,第二组优良率76.4%,第三组优良率75.0%,第一组较其他两组比较P<0.05;各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较其他2组病人能够显著提高手部Ⅱ区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1例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行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11例病患经过了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之后,效果较好:手部移植皮瓣成活率100.00%,皮肤的覆盖区比较平整、质地较柔软,而皮肤的颜色也与正常的手部皮肤相近,皮肤的温觉、痛觉及触觉等恢复良好;供区创面的植皮一期均成活,血液运输良好,并未发生皮肤青紫及畏寒;此外,11例病患全部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不等,并用TAM评分,11例病患良8例,可3例。结论对于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病患而言,临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痹通散中药薰洗配合功能锻炼护理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晚期修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6例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痹通散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指导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个月~2年,实验组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8.37%,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晚期修复的患者采用痹通散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修复肉芽创面的新方法.方法创面清创后,将整张全厚或厚中厚皮片移植于肉芽创面上,然后埋管、包扎.结果5 0例创面中2例移植皮片边缘轻度感染,1例皮片下少量积液,其余4 7例移植皮片均1 00%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外观满意,肢体功能活动未受影响.结论本手术操作简单,皮片成活率高,对中、小面积肉芽创面的修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