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歪与椎体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健康成人的腰椎正位X线片。男58例,女42例;年龄22~51岁,中位数32岁;按Nash-Moe法评定,椎体旋转程度均为Neutral级。分析腰椎正位X线片上的棘突偏歪情况。结果:100例受检者的500椎腰椎中,444椎棘突无偏歪、56椎棘突偏歪。棘突偏歪的56椎中,棘突左偏25椎、棘突右偏31椎。L1棘突偏歪1椎(棘突右偏)、L2棘突偏歪12椎(棘突左偏9椎、棘突右偏3椎)、L3棘突偏歪10椎(棘突左偏6椎、棘突右偏4椎)、L4棘突偏歪17椎(棘突左偏5椎、棘突右偏12椎)、L5棘突偏歪16椎(棘突左偏5椎、棘突右偏11椎)。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9,P=0.003);L1棘突偏歪率低于其余4个节段(χ~2=9.955,P=0.002;χ~2=7.792,P=0.005;χ~2=15.629,P=0.000;χ~2=14.465,P=0.000);其余4个节段椎体棘突偏歪率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不同节段椎体棘突偏歪方向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成人的腰椎存在一定比例的棘突偏歪,临床上不能单纯以棘突偏歪作为腰椎有无旋转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康成人颈椎棘突偏歪情况,探讨颈椎棘突偏歪与椎体旋转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健康成人的颈椎正位X线片。男59例,女41例。年龄21~53岁,中位数35岁。按照Nash-Moe法评定,椎体旋转度均为Neutral级。观察颈椎正位X线片上C2~C7棘突偏歪情况。结果:100例受检者共600椎,其中566椎棘突无偏歪、34椎棘突偏歪。棘突偏歪的34椎中,棘突左偏13椎、棘突右偏21椎。C2棘突偏歪3椎(棘突左偏2椎、棘突右偏1椎)、C3棘突偏歪7椎(棘突左偏3椎、棘突右偏4椎)、C4棘突偏歪6椎(棘突左偏2椎、棘突右偏4椎)、C5棘突偏歪3椎(棘突左偏1椎、棘突右偏2椎)、C6棘突偏歪10椎(棘突左偏3椎、棘突右偏7椎)、C7棘突偏歪5椎(棘突左偏2椎、棘突右偏3椎)。不同节段颈椎棘突偏歪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10,P=0.251)。不同节段颈椎棘突偏歪方向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6,P=0.916)。结论:健康成人的颈椎存在一定比例的棘突偏歪,临床不能以单纯的棘突偏歪来判断颈椎有无旋转。  相似文献   

3.
林连福 《中医正骨》2001,13(9):30-30
自 1995~ 1999年以来 ,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6 8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 8例中 ,男 16 6例 ,女 10 2例。住院病人 74例 ,门诊病人 194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2岁。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2年。有明显外伤史 142例 ,无外伤史 12 6例。突出部位L3~ 4节段 2 5例 ,L4~ 5节段 132例 ,L5S1 节段 111例 ,L4S1 多节段者 16例 ,L3S1 多节段突出者 3例。左侧突出型 12 3例 ,右侧突出型 116例 ,中央型 2 9例。本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结合腰椎 X线摄片和 CT扫描确诊为腰椎间…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4年以来 ,应用牵引疗法配合药酒按摩和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5 8例 ,其优良率达87%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8例中男 87例 ,女 71例。年龄最大6 8岁 ,最小 18岁。病程最短 11天 ,最长 7年。有外伤史者 6 9例 ,无外伤史者 89例。突出部位 L2~ 3 节段 9例 ,L3~ 4节段 17例 ,L4~ 5 节段 6 9例 ,L5 S1 节段 6 3例。1.2 症状体征 腰痛 140例 ,坐骨神经痛 112例 ,下肢麻木5 7例 ,腰椎侧弯 78例 ,腰椎旁压痛及放射痛 10 8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0例 ,下肢感觉或肌力减…  相似文献   

5.
1997~ 2 0 0 0年 ,笔者采用骶管阻滞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 0 5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5例中 ,男 6 8例 ,女 3 7例 ;年龄最小2 3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3 6岁 ;腰部有扭伤史 82例 ,原因不明 2 3例 ;椎间盘突出部位 L4~ 5节段 2 6例 ,L5S1节段 45例 ,L4~ 5和 L5S1双节段 3 4例 ;向左侧突出 6 8例 ,向右侧突出 3 1例 ,中央型 6例 ;病程最短 3 d,最长 2年 ,平均 2个月 ;单纯腰痛 1 6例 ,单纯腿痛 2 4例 ,腰腿痛皆出现 6 5例 ;脊柱侧弯 6 2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98例。 1 0 5例患者经CT检查 ,…  相似文献   

6.
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临床上缺乏认识,往往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本文对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14例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加深认识,引起重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最小6岁,10岁以上者13例。中心型突出者5例,中心偏一侧者6例,单侧突出者3例。突出部位L4~5节段8例,L5S1节段者6例。坐骨神经痛12例,脊柱活动受限9例,腰肌紧张10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1例,腱反射减弱5例,患肢感觉减退5例。1.2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示腰椎侧凸,腰椎生理前突减弱或消失,相应椎间隙后缘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痛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找到超声测量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的最佳节段。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正常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进行VAS评分,利用超声测量两组人群前屈及后伸时L1~2,L2~3,L3~4,L4~5,L1~5各节段腰椎棘突的距离,计算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结果:研究组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均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3~4节段差异最明显;研究组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均与腰痛程度成负相关,但L3~4节段相关性最强(r=-0.607,P<0.05)。结论:利用超声测量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均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及腰痛程度进行评价,L3~4节段可作为超声测量的最佳节段。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本病 ,收到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 0例患者中 ,男 6 3例 ,女 37例 ;年龄 2 5~ 70岁 ;病史最短 1周 ,最长 10年 ;有外伤史 2 6例 ,无明显诱因74例 ;双下肢痹痛者 2 4例 ,单侧下肢痹痛者 76例。 CT检查 :L3~ 4 突出 8例 ,L4~ 5突出 4 9例 ,L5~ S1突出 2 9例 ,L4~ 5,L5~S1双节段同时突出者 14例。X线摄片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80例 ,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82例。2 治疗方法2 .1 辨证论治 :分 3型。1外邪侵袭型 :治宜祛风散寒化湿 ,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2气滞血瘀型 :…  相似文献   

9.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方军  张凤清  方萍 《中医正骨》2001,13(12):35-36
自 1991年 7月~ 1999年 12月 ,我院采用正骨手法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2 8例 ,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 8例 ,男 2 13例 ,女 115例。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74岁 ,平均 38.5岁。有外伤史 16 8例 ,慢性劳损 12 7例 ,腰部着凉而发病者 33例。发病部位在 L3~ 4节段 7例 ,L4~ 5节段 118例 ,L5S1 节段 132例 ,L4~ 5、L5S1 两节段 5 8例 ,L3~ 4、L4~ 5、L5S1三节段 13例。突出 30 1例 ,脱出 2 7例。根据胡有谷等〔1〕CT片水平分区法 :中央区 16例 ,旁中央区 2 45例 ,外侧区 6 7例。其中伴黄韧带肥厚和侧…  相似文献   

10.
三维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8年作者应用电脑三维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2例 ,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2例 ,男 34例 ,女 48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2 0年 ;其中单纯腰痛者 5例 ,单纯臀腿痛者 15例 ,腰痛合并腿痛者 6 3例。CT或 MRI检查示 L3~ 4椎间盘突出 8例 ,L4~ 5 椎间盘突出 36例 ,L5 S1 椎间盘突出 38例 ,L3~ 5 两节段椎间盘突出 5例 ,L4S1 多节节段椎间盘突出 7例。中央型 12例 ,左侧旁型 31例 ,右侧旁型 39例。合并韧带钙化 4例 ,椎管狭窄 6例。2 治疗方法2 .1 术…  相似文献   

11.
陈宗义 《中医正骨》2003,15(11):40-40
我院自 2 0 0 1~ 2 0 0 2年 7月 ,采用胶原酶硬膜前间隙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6 6例 ,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6例 ,男 4 7例 ,女 19例。年龄 2 1~ 6 9岁 ,平均 4 6例。病程最短 5周 ,最长 12年 ,平均 1年 8个月。L3~ 4节段 1例 ,L4~ 5节段 35例 ,L5S1节段 2 5例 ,L4~ 5、L5S1两节段 5例 ,本组病人均有典型的腰腿疼症状 ,单腿或双腿的不同部位的感觉减退。直腿抬高试验≤ 5 0°阳性者左腿 35例 ,右腿 2 6例 ,双腿 5例。膝反射减弱者左侧 2 0例 ,右侧 15例。跟腱反射消失者左 10例 ,右 7例。小腿肌肉萎缩≤ 3cm…  相似文献   

12.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固定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一种常见损伤 ,常合并脊髓损伤。我院自 1989~ 1999年应用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2 4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0例 ,男 197例 ,女 43例。年龄 17~6 6岁 ,平均 2 8岁。直接砸压伤 131例 ,高处坠落伤 6 7例 ,交通伤 37例 ,其他原因 5例。受伤至住院时间 1小时~ 44天。骨折部位 T9节段 6例 ,T1 0 节段 11例 ,T1 1 节段 11例 ,T1 2 节段 82例 ,L1 节段 10 7例 ,L2 节段 17例 ,L3节段 4例 ,L4节段 2例。骨折类型按李子荣〔1〕法分类压缩性骨折 18例 ,…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3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8~ 2 0 0 1年 ,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6 6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 6例 ,男 2 0 3例 ,女 16 3例。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6 2岁 ,平均 37.8岁。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7年。 36 6例均有不同程度腰痛与下肢放射痛 ,向左下肢放射者 14 6例 ,右下肢者183例 ,双下肢 37例。腰椎侧弯 12 6例 ,腰椎生理前突消失者2 0 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0 3例 ,小腿腓侧足背感觉异常189例 ,拇指背伸力下降 87例。CT或MRI检查示L3~ 4椎间盘突出者 6例 ,L4~ 5者 2 0 1例 ,S1L5~S1者 135例 ,多节段者 18例。2 …  相似文献   

14.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敬旺 《中医正骨》2000,12(3):34-3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 ,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疗效各不相同。自 1997年以来 ,作者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2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例中男 2 6例 ,女 16例 ;年龄 19~ 5 8岁。病程最短的 2周 ,最长的 6年。有明显外伤及腰扭伤史者 10例 ,长期慢性劳损者 2 5例 ,其他 7例。 42例均有明显腰痛及患侧下肢麻木和放射痛。临床检查腰椎侧弯 9例、平腰 2 0例 ,42例均摄腰椎正侧位片和椎管造影片 ,30例做 CT扫描 ,4例 MRI检查 ,结果示 L4~ 5 节段椎间盘突出 18例 ,L5 ~ S1 节段突出 10例 ,L…  相似文献   

15.
攻下逐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是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自 1995~ 1997年 ,笔者采用攻下逐瘀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0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中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最大 6 6岁 ,最小 2 6岁 ;病程最长 30年 ,最短 15天。临床诊断为 L4~ 5 椎间盘突出2 7例 ,L5 S1 椎间盘突出 15例 ,L3~ 4椎间盘突出 1例 ,L4~ 5 、L5 S1 均突出 7例。查体 L4棘突向右侧凸 2 1例 ,向左侧凸 14例 ,L5 棘突向右侧突出 7例 ,向左侧凸 9例。椎旁压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 37例 ,伴两侧下肢放射痛 5例。腰椎…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高兵 《中医正骨》2001,13(9):39-39
自 1999~ 2 0 0 0年 ,作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针刺、TDP照射的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0例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 ,男 2 9例 ,女 11例 ;年龄 18~ 6 9岁 ;病程 2天~ 2 2年 ;CT扫描显示 40例有 5 2个椎间盘突出 ,其分布情况为 L2~ 3 节段 1例 ,L3~ 4节段 10例 ,L4~ 5节段 2 9例 ,L5S1 节段12例 ;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者 2 9例 ,其中 L3~ 4节段 3例 ,L4~ 5节段 18例 ,L5S1 节段 8例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 11例 ,其中 L2~ 3、L3~ 4及 L4~ 5节段 1例 ,L3~ 4、L4~ 5节段 6例 ,L4~ 5、L5S1 …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 2 0 0 0年 ,我院采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PL D)治疗腰椎间盘出症 12 6例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对适应症选择、临床疗效等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 ,男 5 3例 ,女 73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5 .2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4年 ,平均 1年 7个月。1.2 临床表现 本组 12 6例中 ,临床表现为单纯腰痛者 2 1例 ,伴下肢放射痛 82例 ,伴麻木者 2 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经CT证实 ,其突出部位在 L3~ 4节段者 12例 ,L4~ 5节段者 2 6例 ,L5S1 节段者 17例 ,L3~ 4及 L4~ 5节段者 2 7例 ,L4~ 5及…  相似文献   

18.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艳芳  张新宽 《中医正骨》2003,15(11):29-29
近年来 ,作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LIDP) 186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6例 ,男 10 5例 ,女 81例。年龄 17~ 6 2岁 ,平均4 3.4岁。均经CT扫描结合临床体检确诊 ,单节段突出者 6 7例 ,其中L3~ 4节段 11例 ,L4~ 5节段 2 9例 ,L5S1节段 2 7例 ;多节段突出者 119例。中央型 4 7例 ,侧旁型 139例。伴有腰椎骨质增生者 88例 ,腰椎管狭窄者 37例 ,腰椎滑脱或椎间不稳者 2 8例。有较明显外伤史者 18例 ,有不同程度的劳损史或寒湿不良气候刺激病史者 12 8例。初次发作者 74例 ,反复或多次…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0~ 2 0 0 0年 ,我们采用骨盆牵引、手法治疗配合药物应用及骶管注射等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7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6例 ,男 189例 ,女 87例。年龄 18~6 9岁 ,平均 43.6岁。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3年 ,平均 1年 8个月。其中有扭伤史 135例 ,7例为高处坠落 ,无明显原因 131例 ,3例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者。发病部位 L4~ 5节段 15 7例 ,L5S1 节段 110例 ,L3~ 4节段 2 1例 ,L4~ 5、L5S1 双节段突出2 4例。中央型突出 36例 ,外侧型 16 8例 ,旁中央型 72例。1.2 临床…  相似文献   

20.
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们采用口服一贯煎及静脉滴注脱水剂和激素,并配合牵引疗法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2.3岁;病程30d至1年,平均病程65d;L4-5节段突出者40例,L5-S1节段突出者28例,L3-4节段突出者5例,多节段突出者12例。1.2诊断标准[1](1)有慢性腰痛史,腰痛伴一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2)腰椎有侧凸畸形,活动受限,对应棘突旁有压痛并放射至下肢;(3)直腿抬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