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B P)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08例E 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E H者按年龄分为老年E H组与中青年E H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EH组24h、白昼及夜间动态PP水平高于中青年EH组,P<0.05.24h、白昼及夜间DBP低于中青年EH组,P<0.05;两组间24hdMSBP、24hnMSBP,24hMSBP 比较P>0.05.结论 老年EH组动态脉压增大与动态DB P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BP)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EH者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老年EH组24h、白昼及夜间动态PP水平高于中青年EH组,P&lt;0.05。24h、白昼及夜间DBP低于中青年EH组,P&lt;0.05;两组间24hdMSBP、24hnMSBP、24hMSBP比较P&gt;0.05。结论老年EH组动态脉压增大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方法对89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及39例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采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结果两组病例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脉压指数(脉压占收缩压比率)相仿,24h收缩压变异性、白昼收缩压变异性、内皮素含量高血压脑梗死组大于高血压组(P值分别为0.01,0.05和0.01),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所有舒张压变异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浆内皮素参与EH发生、发展,并加重脑血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BP)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EH者按年龄分为老年EH组与中青年EH组,对各组的动态脉压(PP)、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老年EH组24h、白昼及夜间动态PP水平高于中青年EH组,P〈0.05。24h、白昼及夜间DBP低于中青年EH组,P〈0.05;两组间24hdMSBP、24hnMSBP、24hMSSP比较P〉0.05。结论老年EH组动态脉压增大与动态DBP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脉压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年以来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中青年组43例,老年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PM各项数值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白天及夜间脉压水平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收缩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白昼及夜间舒张压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日间与夜间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青年组夜间与日间血压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同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老年组舒张压显著下降,脉压增大,昼夜节律消失;中青年组昼夜节律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HP)患者24 h脉压、心率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单纯老年DM合并HP患者95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126例,对比分析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结果伴靶器官损害组与单纯老年DM合并HP患者组比较:24 h平均舒张压、日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降低,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脉压、日间脉压、夜间脉压升高;心率变异性各指标(SDNN、SDANN、SD、rMSSD、PNN50)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动态脉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反映老年DM合并HP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动态脉压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及BAPWV监测;结果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h收缩压标准差、24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与haPWV呈显著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24h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和白天脉压是影响baPWV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和血压夜间下降率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对未治疗的EH患者96例和正常血压者50例进行心脏超声及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分为LVH组和无LVH组.分析LVH组、非LVH组和正常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血压变异系数和夜间血压下降率等参数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与非LVH组比较,LVH组24 小时、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及夜间的平均舒张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24小时收缩压负荷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比,非LVH组和LVH组收缩压、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降低和夜间心率升高,但只有LVH组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负荷和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增加是LVH的预测因素.24小时收缩压负荷大于50%和(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均小于10%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左心室肥厚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系数、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36例入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1周内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各血压值。最后计算各血压变异系数及动态脉压指数(PPI)。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冠脉病变组中,24 h脉压指数、白昼脉压指数、夜间脉压指数、24 h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白昼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血压变异系数及24 h动态脉压指数随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较其他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密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收缩压变异系数和动态PPI是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TO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3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监测,分为TOD组77例和非TOD组53例,以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TOD组24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较非TOD组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D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非TOD组以杓型血压为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7.52,P<0.01);(3)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大,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两组舒张压变异性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其变异性与TOD密切相关,ABPM对诊断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B组给予培哚普利和氢氯噻嗪;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均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动态收缩压及动态舒张压),以测量值变异系数(CV)作为BPV的指标。 结果 服药8周后A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CV)、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均显著性低于B组(均P<0.05),但服药8周后2组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显著低于B组(均P<0.05)。服药8周后2组相比,A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B组(均P<0.05)。 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和氢氯噻嗪联合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但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波动、昼夜模式及靶器官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造成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多元因素。方法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动物模型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分析血压波动性、血压昼夜模式与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结果 :SHR不同的时间段的收缩压波动性、舒张压波动性均与靶器官损伤显著正相关 ,且相关程度较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更为密切 ;非勺型血压SHR的靶器官损伤较勺型血压SHR明显严重。结论 :血压波动性、血压昼夜模式是影响SHR靶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方法 选择浙江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 ≥ 10 μmol/L)患者90例作为H型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24小时动态血压仪测定2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采用酶循环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 H型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均呈正相关(均P<0.05)。 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增加,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国正 《医学综述》2012,18(23):4104-410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在急性脑梗死过程中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和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观察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分析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结果观察组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有关,故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常规的抗凝、扩血管疗法时,应注意稳定患者24 h的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5.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分析与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晨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血压晨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确认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测定QT离散度和LVMI,选择部分患者,观察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时间对晨峰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与非晨峰组相比较,晨峰组凌晨收缩压、脉压较高(P<0.001).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P>0.05).②与非晨峰组相比,血压晨峰组的QT离散度增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1).③血压晨峰组的LVH发生率为57.3%,非晨峰组为43.8%,差别显著(P<0.05).④睡前服药组凌晨血压下降的程度大于清晨服药组,钙离子拮抗剂优于转换酶抑制剂.结论:①血压晨峰与年龄相关.②血压晨峰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③睡前服药对晨峰的治疗效果较好,钙离子拮抗剂优于转换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动态血压参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参数对判断靶器官损害的意义。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5,男66例,女39例。其中靶器官受损组(TOD)61例,靶器官未受损组(n-TOD)44例。所有患者均作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TOD组收缩压、脉压、收缩压变异性大于n-TOD组(p<0.05),舒张压和舒张压变异性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脉压和收缩压变异性对靶器官的损害比舒张压对靶器官的损害意义大。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高血压(EH)靶器官损害(TO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5例资料完整符合入选标准的ABP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血压正常者106例,单纯EH498例,合并TOD721例,其中53%心脏损害,16%脑损害,9%肾损害,22%多脏器损害。(2)EH患者TOD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男性更易出现心脏和脑的损害。(3)动态血压(ABP)对EH患者TOD的发生比偶测血压有更紧密的联系,随着ABP的增高、昼夜规律的紊乱、血压负荷的增加,TOD增多。(4)当ABPM白天〉18/11.33kPa,夜间睡眠〉16/10kPa时,TOD明显增多。(5)动态收缩压变化对脑影响明显,舒张压变化对肾影响明显,部分心绞痛患者可能与夜间血压升高有关,而左室肥厚可能在TOD中出现较早。(6)ABPM  相似文献   

18.
动态血压监测对防治靶器官损害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梦宁  司芩  张文杰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60-2261,2291
目的以动态血压监测为研究手段,探讨动态脉压变化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预防、逆转和保护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袖带法动态血压监测仪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昼夜血压波动情况的监测,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高血压对靶器官(心脏)损害的渐进情况。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脉压呈显著性增加趋势,脉压升高是LVMI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动态血压可客观准确地监测动态脉压波动。从而有效防治靶器官损害。结论动态脉压是高血压病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动态血压监测更能反映高血压靶器声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 以及血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0例, 按照孕妇年龄分为高龄组 (年龄≥35岁, n=100) 、适龄组 (年龄<35岁, n=100) .所有孕妇均于妊娠中、晚期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 比较2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以及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 高龄组收缩压指标 (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 高于适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龄组剖宫产、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适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无论高龄组还是适龄组, 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值与胎儿生长受限存在相关性, 24 h平均舒张压与早产儿存在相关性.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对于高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在病情诊断、评估、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可作为高龄孕妇的产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侃  陶谦民  何寒青  王硕 《浙江医学》2004,26(8):572-573,62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进行脉压及心率变异指标分析.结果(1)不同的脉压组中,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同.(2)脉压与心率变异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连续每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0.277、-0.36l,其P<0.05、<0.01、<0.001.结论在脉压较大患者中,患者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高,且提示自主神经系统与脉压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