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咽胃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手术疗效。方法:自1992年4月~2001年1月对5例下咽癌、1例颈段食管癌采用手术切除,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重建上消化道,全部获得成功。结果:6例术后全部恢复吞咽功能,并发症少。随访至今,2例术后2年死亡,1例1年半后死亡,1例10月后复发死亡,1例3年半后复发死亡,1例术后2年仍健在。结论:咽胃吻合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具有吞咽功能恢复快、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咽吻合术在晚期喉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行胃咽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41、68、34岁。2例颈段食管癌,1例喉咽-颈段食管癌。3例患者均行全喉-侯咽-颈段食管切除术,胃上提胃咽吻合术,术后获得较好吞咽功能。2例健在,其中1例术后22个月,1例术后1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出现全身转移死亡。结论胃咽吻合术对晚期喉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大范围缺损具有较好的一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4.
5.
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发病比较低 ,以往这类患者是以放射治疗为主 ,复发后仅仅是对症处理 ,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 ,大多数在半年内死亡。为提高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996年起我们根据国内外治疗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的经验 ,采用全喉全食管切除对此类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取得一定的效果。方法和结果一般情况 从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患者共 10例 ,下咽癌 3例 ,颈段食管癌 6例 ,1例是喉癌放疗后椎前淋巴结转移侵犯食管而手术。 10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非开胸食管拨脱一胃咽吻合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道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行胃咽吻合术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中监护及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并针对出现的具体情况对症护理,以及教育患者自身护理等方法。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结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监护及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使了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胸廓入口段食管癌特指同时累及下颈段与上胸段两个区域的癌肿 ,该段癌肿按常规颈、胸入路仅能行钝性分离 ,无法对癌周致密粘连的组织进行安全稳妥的直视电刀分离 ,无法切除受累结构及清扫该区域淋巴结。我院 1993~ 2 0 0 1年间采取部分或全部胸骨纵劈加颈部及上腹切口、联合或不联合右前外切口实施该段手术 3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 ,例 1,4 6岁 ,哈萨克族 ,胸廓入口段食管癌 5 cm,CT提示奇静脉旁淋巴结肿大。例 2 ,6 8岁 ,汉族 ,胸廓入口段 6 cm癌肿 ,术前声嘶 2周 ,内镜确定左声带固定。例 3,6 5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内翻拨脱胃咽吻合治疗下咽高颈段食管癌的护理。方法 对收治的15例病人采用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加强口腔及呼吸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颈部切口变化。训练病人吞咽协调性,早期下床。结果 15例病人(其中肺功能中,重度损害8例)均顺利康复,2例吻合口瘘病人在一月内愈合。结论 清除病人紧张取得病人配合,加强营养和口腔护理,训练病人吞咽和早期下床活动是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1983年10月~1993年10月本院共施行食管癌切除胃颈部吻合术248例,进行了手术方法研究,不断改进手术入路,手术方式,预防并发症治疗。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左胸切口颈吻合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4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的经验。方法: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全胸段食管,胃经食管床上提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其中23例采用新的吻合方法:3-0prolene单层连续缝合法做食管胃吻合。结果:无吻合口瘘发生,早期病例吻合口狭窄5例。结论:全胸段食管切除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切除食管癌灶。单层连续缝合法省时快捷,食管胃吻合口各层组织对合好,接触面积大,减少吻合口瘘狭窄的发生机会;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颈部单层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总结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本院对食管癌行食管部分切除患者,其中食管胃颈部单层吻合术801例,传统吻合术360例。经左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1138例,经右胸入路颈部吻合手术23例。结果两组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单层吻合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尚满意,胃食管反流比较,单层吻合组比传统吻合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胃经食管床颈部单层吻合术基本可避免吻合口狭窄,并且可明显提高吻合口的通畅度,从而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1例,按采取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传统组,管状胃组:31例,传统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肺并发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成形术能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很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在胃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的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超声诊断胃癌的符合率越来越高。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病死率高,胃癌的预后与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胃癌能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实时超声的应用,超声胃肠造影和超声内镜的问世,对小病灶的发现和病变范围的确定更为确切,进一步提高了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超声诊断具有无痛苦、无创伤、间接快速等优点,成为胃癌筛选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16/18与下咽鳞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 ISH)技术检测20例下咽癌组织及其颈部淋巴结组织中HPV16/18 D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下咽组织中检出HPV16/18 DNA阳性2例占10.0%,12例转移性颈部淋巴结标本中检出 HPV16/18 DNA 阳性1例占8.3%,颈部正常淋巴结中均未检出 HPV16/18 DNA。3例HPV16/18阳性病例均为临床Ⅳ期下咽鳞癌病例。结论 HPV16/18在下咽鳞癌及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癌三切口手术中,管状胃经食管床和胸骨后两种径路上提行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98例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管状胃经食管床)和B组(管状胃经胸骨后)行管状胃上提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引流量方面上有明显差异,胸骨后径路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12.5%)明显高于食管床径路组(6.0%,P<0.01)。结论经胸骨后和经食管床径路管状胃上提均为安全、有效的途径;但胸骨后径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而经食管床径路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较高,胸腔引流量较多。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管状胃的上提径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枚食管支架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治疗的6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多枚食管内支架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内镜下Savary Gillard扩张器扩张,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功能的优良率达90.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7%,对照组治疗后吞咽功能的优良率达53.2%,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多枚食管支架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吞咽困难,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26例:单纯放疗58例,序贯放化疗68例。两组均接受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化疗。单纯放疗组只接受放疗,序贯治疗组在2周期化疗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再行2周期的化疗。全部病例随访5年。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生存时间。结果: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62.1%,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03,P<0.05)。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19.0%、8.6%;80.9%、54.4%、16.2%,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毒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6)。结论:序贯治疗组近期疗效、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意义和术后结果。方法:收集食管癌病例20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管状胃成形胃代食管吻合术,对照组行常规胃代食管吻合术式。分析术后并发症,测定术后14天和1月肺功能,术后14天胸胃排空时间,并随访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4天和1月,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每次平均进食量和食物通过上消化道的平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无胸胃潴留。结论:管状胃能减少胸胃潴留和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