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征.本病流行广,病死率高,目前尚乏特异性疗法.我科83年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77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流行性出血热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我们与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伤寒论》现代研究临床实验组协作,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原方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取得了明显疗效.1983年11月初至12月底共收治112例,病死率1.7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析《伤寒论》六经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施治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重要古典医学著作,详细阐述六经辨证有机地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不变之理求万变之证,千余年来仍为祖国医学中诊断之规范,治疗之准绳.  相似文献   

4.
阎艳丽  宋国英 《河北中医》1991,13(1):19-20,13
以《伤寒论》(以下简称《伤》)为六经辨证,由来已久,沿袭至今,几乎约定俗成,并早已载入教科书。笔者认为,正是“六经辨证”模糊了《伤》的本来面目,缩小了对《伤》的视野,拘紧了思路,并招致任意附会仲景书的后果,理应弃去,而代之以原著提示的“六病辨证”,  相似文献   

5.
<正> 1979年七、八、九三个月,时值长夏秋初,出血热小高峰期间,我院中医科收治出血热15例,其中8例“湿温”类型。现就其辨证治疗略谈粗浅认识。病案举例例一杨××,男,28岁,工人。1979年9月5日入院,出血热编号:79<48号>,出血热轻重分型:中型。患出血热第四日入院。患者恶寒发烧,午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仲景的《伤寒论》至今仍是学习中医者的必修之课 ,是学习中医者成才所必经的一条道路 ,而其中的六经学说则是研读、掌握《伤寒论》的重要环节。但困难的是 ,历代医家对六经的解说纷纭不一 ,每使学者摇头却步。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后有几点体会 ,愿和大家一起探讨。1 六经辨证理论的整体性整体性就是系统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整体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系统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其整体性。仲景在全面认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之基础上 ,创立了以六经为纲领的辨证论治体系 ,使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从生理角…  相似文献   

8.
李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105-106
《伤寒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医学基础理论,张仲景在《索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提出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该书将《内经》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循环学说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部分病例,进行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并结合临床辨证,做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检测方法一、检测仪器:XQX-Ⅰ型微循环显微镜、95型半导体点温计、秒表(3秒制).  相似文献   

11.
沿用分经审证的方法,将六经各自证型,按主证、经证、腑证(或脏证)、兼证、兼病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并附以相应方剂。同时,探讨六经辨证机理,认为伤寒六经的形层说与西医组织胚胎学的三胚层极为相似;六经之气的变化与物质的新陈代谢密不可分;伤寒六经的传足不传手之说,伤寒论重视脾、肾、肝的作用,重视精、气、神的调节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一、三阳病 病在三阳以病情亢奋、正气不虚,所谓正盛邪实为特点,其中手足之辨证虽然不做为主要证候,但它能说明阳气抗邪、气机运行的情况。 手足汗出 太阳、少阳病一般无手足汗出,太阳中风以体汗为主。阳明热证(以白虎汤证为代表)身热、汗自出(188条)当周身遍及。阳明府实一般无汗出之证,唯大承气汤证可见手足然汗出,提示阳明府实之深重(220条)。四肢以脾胃为本,当肠胃燥实热结深重,津为热迫,欲达周身而不能,只应之于手足,因此手足然汗出的鉴别意义是:体现府实重证而区别于一般府实证。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开创了方证辨证与六经辨证两大辨证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六经辨证是否就是指足三阴与足三阳6条经络,自古就争论颇多。近代医家已逐渐抛弃了六经即指经络的说法,而是普遍认为伤寒六经实指病变上的6个阶段,是在病理上某一分野里暂用的代号。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方法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要为原始方剂与其适应症之间引入病机与治法的内容,在不同方证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从而可以将其进一步归纳整理后使之系统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吴成  杨喜雅 《国医论坛》1989,4(2):33-36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由出血热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一般具有高热骤起、热退病增、广泛出血、急性肾衰、五期经过、传变快速、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目前,西医对此病毒尚乏特效药物,故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方药至关紧要。近年来,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运用《伤寒论》六经辨治方法治疗本病,已取得显著效果。限于篇幅,仅将《伤寒论》方的运用概况综述如下。 1、柴胡桂枝汤:王氏等认为,出血热在  相似文献   

15.
1 太阳 (小肠、膀胱手足太阳之脉 )太阳之气 ,常则像四五六三个月 (一日中巳午未三时 ,下同 ) ,位于南方 ,属心火 ,夏则阳气隆盛。《内经》云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此为太阳之气象。而人身手足太阳为阳水阳火之腑 ,与手足少阴阴水阴火之脏相表里 (阴阳数理共 2  相似文献   

16.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六经辨证全息思想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时空角度,对《伤寒论》六经提纲之辨证原理及标本中气的论治方法,联系《易经》、《内经》、《难经》等理论加以阐述,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辽宁中医杂志》84年8期和《新中医》85年1期分别报道了杨麦青等与沈阳市传染病院协作在83年冬至84年春用《伤寒论》方治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112例仅死亡1例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上述两刊报道不够充分。特做如下补充。他们这次临床实验,设中西医结合组为临床观察组,单纯西药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主要用《伤寒论》方施治,口服中药为主。两组都按出血热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创造性地将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加以总结 ,提出一套病因、病机、病位、诊断、辨证、治法、用药较完整的全息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中强调从一症、一脉来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辨证、治法、用药的辨证体系 ,就是因为一症、一脉中包含着归属六经辨证全息思想。《伤寒论》中的六经全息辨证思维模式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基础上的升华。1 《伤寒论》病因学的全息思想《伤寒论》以伤寒为主线论病 ,张仲景认为很多种疾病皆因人体为寒邪所中 ,或伤于经络 ,或中于脏腑 ,或因寒 ,温而化热 ,或因寒而生湿。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