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原因,寻找其有效处理对策.方法:收集66例86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眼中发生白内障术后后囊浑浊24眼,发生率为23.9%,根据眼底进行PCO程度分级显示,Ⅰ级5例,即眼底可见,后囊轻度混浊;Ⅱ级16例,即眼底部分可见,后囊中度混浊;Ⅲ级3例,即眼底完全不见,后囊重度混浊.手术方式与后囊混浊:本组行单纯囊外摘除术29眼,发生后囊混浊13眼,占44.8%,行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57眼,发生后囊混浊19眼,发生率为33.3%.结论:单纯囊外摘除术发生后囊混浊的发生率略高于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随着术后时间越长,发生的机会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后囊混浊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9例42例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并发后囊混浊,应用Nd-YAG激光进行混浊的后囊膜切开。  相似文献   

3.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当今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法。术后后囊膜混浊是其主要的并发症。Goodman等认为术后5年内后发性白内障(后发障)的发生率为15%~50%,且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儿童可达100%。后囊混浊影响患者的视力,激光截囊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3~8月用YAG激光治疗后发障30例32眼,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在扶贫复明行动中,随机选择性地对87例92只眼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满意率达90.2%(83只眼),有效率达96.7%(89只眼).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3.3%(3只眼),术中追加球后麻醉,方完成手术.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比同期球周麻醉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还低,这可能与我们初次把表面麻醉用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病例选择谨慎有关.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宝辉 《医学文选》2000,19(3):317-318
晶体后囊混浊白内障在施行白内障摘除术后,往往因晶体后囊混浊而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发率高达100%。1995年1月~1999年6月,作者对此类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后囊期切开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科于1995年1月至1999年6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30例(42眼)。男性26眼,女性16眼;外伤性25眼,先天性12眼,原因未查明5眼;年龄2岁~68岁,平均年龄41岁。1.2 手术方法 常规做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房、人工晶体与后囊之间注入适量粘弹物质,保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后囊混浊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9例42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并发后囊混浊,应用 Nd Y A G 激光进行混浊的后囊膜切开。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在05以上22只眼(5238% )。治疗前05以上视力3只眼(749% ),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 Nd Y A G 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术后并发后囊混浊是非手术治疗且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及术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对视力的影响,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180例(200眼)白内障病人,常规实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200眼中发生后囊膜破裂13眼(6.5%),其中发生于截囊过程中2眼(1.0%).娩核过程中3眼(1.5%),抽吸皮质及后囊抛光时5眼(2.5%),植入人工晶体时3眼(1.5%).结论 (1)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后囊破裂的发生直接影响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2)手术时后囊破裂的发生与白内障类型无明显关系.(3)后囊破裂的发生与手术方式、手术技巧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人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后囊混浊及眼底变化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对63例(78只眼)糖尿病病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晶体后囊及眼底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1~3mo视力≥0.5有60只眼(76.90%),术后12~18mo视力≥0.5有44只眼,占51.28%,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后囊混浊9只眼,占1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只眼,占57.69%。结论 后囊混浊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可影响视力,而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白是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疗效。方法:对50例(5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患者采用Nd:YAG激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一次激光治疗后视力均恢复至白内障术后的最佳视力,其中1眼因术中眼球转动,激光误伤人工晶体后表面产生一小凹,术后1周,1月复查,均未见虹膜炎,眼压升高,玻璃体前界膜破裂,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后囊膜混浊行Nd:YAG激光治疗是安全,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低度数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1999年-2000年住院的62例(72只眼)、眼轴≥28mm的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晶体囊外摘除术,其中晶体囊外摘除术32例,38只眼;晶体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0例,34只眼,对此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晶体囊外摘除术后矫正视力0.1~0.2者12眼;0.3~0.5者14眼;≥0.6者12眼;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矫正视力0.1~0.2者8眼;0.3~0.5者11眼;≥0.6者15眼;结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术后能获得较好视力,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不仅能矫正屈光不正恢复良好视功能,还可以稳定玻璃体,减少玻璃体晃动造成的对视网膜的牵引,减少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12例220眼,对其中30例30眼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30例24眼均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矫正视力≥0.4者30例30眼(13.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体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手术中的各个步骤,但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谨慎细致的术中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2.
后囊膜破损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附12例12眼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百超  臧企 《陕西医学杂志》1994,23(12):729-731
通过12例12眼后囊膜破损的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常见并发症-后囊膜破损、玻璃体溢出,采用缩瞳,空气泡压迫,秃针头推拨或剪除处理脱入前房的玻璃体。最终维持了圆瞳孔,居中,提高了视力。为一般条件医院普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病人节约了手术经费,并对手术操作要点及适应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的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分另4对186例19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进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术后181只眼视力达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最佳视力,但仍有15例未达到该术后最佳视力。结论:Nd:YAG激光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后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在扶贫复明行动中,随机选择性地对87例92只眼行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满意率达90.2%(83只眼),有效率达96.7%(89只眼)。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3.3%(3只眼),术中追加球后麻醉,方完成手术。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比同期球周麻醉后囊膜破损玻璃体丢失率还低,这可能与我们初次把表面麻醉用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病例选择谨慎有关。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与囊外摘除术及PMMA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62只眼)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50只眼)行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AcrySof)植入(AcrySof组);30例(42只眼)行囊外摘除及PMMA人工晶体植入(PMMA组),观察术后视力,前房炎症反应和后囊膜混浊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d视力:≥0.5者,AcrySof组占56.6%,PMMA组占23.8%;≥1.0者两组分别为38.0%及4.7%。术后1周视力:≥0.5者,AcrySof组占64.0%,PMMA组占42.9%;≥1.0者分别为48.0%及9.5%。术后3个月的视力:≥0.5者,A~ysof’组占70.0%,PMMA组占52.4%;≥1.0者分别为62.0%及21.4%;术后l周前房炎症反应的发生率:AcrySof组为5.40%,PMMA组为26.7%。随访1年后囊膜混浊发生率:AcrySof组为8.0%,PMMA组为28.6%。结论 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好,前房炎症反应及后囊膜混浊发生率显著低于囊外摘除及PMMA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16.
后囊混浊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往往导致患者视力重复下降。本文对167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34眼后囊混浊作临床观察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1995~1998年施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67眼,男性104眼,女性63眼,年龄18~8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21眼,外伤性白内障27眼,并发性白内障12眼,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7眼。在术后3~12月复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检眼镜检查。1.2 后囊混浊分级标准 按Odrich评分法记录后囊混浊情况,即0级:后囊无混浊;1级:后囊轻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为510例老年性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等,随访8-24个月。结果:术后角膜内皮混浊、皱折296例,占58.04;前房炎性反应79例,占15.5%;晶体前膜21例,前房出血8例,眼压高12例,瞳孔散大6例,移位12例,人工晶体偏位14例,后囊膜混浊4例。结论: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熟练,器械反复进入前房,以及进入前房的物质质量不可靠,操作熟练,进入前房稳定的物质质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98例白内障患者因复明行动分次在我院集体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8.99%。其中,2例因后囊膜破裂致人工晶体脱位,3例因眼底改变,效果稍差,视力仅有所恢复。其余患者视力从光感均提高到4.6以上。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成功进行和顺利恢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疗效。 方法对 5 0例 (5 0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患者采用Nd∶YAG激光进行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经一次激光治疗后视力均恢复至白内障术后的最佳视力 ,其中 1眼因术中眼球转动 ,激光误伤人工晶体后表面产生一小凹。术后 1周、1月复查 ,均未见虹膜炎、眼压升高、玻璃体前界膜破裂、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后囊膜混浊行Nd∶YAG激光治疗是安全、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如何才能使糖尿病人白内障的视力提高,视力损害降低到最低点,恢复最佳视力。方法:1994年10月~2001年12月糖尿病人白内障摘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08例,122眼;男性40例,女性68例;年龄50~72岁。糖尿病史3~5年30眼,大于10年65眼,大于15年15眼,大于20年12眼。术前测定空腹及3餐后2h后血糖,经控制饮食、口服药物、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在7mmol/L,尿糖阴性。手术方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抗炎治疗,观察血糖变化,血糖仍控制在小于8mmol/I。结果:视力大于或等于0.8者41眼,占33.61%;0.5~0.7者64眼,占52.46%;0.4以下17眼,占13.93%。术后中晚期并发症:晶体前膜、晶体后囊混浊、糖尿病眼底、黄斑变性、虹膜红变等。眼底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型Ⅰ期110眼,Ⅱ期12眼。结论:糖尿病人一般应将血糖控制在6.0~7.0mmol/L,手术是比较安全的;对轻型糖尿病人给予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物;口服药物不能控制者,给予长效及短效胰岛素联合用药,并饮食控制定量用餐,对于术后并发症,则做相应适当的治疗,如晶体前膜给予少量激素或5-Fu局部注射,散瞳,同时观察血糖。后囊膜混浊者术中抛光,对混浊重者术中注入黏弹荆后维纳斯剪或截囊针伸入截开瞳孔区后囊膜,血糖值较高病人,更应严格观察血糖变化。及时给予降糖药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