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的相互关系。方法:801例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HBV DNA的总检出率为67.0%,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HBV DNA的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BcAb( )及HBsAg( ),HBcAb( )模式。在HBsAg(-)模式中HBV DNA亦有检出。结论:HBVM能提供乙肝感染的间接证据,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准确灵敏,能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乙肝病人血清标志物(HBVM)指标阳性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病人血清标本94份,同时进行HBVM(ELISA法)及HBV DNA(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结果94例乙型肝炎病人中,HBsAg、HBeAg、HBcAb阳性24例,血清HBV DNA均阳性,阳性率为100%,20例乙肝HBsAg、HBeAg、HBcAb阳性血清中HBV DNA阳性17例,阳性率85%。结论HBVM与HBV DNA同时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4份血清标本HBVM与HBV─DNA的检测,发现HBVM中单项HBeAg阳性、双抗原阳性及大三阳者HBV—DNA的阳性率达100%,而三抗体阳性及HBVM五项全阴者的HBV—DNA也全部为阴性,提示两种检测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其他HBVM不同模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HBV-DNA检出率,又说明PCR检测的敏感度较ELISA法为高,但又不能取代后者.  相似文献   

4.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12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HBV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BVM。结果: 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 DNA含量有一定关系(P<0.0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HBV DNA含量亦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 HBV DNA含量与HBeAg有一定关系,肝脏损害程度与血清HBV DNA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HBV DNA检测的关联性,为临床治疗乙肝疾病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336例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PCR法对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以及HBV DNA等进行测定.结果 经研究发现,在检测结果、不同HBVM模式方面,HBV-LP与HBV DNA两者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HBV DNA检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的HBV-LP来对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爱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80-1381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M)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97例患者同时检测HBV M和HBV DNA,HBV M检测用ELISA法,HBV DAN检测用PCR法。结果:HBV M的检测结果分为6组,每组HBV M组合都有一定的HBV DNA检出率。结论:说明HBV M只能作为乙肝病毒有无感染的一般性检测,而HBV DNA能检出复制病毒,但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所以两者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谭旭明 《广州医药》2008,39(6):43-45
目的 通过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乙肝两对半(HBVM)以及HBV DNA,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在临床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HBVM,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 LHBs吸光度(OD值)与HBV DNA呈正相关关系(γ=0.982);乙肝大三阳患者中LHBs与HBV DNA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135例小三阳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阳性率与HBV D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检出一致率为84.44%[(63 51)/13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HBV DNA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乙肝大三阳患者以及小三阳患者中检出率和HBV DNA有较高的一致性,LHBs可以很好地反映临床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特别是在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67份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检测,并结合其它血清HBV标记物(HBVM)的分布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2例HBV DNA阳性患者中,HBsAg和HBeAg阳性占58.3%;部分HBVM全部阴性或抗HBs阳性患者亦可检测到HBV DNA(分别占3.8%。结果提示,单以HBV某一系统作为HBV是否复制或传染性的依据是不可靠的,采用PCR技术检测HBV DNA有利于HBV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及HBeAg的相关性,进一步探明前S1抗原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及肝炎活动、病毒复制作依据的意义,本文对438例HBV感染者的前S1抗原、乙肝病毒血清抗原抗体标志物(HBV—M)、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病变活动与血清HBV—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基因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情反复发作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时PCR法测定慢性乙肝患者活动期和稳定期血清中HBV-DNA含量,统计分析HBV-DNA含量与病情活动的关系。结果:慢性乙肝病情反复发作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HBV-DNA含量的高低与ALT、AST水平无关。结论:乙肝病毒复制的增加,导致病毒抗原的产生和累积,引起继发性的免疫损害,是慢性乙肝病情反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PCR法(FQ—PCR);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相应肝组织中aBcAg,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BV DNA含量较低组(A、B组),肝组织中aacAg的表达呈阴性或少数阳性;而血清HBV DNA含量较高组(C、D组),肝组织HBcAg表达多数呈阳性或强阳性,随着血清HBV DNA含量的升高肝组织HBcAg表达强度和范围也随之增加。结论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12.
乙性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科,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HBV复制是靠一个RNA的中间体通过逆转录方式完成。HBV感染的标志物主要有HBV—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等。HBV—DNA的含量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和具有传染性最为直接可靠的依据,而ELISA法检测的是乙肝病毒基因表达产物和患者的免疫反应产物,只能渐渐提供标本感染HBV的依据。另外,目前认为肝脏的损伤不是HBV直接导致,而是免疫反应所致。因此,本文对1100例标本进行HBV—DNA含量和HBV—M以及AST,ALT测定,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前S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万山  卢业成 《广东医学》2003,24(8):863-864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l抗原与HBV—DNA及其他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19例乙肝患者、62例其他肝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前Sl抗原和其他乙肝标志物,用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乙肝组[HBsAg( )]患者前Sl抗原总阳性率为52.0%,HBV—DNA总阳性率为50.0%;HBeAg( )组、HBeAg(-)组的前Sl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6.4%、22.8%,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3.6%、22.0%。其中急性乙肝患者HBeAg( )组、HBeAg(-)组的前Sl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8.6%、18.6%,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1.4%、16.3%;慢性乙肝患者HBeAg( )组、HBeAg(-)组的前Sl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2%、24.2%,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8.8%、25.8%;HBV携带者HBeAg( )组、HBeAg(-)组的前Sl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4.1%、25.0%,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0.4%、22.2%;非乙肝组[HBsAg(-),包括其他肝病和健康人对照]的前Sl抗原及HBV—DNA阳.性率均为0。结论 前Sl抗原与HBV—DNA及HBeAg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前Sl抗原是一个能较好的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对乙肝的预后判断以及抗病毒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尤其适合没有条件开展PCR检测技术的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4.
血清HBV-DNA定量测定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往其测定主要依赖于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而外周血中HBV—DNA载量是病毒复制最直接和可靠的标志,其含量能直接代表患者病毒血症的水平。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乙肝病毒基因水平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广泛开展此项检查,我们对感染乙肝病毒后最常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病毒水平与临床的关系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毒(HBV)是嗜肝病毒之一,它不仅可以引起急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而且可以使本不能致病的丁型病毒在感染乙肝病毒后致病。病人血清中HBVM主要有HBeAg和DNA,它们是病毒复制和肝炎活动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血清HBVM,可以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及输血员筛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病例资料,根据HBV血清标志物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即A组(32例)、B组(36例)、C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比较3组检测结果。结果 A组HBV DNA阳性率及HBV DNA定量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9例HBV DNA阳性样本中,HBsAg检出47例,占95.92%,HBeAg检出22例,占44.90%。当HBV DNA定量>7 lg copies/mL及处于5~7区间时,以A组居多,分别占90.48%、75.00%;当HBV DNA定量处于2.7~5区间时,以B组居多,占64.71%;当HBV DNA定量<2.7 lg copies/mL时,以C组居多,占56.00%。结论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检测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对乙肝病毒感染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唐瑟  李运星  王德成 《四川医学》2005,26(5):522-523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外周血中HBV DNA含量,及新生儿和产后分泌的初乳中乙肝病毒的量及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对248例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为大、小三阳的孕妇进行血中HBV DNA检测,并对其HBV DNA阳性的79例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外周血中HBV DNA及产妇的初乳中HBV DN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三阳组共有49例为HBV DNA阳性,占全组83.01%;小三阳组30例为HBV DNA阳性,占全组15.78%。79例阳性者所生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共54例,占阳性携带者的68.40%。产妇初乳中含HBV DNA为69例,占全部HBV DNA阳性孕妇的87.34%。初乳中病毒阳性例数高于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例数。结论外周血中HBV DNA的早期明确与定量,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有较大的帮助,可指导医生对孕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有助于新生儿不受或少受乙肝病毒的困扰;HBV DNA阳性者是否能进行母乳喂养,尚需做更多研究方能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 Ag)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pre—S2 Ag检测,并对其中162例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62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BV—DNA和pre—S2Ag,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O.05)。HBeAg(+)与HBeAb(+)组之间pre—S2 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3,P〈0.005)。HBeAg(+)组、HBcIgM(+)组pre—S2 Ag阳性率为100%,HBsAg(+)的肝癌组pre—S2Ag阳性率达95.0%,结果明显高于HBV—DNA(-)组18.4%,P值均〈0.005。结论:pre—S2 Ag是反映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指标,与临床病情活动有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的观察指标,能完善和补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了解其与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 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TRF)分析法和FQ-PCR技术,分别检测大三阳和小三阳共690份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和HBVM含量。结果:在不同浓度HBeAg和HBeAb的标本中有不同比例的不同浓度HBV DNA的检出率,显示出e系统和HBV DNA在定量检测上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TRF是目前较好的定量检测HBVM的新技术,在乙肝患者传染性大小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同FQ-PCR-样也将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感染后常伴有肝脏的损伤,本实验对乙肝患者的两对半、HBV—DNA含量和反映肝脏损伤指标的ALT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