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腹泻是旅行中常见的医学问题。致病原以大肠杆菌为主,还有沙门氏杆菌、霍乱弧菌等。近年来发现环孢菌与隐孢子虫,也是一种引起腹泻的致病原。虽然它们不是旅行者腹泻的主要致病原,但是,它们引起腹泻的病程较长,尤其对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可引起较严重的后果,故须对它们要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家庭医学》2021,(6):62-63
慢性腹泻是艾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患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而引发的消化系统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破坏、吸收障碍所致.中国发病率达30%~80%,在某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可达90%.慢性腹泻可导致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增加,通常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吸收障碍、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是艾滋病患者生存的独立负性预测因子,其诊治问题始终是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致病因子——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嗜神经性和嗜淋巴性病毒。它既可从 AIDS 患者或具有 AIDS 的高危人群中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经植物血凝素刺激而分离,也能从具有  相似文献   

4.
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持续腹泻两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固有多种,其特点也各异,患者可根据下列描述,对自己的疾病作一番自我评估,以便做好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 (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后期常发生继发性感染。我们收治了 1例误诊 5个月 ,以全身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AIDS患者 ,报道如下。1  病 例男性 ,38岁 ,反复咳嗽、咯脓痰、发热 5月余 ,腹泻、消瘦2个月 ,加重伴头昏、面色苍白、颈部包块 2 0余天。患者 5月前受凉后发热 ,体温 38~ 40℃ ,伴咳嗽、咯脓痰 ,当地医院诊为肺炎予抗生素治疗好转 ,后反复发生。诊治同前。近 2个月来大便每日 3~ 5次 ,粘液便伴体重明显减轻。 2 0多天前 ,上述表现加重 ,伴头昏、面色苍白、心悸、颈部包块入院。…  相似文献   

6.
<正>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患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急性感染期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7.
作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弯曲菌样微生物(CLO)在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腹泻患者中的作用。在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的25个月中,对36例有症状的HIV感染者(包括27例有不能解释的慢性腹泻患者)用挠屈性乙状结肠镜进行了CLO检查。经培养分离证实的36例HIV感染者中,除3例外,其余均为同性恋者。4例有HIV感染危险因子的患者中,有3例是同性恋者。在32例有艾滋病相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HIV感染使机体后,病毒特异地侵犯并损耗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损伤,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临床初始表现为无症状病毒携带状态,继而发展为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PGL)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出现发热、疲乏、盗汗、消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鹅口疮、口唇疱疹等,最后并发多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所以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9.
许多癌症患者很容易出现腹泻,医学上把这种与癌症有关的腹泻称为“癌相关腹泻”。癌相关腹泻可以是癌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治疗引起的,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可危及生命。引起癌症相关腹泻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对象主要为6~24月龄婴幼儿,对新生儿、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亦可感染。从粪便中检出RV并不总是与腹泻疾病相联系。新生儿RV感染具有患儿排毒率很高,也不一定有腹泻症状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感染新生儿的RV株可能是一些自然存在的减毒或无毒株,有人设想是否可以利用这些  相似文献   

11.
<正>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系指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脓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腹泻属中医"注下"、"后泄"、"飧泄"、"下利"、"泄泻"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腹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寒湿腹泻、湿热腹泻、伤食腹泻、脾虚腹泻、肾虚腹泻、肝郁腹泻等证型。患者可酌情选用以下药膳食疗方进行调治。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期。腹泻,俗称拉肚子,是临床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般来说,轻度腹泻,患者可感到乏力、腹痛;重度腹泻则可引起脱水、高热、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腹泻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那么,应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呢? 我们应首先弄清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13.
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混合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引起患者腹泻的原因,以利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细菌生化鉴定法对未知菌进行鉴定。[结果]从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结论]腹泻可由1种或1种以上的病原菌引起,提高病原体检出率,有利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病原体追踪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在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就是腹泻。一般认为糖尿病性腹泻比较少见,发病率在16.7%。腹泻多数是间歇性的,少数是连续的,多在白昼发生,只有少数患者在夜间腹泻。糖尿病性腹泻平均发生在发现糖尿病后8年,但有少数患者腹泻可发生在发现糖尿病后的前2年。  相似文献   

15.
许多肿瘤患者常常出现腹泻,医学上把它称之为"肿瘤相关性腹泻".这种腹泻通常可发生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可以是肿瘤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肿瘤治疗手段所引起.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蔓延迅速,病死率高。它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止1998年底,全国31  相似文献   

17.
<正>最新的一些艾滋病(AIDS)研究结果表明,艾滋病将不是不治之症,艾滋病患者的存活年限将大大延长。而现阶段已有充分理由相信,艾滋病不是绝症,而是另一种慢性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年限升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能活多少年?这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少则几月,多则几年或十几年。但是美国研究人员的一些研究却证实,确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  相似文献   

18.
正腹泻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其中急性腹泻大多是感染引起的,严重者可导致脱水死亡,是夏秋季应当重点预防的疾病。什么是腹泻腹泻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而且粪便的量、水分较平时明显增加,粪便变稀,排便量超过200毫升/天。可含有异常成分,如未消化食物、黏液、脓液、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细胞等。根据病程长短,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急性腹泻起病较急,病程为2~3周,大多是因为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3周或长期反复发作者。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感染性疾病,按其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腹泻。因此,查明不同地区、季节、人群的患者病原组成,对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治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站于1983年8月至1984年7月,对思施市州、市医院就诊的1038例腹泻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常见7种腹泻病原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一、病例选择:在肠道门诊选择临床表现为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3月~2009年10月期间本院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腹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广谱抗生素、输注肠内营养(EN)的量和速度及低蛋白血症是患者并发腹泻的主要相关因素。护理干预前腹泻发生率为56.1%,而护理干预后患者腹泻发生率为32.6%,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腹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腹泻发生率,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